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Cell | 改写教科书!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沈祖尧发现除了幽门螺杆菌外,感染咽峡炎链球菌也可导致胃炎/胃癌

2024/2/1 9:27:52  阅读:35 发布者:

胃癌(GC)患者胃黏膜中富含咽峡炎链球菌(S. anginosus )

2024130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及沈祖尧(Joseph Jao-Yiu SUNG)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Streptococcus anginosus promotes gastric inflammation, atrophy, and tumorigenesis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咽峡炎链球菌在小鼠胃中定植并诱导急性胃炎。咽峡炎链球菌感染在常规小鼠中自发诱导进行性慢性胃炎、壁细胞萎缩、粘液化生和发育不良,无菌小鼠也证实了这一发现。此外,在癌物诱导的胃肿瘤发生和YTN16 GC细胞异体移植中,咽峡炎链球菌加速了GC的进展。与此一致的是,咽峡炎链球菌破坏胃屏障功能,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在机制上,该研究发现了一种与胃上皮细胞上的膜联蛋白A2 (ANXA2)受体相互作用的咽峡炎链球菌表面蛋白TMPCTMPCANXA2介导的咽峡炎链球菌的附着和定植以及诱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的相互作用。敲除ANXA2消除了咽峡炎链球菌对MAPK的诱导。因此,本研究揭示了咽峡炎链球菌是一种通过与胃上皮细胞在TMPC-ANXA2-MAPK轴上的直接相互作用促进胃肿瘤发生的病原体。

胃癌(G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列为I型致癌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促进胃炎、萎缩和肠化生(IM)。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体中,只有1%-3%最终发展为GC,推断有其他因素的参与。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胃粘膜中存在大量非幽门螺杆菌微生物群,它们的失调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作用。然而,与胃癌发生相关的非幽门螺杆菌驱动菌的鉴定和表征仍未得到探索。

为了探索非幽门螺杆菌的胃微生物群,研究人员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的胃微生物群进行了表征,从浅表胃炎、萎缩性胃炎、IMGC的不同胃肿瘤发生阶段,发现了5种富含GC的口腔病原体,包括咽峡炎链球菌(S. anginosus )。咽峡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不形成孢子、不活动的细菌,主要存在于口腔、鼻咽部、胃肠道和阴道,可引起脓肿等侵袭性化脓性感染。咽峡炎链球菌对低pH条件(pH3-5)具有明显的适应性,这可能有助于其在胃粘膜中的生存。然而,咽峡炎链球菌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致病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Cell

在这项研究中,咽峡炎链球菌被鉴定为一种非幽门螺杆菌病原体,在长期感染常规小鼠和无菌小鼠后,可迅速引起急性胃炎,从而导致慢性胃炎、胃粘液化生和发育不良。咽峡炎链球菌加速胃癌的发生。在机制上,该研究发现咽峡炎链球菌表面蛋白TMPC直接与胃上皮细胞受体膜联蛋白A2 (ANXA2)相互作用,使其在胃粘膜定植,进而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因此,该研究定义了一种非幽门螺杆菌病原体,即直接导致胃肿瘤发生的咽峡炎链球菌。

参考消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1.004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