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首届巴厘岛音乐与脑科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成功举办

2024/1/30 14:59:49  阅读:41 发布者:

2024110-12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在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巴厘岛音乐与脑科学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享音乐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同探索音乐与大脑、智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在促进人类认知、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应用。会议还邀请了巴厘岛当地的音乐家们同与会者分享实践经验并进行深度互动,使与会者在巴厘岛独特的文化背景下获取更多文化灵感、为未来在音乐与脑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主任

王小勤教授

110日的研讨会上,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主任王小勤教授分享了清华大学非人灵长类研究中心借助狨猴模型所开展的前沿研究工作。王小勤教授过去20多年来的研究集中在听觉神经科学和音乐脑科学领域。他在报告中介绍了通过狨猴进行一系列脑科学实验揭示非人类灵长动物辨别音高和谐波的神经基础。这些基础研究对于最终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处理音乐的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3.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Isabelle Peretz教授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Isabelle Peretz教授的研究集中于音乐认知和神经音乐学领域。她做了题为“大脑中的歌唱”的报告,分享了人类唱歌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尤其是人对于音高、音调、音准的感知过程 (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唱歌跑调但自己却感受不到?),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过程在大脑中的脑结构认知基础,并提出歌唱与人类幸福和健康的相关性还需更多的实证研究。

4.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云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实验室的南云教授进行了题为“发育过程中节奏感知的个体差异:振荡机制和临床预测”的研究分享。她从预测建模的认知假说出发,探讨了人类对音乐中节拍认知的神经通路基础,以及这一认知能力的神经振荡发育基础,并进一步讨论了音乐节拍神经功能通路预测建模在孤独症儿童上的临床运用。

5.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

Stella Christie教授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儿童认知发展中心的Stella Christie教授分享的主题为“音乐中的学习关系”。她详细介绍了人类的关系性思维是如何发展的,认为音乐也包含了关系性。她还从认知发展角度出发,讨论了为什么有的声音会被理解为音乐,以及人是如何认知声音为音乐的。

6.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Andrew Oxenham教授

111日的研讨会上,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的Andrew Oxenham教授做了题为“音调和音色的大脑表征和感知发展”的分享。他探讨了人对于音乐中音高和音色的认知神经基础,并发现这两者之间在核磁功能成像数据中呈现的相关性。

7.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心理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儿童学习中心 Samuel Mehr副教授

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心理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儿童学习中心的Samuel Mehr副教授做了题为“音乐感知是如何运作的”的演讲。他的研究集中在婴幼儿音乐感知的发展、音乐的社会交互属性和认知神经基础。他介绍了其实验室关于人类歌曲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研究成果,并和大家分享了近期的研究工作。

8.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黄娟副研究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黄娟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探索音乐美学的神经机制——从实验室到音乐厅”的研究分享。她讨论了听觉和触觉整合在音乐感知中的重要作用和音乐记忆及音乐美感的神经机制,并提出从传统实验室环境到实景音乐现场等自然场景下的科学研究范式在探索音乐和脑科学不同层次问题的适用性。

9. 印度尼西亚登巴萨艺术学院

Komang Sudirga博士

Komang Sudirga博士来自印度尼西亚登巴萨艺术学院,他进行了题为“音乐、智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对大脑、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分享。他提出音乐对于心理健康和人类智能发展的积极影响,并详细而深入地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印尼巴厘岛上独有的甘美兰(Balinese Gamelan)音乐,并在现场演唱了多个唱段。

10.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胡滨教授

在第三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系的胡滨教授做了题为“通过人工智能培养和训练新一代的音乐治疗师”的报告,详细分享了“步歌”这一主动音乐治疗系统是如何有效应用于帕金森病人的临床治疗的。

11. 印度尼西亚乌代亚纳大学和I.G.N.G.恩戈拉综合医院 Putri Laksmidewi博士

Putri Laksmidewi博士来自印度尼西亚乌代亚纳大学和I.G.N.G.恩戈拉综合医院,她分享了巴厘岛长笛作为一种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器乐的研究。她的研究发现,以巴厘岛竹笛作为音乐治疗手段,可以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减少白细胞介素-6, 从而维持甚至于提升年长者的认知能力。

12.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

宋森教授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宋森教授的研究关注类脑智能、计算神经科学、神经美学等领域。他做了题为 “促进积极的情绪和动机”的报告,探讨“快乐的神经基础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等问题。他还介绍了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张丹教授关于情感计算的合作研究,通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人在感受积极和消极情绪时的EEG数据进行建模,对情感的神经活动进行分类和研究。

13.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杨淼

来自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杨淼女士与嘉宾分享了清华近年来依托艺术教育中心等高水平的设施和场所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实践和创新探索,并提出了未来支持音乐与脑科学合作研究的一些新想法。

14. 清华大学图书馆 张坤竹

张坤竹女士来自清华大学图书馆。她系统性地分享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丰富的音乐类馆藏、音乐图书馆的高水平软硬件设施与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支持音乐脑科学实验研究的初步探索与设想。

15. 印度尼西亚登巴萨艺术学院  

I Ketut Garwa博士

来自印度尼西亚登巴萨艺术学院的 I Ketut Garwa博士为与会者介绍了印尼巴厘岛传统音乐甘美兰的起源以及应用场景,并和巴厘岛甘美兰演奏艺术家一起现场演奏了甘美兰乐器。

16. 有一德(UID)公益基金会副主席林美金

有一德(UID)公益基金会副主席林美金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对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科学家们表示热情欢迎。她同与会者分享了清华东南亚中心所在的Kura Kura岛的规划,希望在“天地人和”的思想指导下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互信,积极合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王小勤主任代表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向她赠送了狨猴纪念品。

17. 讨论环节

研讨会期间,专家们还就 “物种间的和谐:探索进化和起源的证据”、“揭开谜底:人类音乐感知的发展”、“优化音乐感知研究中的刺激和测试条件”、“探讨音乐厅和现场表演的音乐美学”和“音乐治疗在临床和咨询环境中的时机和应用” 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18. 活动剪影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在音乐与脑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打开了新的通道。脑与智能实验室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人类对大脑和音乐的认知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清华大学科研院、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有一德(UID)公益基金会等校内外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来源 | 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

转自:“创新清华”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