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我们用理论指导着实践,也同样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收获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这一年,提出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这一年,我们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这一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热点,我们也提出了新质生产力,释放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这一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我们也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我们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
聚焦热点理论,既是梳理这一年来大事发生的脉络,也是对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的更深层关注。四川日报社、川观智库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在前期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联合发布2023年十大理论热点(排序不分先后)。敬请垂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十三个坚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十三个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主线,以党的自我革命为思想内核,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以“十三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注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界随之掀起研究阐释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全新理论框架的形成,进一步拓展了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的自我革命等理论议题研究的创新空间。下一步,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讲出了哪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新话,回答了哪些前人没有回答过的时代课题,提出了哪些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上,并探寻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特别是要努力探索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解决好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大党独有难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更好肩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诠释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本走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旗帜和灵魂。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体系完整的思想体系,涵盖理论武装、舆论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网络建设管理、文明交流互鉴等方方面面。这一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
在重大创新观点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位置,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强调党的文化领导权对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释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把精神独立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赋予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文明底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在战略部署上,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需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需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需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需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握这一“最大的政治”首先就要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也才能更加坚决地防范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思维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一理论是中国现代化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深厚基础;既有鲜明特征,又有本质要求。这一理论体系至少包括以下重要论断:战略目标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厚基础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沃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着不竭的营养,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共同特征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比如要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数字经济转变,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转变;鲜明特色论,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鲜明特征,这就深刻区分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使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本质要求论,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五大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角度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精髓和核心要义;重大原则论,确立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的五个重大原则,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会走老路、邪路,也不会走弯路、死路;哲学六观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世界意义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系统工程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伟大斗争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坚韧不拔的斗争打开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天地,赢得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2023年4月,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通过主题教育,“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之后,又在广东、陕西、内蒙古、江苏视察时分别就四个方面做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深刻认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以学铸魂,强调的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和根本要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并切实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新征程上如何铸魂?一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的价值追求和前进方向的高度政治认同,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二是铸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以学增智,强调的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一要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二要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把“六个必须坚持”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科学思想方法,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切实提高七大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要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以学正风,强调的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增强检视整改实效。一是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二是要弘扬清廉之风,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三是要养成俭朴之风,把生活作风问题作为检视整改的重要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筑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堤坝。
以学促干,强调的是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新征程上如何促干?一是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二是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三是要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阐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此后,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中华文明具有五大突出特性。第一,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第二,突出的创新性。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人类历史中长期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第三,突出的统一性。大一统思想的主导推动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第四,突出的包容性。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多元并存的中华文化,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第五,突出的和平性,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坚持合作不搞对抗。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第一次全面系统概括,阐明了文化主体性的特征,揭示了中华文明为何五千年绵延不断的重要密码和独特基因,揭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不能割裂中国的历史,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大文明观。“中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也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再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两个结合”揭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是立足新时代中国实际并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以中国式现代化积极推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并引领人类发展方向的全新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讲话精辟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走向繁荣富强。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着眼于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引领伟大实践,以真理的光芒照亮征程。也正因为一百多年来坚持不懈推进“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才能够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始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第二个结合”与“第一个结合”相提并论,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历史深刻启示我们,“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体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融相通性。从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到提出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意在强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体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生态环境领域的实践经验,系统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打通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又要健全完善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注重推动组织整合和力量整合,以形成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强大合力。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地球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演进历程,形成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蕴藏复杂的运行机制,任何一个要素或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摄取自然界的精华,具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尤其是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已经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地质力量,同时也就有可能给自然界带来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综合以上考虑,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又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全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体现内因和外因的统一。生态文明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必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同时,建设生态文明也存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歧和博弈,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才能使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贯彻落实到位。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体现权力范围与责任边界的统一。中国向世界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是出于对人类根本利益的考量,是恪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体现,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然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最短的时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所面对的任务和挑战是极其艰巨的。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独立自主地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采取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方式和路径,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我们深化了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并将其总结为“五个必须”。这些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在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过程中总结而来,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指引我们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等诸多因素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当前阶段,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因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协同起来。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供给与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二者保持动态、协调的关系,经济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作为超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供给方面具备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发达的产业链,在需求方面具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且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优势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内需的规模与质量,特别是扩大最终消费的规模,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基础上,同时不断优化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要继续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项基本制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基础。另一方面,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不断增进以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力度。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是当前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质量发展能够促进高水平安全,高水平安全能够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将二者在动态中协调起来。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我们必须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将各项力量聚焦在经济建设上,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前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经济发展面临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将稳定与发展、立与破的关系处理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与转型升级有条不紊推进,从而避免经济的不必要波动。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是中央首度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事关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经验和成果,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体体现为“八个坚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同时要清醒认识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系统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一方面,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贯彻好落实好“三个着力”: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是金融之本。另一方面,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要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注意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的关系,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方面,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另一方面,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新概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命题,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充分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为前提。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质”在物质的“质”、本质的“质”、质量的“质”、品质的“质”。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核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主导推动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重要产业载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作为主导推动力量不断实现重要产业载体的创新,在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辟广阔空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数智化创新打造新型劳动者为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实现劳动者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发展,关键在于以数智化创新打造新型劳动者。要不断通过数字化技术创新,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手段,深化劳动分工、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形成就业服务新形态,打造高层次、高质量的数智化人才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制度创新优化政府作用为保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积极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制度创新优化政府作用。在顶层设计上,加快推动创新型政府建设;在战略布局上,积极发挥政府超前引领作用;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在着力点上,以尽快出台新型产业政策、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为重点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科技创新命题,也是体制改革和社会变革命题。因此,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面向世界、立足中国,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积极贯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有效落实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不断开辟新领域、激发新动力、制胜新赛道,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主创:辛向阳 陈志刚 贺新元 刘志明 单 超 田 坤 任 洁 杨 静 曾宪奎 刘 燕 王付永 张 杨
来源:四川日报公众号
转自:“马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