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优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1区Top期刊(IF=15.1)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4/1/27 15:58:11  阅读:37 发布者: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金隆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Nodulation Signaling Pathway 1 and 2 modulate vanadium accumulation and tolerance of legum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结瘤信号通路1NSP1)和NSP2调控豆科植物钒累积和耐受性的分子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刘鹏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刘金隆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钒(V)污染日益加剧并潜在威胁着威胁人类健康。NSP1NSP2调控着豆科植物的共生结瘤的过程,NSP1NSP2的突变在导致结瘤缺陷的同时还增加了蒺藜苜蓿对钒酸盐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受环境中的磷(P)、铁(Fe)、硫(S)浓度显著影响。钒酸盐被认为是磷酸盐的类似物,所以一般认为它与P共享转运途径,且P能够拮抗V的毒害。钒酸盐不仅与磷酸盐,可能与硫酸盐也能共用转运途径。Fe可能通过对磷酸盐转运的调控干扰钒酸盐的吸收和累积。

本研究首次通过系列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从遗传学角度证实了PSFe的吸收转运调控着植物的钒累积和耐受性。野生型蒺藜苜蓿R108能够积极调节PSFe转运体基因的表达,限制V的吸收和积累,抵抗V的毒性。然而,R108V的耐受性和根中基因的表达响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根瘤共生和/或土壤微生物的存在。R108能够维持钒酸盐胁迫下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并且积极调控根际细菌对V胁迫的协同响应。这些细菌能够与植物体内钒、磷、硫和铁水平显著关联,共同协助或调控植物应对钒酸盐胁迫的能力。当NSP1NSP2突变后,根系不能与根瘤菌共生结瘤。随之出现的是,PSFe转运体基因不能对钒酸盐胁迫做出极积的响应或正确的应答,根际细菌群落变得不稳定,其应对V的能力减弱。因此,nsp1nsp2突变体的钒耐受能力显著低于野生型R108。因此,NSPs在调节豆科植物V的积累和耐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为V污染绿色可持续治理与保障人类健康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6389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转自:“植物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