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CoP/TiO2纳米阵列的构建增强电化学硝酸盐还原为氨

2024/1/27 10:13:29  阅读:34 发布者:

一、文献信息

1.文献名称:Construction of CoP/TiO2 nanoarray fo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a

2.发表期刊:Materials Today Physics ( IF 11.5 )

3.发表时间:2022-09-26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证明,在钛板上构建CoP/TiO2纳米阵列的p-n异质结(CoP/TiO2@TP)可以有效增强CoP的电催化NO3RR活性。CoP/ TiO2中形成的p-n异质结由于费米能级的差异,可以建立内建电场,进一步加速电子的输运。得益于异质结构的相互作用,CoP/TiO2@TP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5.0%NH3产率高达499.8 μmol h1 cm2,优于CoP@TPTiO2@TP。理论计算进一步表明,p-n异质结构可以诱导CoPTiO2的电荷重分布,优化中间体的吸附自由能。

三、研究成果展示

1)材料表征:CoP/TiO2@TPx射线衍射(XRD)图如图1a所示。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CoPTiO2的复合材料。CoP/TiO2@TPSEM图像(1b)清楚地显示,TiO2纳米带上长满了小的纳米片,这意味着CoP/TiO2异质结构的成功合成。CoP/TiO2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1c)显示了两种组合在一起的纳米片结构。CoP/TiO2的高分辨率TEM (HRTEM)图像(1d)显示的晶格条纹距离分别为0.352 nm0.189 nm,分别指向TiO2CoP(101)(211)面,再次证实了CoPTiO2之间成功形成异质结。CoP/TiO2@TPSEM和相应的能量色散x射线(EDX)元素映射图显示CoPTiO元素在催化剂中的均匀分布(1e)。为了研究材料的表面化学成分,还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如图1f所示,CoPCo 2pXPS谱被分割成6个明显的峰。CoPp2p光谱(1g)可以拟合成129.7130.6133.8 eV的三个峰,分别属于p2p3 /2p2p1 /2P - o[43,44]。同样,在CoP/TiO2P区也存在较小的负位移。在TiO2Ti 2p区,位于458.6464.3 eV的两个峰分别对应于Ti 2p3/2Ti 2p1/2(1h)。在图1i中,TiO2O 1s光谱可以反卷积成529.9531.3 eV的两个峰,分别对应于晶格氧(Olattice)和表面吸附的-OHCoP/TiO2Ti2pO1s光谱具有相似的拟合峰,但结合能都比TiO2向高能方向移动。该现象可归因于CoPTiO2的费米能级差异导致电荷从TiO2转移到CoP。以上结果有力地证明了CoP/TiO2内部异质结构的形成。

2)电化学性能图:在0.1 M NaOHNO3−溶液中考察了CoP/TiO2@TPNO3RR的电催化活性。如图2a所示,与纯NaOH电解质相比,在NO3 -存在下,CoP/TiO2@TP的线性扫描伏安(LSV)曲线表现出明显增强的NO3RR性能,在- 0.6 VNO3 -存在时电流密度高达117.9 mA cm - 2。而在−0.6 V时,TiO2@TPCoP@TP的电流密度分别只有27.792.3 mA cm2,在反应活性方面都不如CoP/TiO2@TP。为了探究性能差异的原因,进一步计算催化剂的Tafel斜率(2b)。与CoP/TiO2@TP相比,TiO2@TPCoP@TPTafel斜率明显更高,表明其NO3RR动力学更为缓慢。此外,Nyquist图解释了CoP/TiO2@TP相对于TiO2@TPCoP@TP具有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这意味着具有p-n异质结的CoP/TiO2@TPNO3RR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可以促进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电荷转移。CoP/TiO2@TPFEsNH3产率如图2c所示,误差值较小,证实了该实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阴极电位的增大,CoP/TiO2@TPNH3产率逐渐增大,在−0.5 V时达到最大值499.8 μmol h1 cm2NH3产率在−0.3 V时达到95.0%的峰值,NH3产率为297.2 μmol h1 cm2CoP/TiO2@TP优越的NH3产率和具有竞争力的FE超过了大多数已报道的电催化剂。在−0.3 V下,研究了TiO2@TPCoP@TPNO3−向NH3的转化效率(2d)。显然,TiO2@TPCoP@TPNH3产率较低,FEs较低,说明CoP/ TiO2@TP能更有效地合成NH3。此外,还测量了CoP/TiO2@TP在不同NO3−浓度电解质中的性能。在0.05 M NO3−下,FE达到了97.3%的峰值,同时在所有NO3−浓度下,FE都大于90%,再次证实了催化剂良好的NO3RR性能。

从图3a中,各产物的FEs可以直观地看出,NH3作为主要产物远远多于其他产物,证明在NO3−还原过程中,CoP/TiO2@TPNH3的合成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对照实验表明,合成的NH3来源于CoP/TiO2@TP上的NO3−还原。如图3b所示,在开路电位和电解质下检测到可以忽略不计的NH3产率,排除了实验仪器、电解质和试剂的污染。此外,在−0.3 V下发现在NO3−存在的情况下,检测到大量的NH3 ,而在纯NaOH溶液中只产生NH3。以上结果表明,合成NH3确实是由NO3−还原而来。在−0.5 V下电解后,用1H NMR对电解液进行了精确测量。如图3c所示,以14NO3−和15NO3−为氮源,分别可以观察到14NH4+的三个峰和15NH4+的两个峰,这再次明确地验证了检测到的NH3来自于NO3−还原过程,而不是污染。为了检验CoP/TiO2@TP的稳定性,在−0.3 V下进行了8个连续的电解循环。如图3d所示,在连续的试验中,FEsNH3产率没有明显的波动,这意味着CoP/TiO2@TPNO3RR具有吸引人的稳定性。并且,连续电解24 h进一步证实了CoP/TiO2@TP的长期电化学耐久性(3e)24 hFE仍然保持在90.9%NH3产率达到279.8 μmol h - 1 cm - 2,证明了CoP/TiO2@TP具有优异的长期耐久性。

3DFT理论计算:为了进一步探索NO3RRCoP/TiO2的作用机理,我们基于TiO2(101)CoP(211)表面的异质结进行了DFT计算。CoP/TiO2的电荷密度分布(4a)验证了在CoPTiO2的界面上存在强电荷重分布,这种重分布可以改变活性位点上反应物的电子结构和吸附能,从而促进反应动力学。图4b显示了CoP/TiO2CoPTiO2的态密度(DOS)。不同TiO2CoP在费米能级上呈现连续的电子占据态,证明了CoP的金属性质。此外,在CoPTiO2形成异质结构后,CoP/TiO2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杂质能级高于CoPTiO2,说明有更多的载流子参与了电化学反应,导致CoP/TiO2的电导率增强。然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中间体对NO3RR的吸附自由能。如图4c所示,可以发现NO3−到*NO3−的转化是CoP/TiO2上具有0.73 eV小能垒的电位决定步骤(PDS)。另一方面,副产物NONO2的能垒分别高达1.49 eV2.34 eV,因此很难形成副产物。此外,还计算了NO3RRCoPTiO2上的自由能(4c)CoPTiO2上的PDS具有较高的能垒,分别约为0.98 eV1.83 eV,表明其NO3RR性能远低于CoP/TiO2,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此外,与CoP (0.23 eV)TiO2 (0.12 eV)相比,CoP/TiO2形成H2的自由能势垒(1.36 eV)明显更高,这清楚地证实了CoP/TiO2缓慢的HER性能。

四、结论

CoP/TiO2@TP纳米阵列在实验和计算上都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NO3−还原电催化剂,用于高性能NH3的合成。CoPTiO2之间独特的p-n结可以调节费米能级和电荷重分布,从而加速电子转移,从而提高CoP/TiO2的固有导电性。DFT计算表明,与CoPTiO2相比,CoP/TiO2NO3RR具有较低的PDS能垒,对HER具有较高的能垒。

转自:“科研一席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