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苏州大学李耀文、张正彪等Angew: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Spiro-OMeTAD掺杂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1/26 13:43:28  阅读:47 发布者:

近日,《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以“Iodonium Initiators: Paving the Air-free Oxidation of Spiro-OMeTAD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为题,在线报道了苏州大学李耀文、张正彪教授等人利用单组分碘鎓氧化剂替代了传统不稳定掺杂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和4-叔丁基吡啶(tBP)去掺杂Spiro-OMeTAD。研究发现,IP-TFSI掺杂剂在没有氧气条件下可实现Spiro-OMeTAD的高效氧化,大幅提升空穴传输层的迁移率。不仅如此,Spiro-OMeTAD空穴传输层形貌也得到明显改善,玻璃化转换温度也显著提升,显著提升了空穴传输层的湿、热稳定性。该研究对于推动n-i-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有重要的意义(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316183)。

近年来,高效率的n-i-p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常基于不稳定LiTFSItBP掺杂的Spiro-OMeTAD。然而,高吸湿性的LiTFSI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Li+也会迁移到钙钛矿层中并诱导活性层产生缺陷,两者都会加速钙钛矿的分解;同时在热应力下tBP会部分挥发,导致共混物薄膜中LiTFSI的重新聚集以及薄膜孔洞的形成,大大减少了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州大学李耀文教授等人设计并合成了Spiro-OMeTAD的三个单组分碘鎓氧化剂IP-OTsIP-PF6IP-TFSI,来替代传统不稳定掺杂剂LiTFSItBP。碘鎓氧化剂包含了碘鎓(IP+)阳离子和三氟甲磺酸根(OTs-)、六氟磷酸根(PF6-)和双(三氟甲磺酰)亚胺根(TFSI-)阴离子。其中碘鎓阳离子中的高价I原子可以得到Spiro-OMeTAD的电子,在没有空气氧化条件下高效地氧化Spiro-OMeTAD。同时阴离子可以与Spiro-OMeTAD+配位生成稳定的自由基,显著提高Spiro-OMeTAD薄膜的空穴迁移率。实验结果说明该策略可以大幅降低器件制备的时间成本,有益于商业化应用。研究发现,相较于LiTFSI,碘鎓氧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tBP不依赖性。碘鎓氧化剂掺杂的Spiro-OMeTAD还表现出无孔洞光滑的薄膜形貌和高的玻璃化转换温度,减少了水汽的侵蚀和维持了Spiro-OMeTAD薄膜的分子堆积结构,大幅提升相应电池的稳定性。最终,基于IP-TFSI掺杂Spiro-OMeTAD小面积电池的PCE达到25.16%,高于空气氧化后LiTFSI掺杂Spiro-OMeTAD的电池(23.33%)。当制备活性层面积为15.03 cm2的组件时仍表现出优异的性能,PCE达到20.71%。同时该掺杂配方同样适用于PTAAP3HT等聚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性。更重要的是,IP-TFSI掺杂的器件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湿度、热和工作稳定性,达到与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相当的水平。

1:(aIP-OTsIP-PF6IP-TFSI分子的结构式。(bIP-OTsIP-PF6IP-TFSI分子的静电势分布图。(cSpiro-OMeTADIP-OTsIP-PF6IP-TFSIC-V曲线。(dSpiro-OMeTADIP-OTsIP-PF6IP-TFSI以及掺杂后对应的溶液照片。(e)不同掺杂浓度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溶液520 nm处吸收强度变化图。(f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溶液的ESR图谱。(gSpiro-OMeTAD+OTs-Spiro-OMeTAD+PF6-Spiro-OMeTAD+TFSI-离子对的优化结构。

1展示了三种碘鎓氧化剂(IP-OTsIP-PF6IP-TFSI)的化学结构式。静电势分布图中发现TFSI-阴离子两侧的-CF3-O=S=O-官能团都具有非常强的吸电子效应,相较于OTs-PF6-具有更大的电子离域特性,更有利于离子的解离以及与Spiro-OMeTAD+自由基的耦合。根据三种碘鎓氧化剂的氧化电位,溶液颜色变化,紫外吸收光谱和ESR光谱结果发现碘鎓氧化剂可以成功氧化Spiro-OMeTAD。同时,Spiro-TFSI中较高的Spiro-OMeTAD+浓度可以归因于Spiro-OMeTAD+会与TFSI-结合生成更稳定的自由基复合物,促进氧化反应的发生。

2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的(aFTIR谱图和(bXPS谱图。(c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溶液的核磁共振H谱。(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1H-1H COSY谱。(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1H-1H COSY谱。(e)碘鎓氧化剂掺杂Spiro-OMeTAD机理图。

从图2 FTIRXPS结果中可以知道碘鎓氧化剂中的三价I原子会得到Spiro-OMeTAD中二苯胺中的N原子上的电子,生成N+。接着从1H NMR1H-1H COSY结果中看到生成的N+降低了邻近二苯胺苯环上质子氢的电子云密度,导致电子发生转移,形成共振结构。然后Spiro-OMeTAD+与碘鎓氧化剂中的阴离子R-OTs-PF6-TFSI-)配位,生成稳定的Spiro-OMeTAD+R-自由基。

3:(a)钙钛矿上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薄膜的C-AFM图像。(b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薄膜的迁移率和导电率。(c Perovskite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的能级结构图。(d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旋涂在钙钛矿上的TRPL图谱。(e)旋涂在钙钛矿上Spiro-OMeTAD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薄膜的AFM图像。

3表明,碘鎓氧化剂掺杂Spiro-OMeTAD薄膜的空穴迁移率和导电率相较于初始的薄膜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最大氧化程度的Spiro-TFSI具有更优的迁移率以及更加匹配的能级,更有利于空穴的传输。另一方面,碘鎓氧化剂掺杂的Spiro-OMeTAD薄膜均不存在孔洞和凸起的颗粒,说明三种氧化剂掺杂的Spiro-OMeTAD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界面电学接触。

4:(a)基于Spiro-Li未氧化、Spiro-Li氧化、Spiro-OTsSpiro-PF6Spiro-TFSI小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V曲线。(b)基于非LiTFSI掺杂Spiro-OMeTA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Voc和面积统计图。(c)基于Spiro-TFSI大面积模组的J-V曲线。(d)基于PTAAPTAA-TFSIP3HTP3HT-TFSI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V曲线。基于不同储存时间(eSpiro-Li和(fSpiro-TFSI溶液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J-V曲线。

由图4可知,基于Spiro-TFSI器件的最优PCE达到了25.16%,而不经过空气氧化的LiTFSI掺杂器件只有10.51%PCE,即使经过12 h的空气氧化之后器件能实现23.33%PCE,远低于Spiro-TFSI的器件,这说明IP-TFSI碘鎓氧化剂可以在不氧化的条件下实现比LiTFSI更优的器件性能。此外,基于Spiro-TFSI组件的最优PCE可以达到20.71%,相应的掺杂溶液也具有十分优异的储存稳定性,这有利于推进Spiro-OMeTAD商业化进程。同时,实验结果证实IP-TFSI掺杂同样适用于聚合物空穴传输层,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5:(a)旋涂在钙钛矿上Spiro-LiSpiro-TFSI薄膜湿度老化前后的SEM图像和(b)截面SEM图像。基于Spiro-LiSpiro-TFSI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c)湿度稳定性(RH~30%),(d)热稳定性(85°C)和(e)工作稳定性。

从图5结果可知,基于Spiro-TFSI的薄膜消除了LiTFSItBP的不利影响,经过老化之后都能保持初始形态,对应的器件也表现出优异的湿度、热(85℃)和工作稳定性,达到与非掺杂空穴传输层相当的水平。

综上所述,该工作设计并合成了Spiro-OMeTAD的三个单组分碘鎓氧化剂IP-OTsIP-PF6IP-TFSI,替代了传统不稳定掺杂剂LiTFSItBP。在没有空气氧化条件下高效地氧化Spiro-OMeTAD,提高空穴薄膜的迁移率和导电率,并且揭示了碘鎓氧化剂与Spiro-OMeTAD之间的氧化机理。相较于LiTFSI,碘鎓氧化剂掺杂的Spiro-OMeTAD还表现出无孔洞光滑的薄膜形貌和高的玻璃化转换温度。最终,基于Spiro-TFSI的器件达到25.16%PCE,高于空气氧化后LiTFSI掺杂的器件(23.33%)。更重要的是,IP-TFSI掺杂的器件表现出优异的湿度,热和工作稳定性。这项工作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使用传统不稳定掺杂剂LiTFSItBP的瓶颈,并且从分子层面揭示了Spiro-OMeTAD的氧化机理,为进一步探索高效的Spiro-OMeTAD掺杂剂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工作第一作者是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合一,通讯作者为李耀文教授、张正彪教授和陈炜杰博士。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5064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25307, 52273188, 22075194, 5182010500352203233)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316183

转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