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Org. Lett. | 铑催化的双重、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碳氢活化:一种高效策略构建手性单苯环荧光团

2024/1/25 16:20:08  阅读:29 发布者:

英文原题:Rhodium-Catalyzed Twofold, Regioselective and Enantioselective CH Activation: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Chiral Single-Benzene-Based Fluorophores

通讯作者:李忠原 (Zhong-Yuan Li)、郝二红 (Erhong Hao)

作者:刘芳 (Fang Liu)、李衡 (Heng Li)、郭幸 (Xing Guo)、焦莉娟 (Lijuan Jiao)

背景介绍

手性有机荧光团广泛应用于手性识别、超分子组装等领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π体系荧光团,单苯环荧光团具有分子量小、溶解度好、和骨架修饰容易等优点,因而在光学材料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近些年有很多单苯环荧光团的骨架被相继报道。然而,手性单苯环荧光团的发展仍然非常稀少,并且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的策略实现手性单苯环荧光团骨架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章亮点

本文利用瞬态导向基团的双重不对称碳氢活化策略,成功实现了一锅法构建一系列新型手性荧光团。该策略从3-烷氧基取代的苯甲醛衍生物出发,首先通过分子内不对称碳氢环化策略,实现手性二氢苯并呋喃骨架的构建,再进行碳氢酰胺化反应,利用酰胺与甲酰基的推-拉电子效应,成功构建了手性荧光团分子骨架,并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例如较高的溶液和固体荧光量子产率以及固体圆偏振发光。

图文解读

通过筛选得到最优条件之后,作者对底物的兼容性进行了探究。首先,我们考查了烯烃的底物兼容性。不同芳基取代的烯烃底物均可以得到较为优异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不仅如此,烷基取代的烯烃也能得到中等产率,但是对映选择性较差。作者也尝试了11-取代的端烯,也能得到不错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随后,作者尝试了不同取代的苯甲醛底物,均能得到中等及以上得产率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最后,不同的酰胺取代基也展现了优异的底物兼容性。

综上,本文的合成方法学展现了非常良好的底物兼容性,可以通过一锅法实现多种取代的手性单苯环荧光团的构建。

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探究了反应的手性诱导机制。作者首先利用亚胺与铑催化剂反应,得到简化的中间体。随后,对该中间体单晶解析发现,该中间体的手性部分中氢与铑催化剂环戊二烯配体平面几乎垂直,手性基团中大位阻的萘和较小位阻的甲基分别处于C-N键的两侧。作者对单晶进行进一步的测算发现,C-N键距离环戊二烯平面仅有3.510 Å,而即使是最小的甲基,其距离C-N键也有2.072 Å。这表明,即使是最小的甲基,也很难自由旋转到与环戊二烯平面垂直的位置。因此,基于中间体单晶结构,作者提出了可能的手性诱导机制,即C-N键到环戊二烯平面有限的距离限制了其自由旋转,使得萘基与甲基分别处于两侧,烯烃从萘基一侧配位的能垒较大,不利于反应的进行,从甲基一侧配位的能垒较小,利于反应的进行。通过此模型推测的优势产物,也和实际产物的绝对构型相吻合。

作者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光学性质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展现了优异的光学性质。同时,该类化合物还具有一定的聚集诱导发光的性质。因此,作者随后对其固体发光性质进行了探究。该类化合物固体发光性质优异,不仅具有优良的固体荧光量子产率,其固体圆偏振发光也非常优异,g值达到了10-2数量级,显著由于大多数当前的手性有机荧光团在溶液中的圆偏振发光。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手性胺辅助的不对称碳氢活化策略,实现了一锅法构建手性单苯环荧光团骨架。该反应展现了良好的底物兼容性,实现了多个碳氢键的断裂与官能团的引入。同时,该类化合物不仅在溶液中展现了良好的光学性质,也具有非常优异的固体光学性质,展现了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通讯作者信息

李忠原 博士

李忠原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型手性功能分子开发与应用、基于碳氢键断裂不对称合成等。2012年获安徽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官武教授),先后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10月加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

郝二红 教授

郝二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百人计划、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在山东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或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加入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兴趣主要为氟硼有机染料的设计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以及其在生物成像和光动力学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Org.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转自:ACS美国化学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