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丨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与实践

2024/1/25 10:40:12  阅读:43 发布者:

摘要

红色文化作为天然的教育素材,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助力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当前发展阶段,高校要重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利用红色文化的特点与优势,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空间净化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不同方面,构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机制。文章提出了明确红色文化价值、优化课程与师资、搭建线上线下教育平台、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等举措,为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提供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树立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个精神标杆,把握好、利用好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这两个教育核心,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与日后发展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积极状态。如何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活化高校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是当前高校与全体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红色文化承载着共产党人的热血与使命,对于中华儿女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因而,将红色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正向引导作用

(一)红色文化具有引领大学生政治方向的作用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多元化思想大量涌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形成巨大冲击,因此坚定大学生政治信念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红色文化有牢固的革命根基,富含时代价值,对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政治导向作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形成的红色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等,这些精神无一不有利于引领大学生的政治方向。通过红色文化的渗透,大学生能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坚定政治信仰,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坚定党的领导,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二)红色文化具有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作用

红色文化中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内容,向当代大学生再现党和人民的奋斗岁月,能够使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大学生自觉接受一致的思想引导,从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向心力与凝聚力。高昂的斗志是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能逐步培养起民族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而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不断调整个人行为,使个体发展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红色文化除了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斗志以外,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我国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使大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三)红色文化具有激励大学生发展的作用

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产生深远影响,起到了重要的导向、激励作用。首先,红色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红色文化中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民族精神,蕴藏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思想价值。通过全面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使其打破传统“名利双收”的思想局限,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角度去审视学习目的,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其次,红色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通过阐释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当代大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将时间与精力投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能够使个体生命更有价值。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更理性的就业、择业观念,并能培养大学生谦虚严谨、踏实肯干的实践精神。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

从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微观层面来看,高校必须抓牢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这两个主要方面,不断夯实大学生知识基础,为大学生思想、行为内化创造条件。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空间净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从而使大学生浸润在优秀的红色文化环境里。

(一)夯实理论教育基础,落实红色文化引入工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红色文化,能够丰富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优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讲授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内容时,可以结合红色革命理论和道路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清这二者之间的历史渊源,加深大学生对我国政治思想的认识与认同。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必须关注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应当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求和教学特点,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专题。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红色文化是具有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重要资源,应当扩大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影响范围,提升红色文化进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二)严守实践教育阵地,牢固大学生政治信仰

高校应当注重对红色文化教育第二课堂的开拓,以此来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发展。首先,高校要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教育基地的最大优势是能通过提供真实的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体意识,进而在成长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高校要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切实提高政治觉悟和实践能力,所以通过社会实践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已经成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之一。高校可以分批组织学生奔赴革命老区,实地体验学习优秀革命传统, 利用所学知识为老区人民提供服务,从而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用红色文化净化学生生活空间

高校应树立全局意识,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工作部署来净化学生生活空间。当前在校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空间,关键在于突出红色主旋律,运用非强制手段对大学生开展教育。一方面,要注重红色文化的内容建设。高校可以建立起具有鲜明红色特征的校园网站,或者在校园网中开辟专门的红色版块,为红色文化建设提供载体。除了提供红色文学、经典红歌等常规内容以外,还要开发校内论坛、红色留言区等互动栏目,使校园网成为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另一 方面,创新网络教育形式。高校必须杜绝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简单搬运,可以通过微电影、微小说等直观方式将红色文化呈现给大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直播这种实时传播方式与学生展开全面互动,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微传播”途径,扩大红色文化影响范围。

(四)融入校园文化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现了高校的内涵与特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系,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将宣传红色文化作为常规工作,高校可以定期邀请革命先辈或优秀党员进校讲述革命传统、开展专题报告,赋予红色文化更多时代精神。二是积极开展专项策划活动,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纪念活动,或者围绕红色文化策划朗诵、演讲、歌唱等竞赛活动。有重点、有目的地宣传红色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三是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将红色文化纳入党内学习和党组织会议,利用好党团组织的引领优势,促进学生群体提高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深度。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保障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通,需要从理论层面做好方向保证,更需要从实践环节细化工作流程。通过明确红色文化的价值、优化师资和课程设置、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方位教育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为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调整与强化留足空间。

(一)明确红色文化的价值

红色文化教育目标是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通发展的着眼点,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重视红色文化这一教育资源,明确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红色文化有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够成为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有助于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呆板固化的状态。高校应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直观形象,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要全面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能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统一的角度审视和规范个体行为,进而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优化师资与课程配置

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起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队伍建设。高校应当对全体教职工展开定期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水平和思想意识,使教师队伍具备专业化、科学化的教育能力,并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下,更新思维、与时俱进。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要接受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红色文化教育也应当随之调整优化。新生入学时,应当利用红色文化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二、大三时,要着重强调红色文化中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奋斗精神。大四毕业生面临就业困扰和各种现实挑战,高校应当宣扬红色文化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并通过讲述先辈的故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三)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

高校应当进一步拓宽红色文化教育空间。第一,搭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平台。红色旅游地特有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向大学生展示了特定时期的历史,对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这种对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能够使红色文化在实现育人功能的同时,衍生出新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特殊性和先进性,便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第二,搭建红色文化现代化教育服务平台。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致力于构建公民基本道德体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也要以此为出发点,搭建好教育服务平台,使大学生在了解先辈们为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故事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应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挥洒汗水。

(四)建立评价反馈体系

目前,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通发展并没有完善的评价反馈体系,融通效率与教育质 量都得不到有效评估。在此背景下,高校要对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带来的教育成果和教育影响展开全面预测,从而提高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同时,各个高校应依据教育部门的总体教育目标,全面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工作。对于高校而言,构建红色文化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高校可以通过定期评价来把握红色文化教育的质量与层次,进而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与调整。教育教学要针对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不同主体分别展开,使“教”与 “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可以得到全面评价与管理,评价主体也要由院系领导、学生、教师等共同构成,从而保证红色文化教育评价的公平、公正。

【来源】《时代报告》2023/11 总第512

【作者单位】

谢旭波,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

刘冰玉,硕士,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资产处助理研究员。

汪芳,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王玲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