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考研成长社 ,作者小组长最棒的宝贝
个人基本情况
ABOUT ME
普本社科类专业,本科期间学过一些研究方法、统计学,有一点但不多的社会学基础。
01
中农社会学考情
初试内容相对广泛,要求对社会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都有较高的掌握程度。在备考过程中,逐步阅读所列的教材,并参考学校给出的参考书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自行搜索其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进行补充阅读,提高对社会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统招情况
中农社会学近年整体有扩招趋势,23年临时缩招另有原因;23年共录取10人,比招生简章中拟定的名额少了6人,录取最高分为390分,最低分为359分;23年专业课改得比较严,整体分差没有拉得太开。
“
初试内容及参考书目
1、728社会理论
农大初试不考概论,且只考社会理论,意味着考的并不是社会学理论,内容更广泛,对考生的要求更高。
学校22年改大纲之后并未指定参考书,原来官方参考书——科塞的《社会思想名家》,个人认为参考性不强,古典部分可以多花时间读一读。
我自己的参考教材及阅读顺序为:贾《外国社会学史》 → 刘《国外社会学理论》 → 杨《西方社会学理论》 →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侯那本不推荐;其它国外理论书如《社会理论二十讲》、乔治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等学有余力可翻阅。
2、828社会研究方法
以风笑天的为主,袁方那本作补充;圣才教辅;统计学部分李沛良的足够,只考过前八章卡方检验为止。
03
时间安排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时间安排和考试准备计划。
“
时间安排
1、六月前:看教材、专著、讲座等,帮助建立社会学学科的系统知识体系;
2、六月中下旬开始背诵,一边背一边阅读其它专业文本,一直到考试结束;
3、学术志课程贯穿其中,老师们的课程是我们学习的一部分,教材的阅读和其它积累也非常重要。
“
各版块时间
1、728
我把理论分成古典、现代、当代三个部分进行学习和背诵,古典部分最重要,其中三大家是重中之重,现代部分几乎不考,当代会考一部分,所以个中取舍自己可以判断,但也仅供参考,有可能某一年突然就变。
古典从6月上旬开始背诵,现代7月上旬,当代7月下旬;理论的学习对于跨考生来讲会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是要重新建立学科思维,另一方面是要厘清理论脉络、理解理论,把晦涩的理论联系到实际之中,让理论活起来,最开始我也一头雾水,教材读得痛苦。
但一平哥的授课给我了很大帮助,一平哥喜欢用具体的社会现象来帮助我们拆分、理解理论,一下子就疏通了,会有一种悟了的感觉,最后再回过头看理论时,已经可以“学以致用”了,看到现象就会忍不住用理解来分析、解释,背诵也很快。
个人认为理论是最好背的。
2、828
这部分包括研究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中基础的背诵部分直接默写就可以,重点在于操作题,包括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设计、概念的操作化等等,所有类型都有可能考到,所以都要会,个人从8月初开始背诵,9月之后再慢慢练习操作题,12月前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统计学在暑假阶段学习了两遍教材,练习例题和课后题,11月学习第三遍,12月继续写题 + 默写公式。
文孟老师从基础阶段到冲刺阶段循序渐进进行讲解,脉络非常清晰,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研究方法的体系,操作题和计算题部分既完整也给我们很多自己练习的机会,比自己看教材的效率高很多。
04
关于复试:基础+技巧
复试范围很广,既包括初试内容,也包括初试不考的内容,还有老师们的研究成果。个人建议是在复试之前多关注、阅读老师们的研究成果,同时初试内容不能丢,尝试给自己出复试题并进行练习,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在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复试的模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复试前小组长帮助我模拟了一次,给出了很中肯、很有用的建议,也给我很多干货,很感谢。
05
个人总结
理论多积累,专著、原著和论文均可,多读多思考,也多模仿老师们的学术性语言,把这些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终才能很好地输出到卷子上,考前有必要刻意练习答题思路和格式(练习题以真题为准);
可以用专业课高分学姐学长的笔记,但任何人的笔记都不是完美的,积累、背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修改补充;
三大家是重中之重,多注意影响了涂尔干的思想家,如孟德斯鸠、霍布斯等;
统计学多学几遍,不只是计算题,计算题的难度和计算量有加大趋势;
初试不考概论,但是无论从复试角度来讲,还是个人学习,都还是要学的。
应试备考是枯燥无味的,但能够在其中习得的好习惯和能力则是受益终身的,脚踏实地地付出之后,得到的结果就并非考上这一件事了,无论如何,它值得。
转自:“社会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