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及导师介绍

2024/1/23 10:30:24  阅读:69 发布者: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结束啦!你是否在为选择导师感到苦恼?你是否对语言资源、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以及语言计算等研究方向怀有热情?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2024年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拉开帷幕,欢迎大家的加入!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致力于开展学科交叉背景下的高水平人才培养,聚焦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等研究领域,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质量成果,为推动语言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语言教育水平和人类语言生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中心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简称中心)正式成立于20165月,是积极响应《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经北京市教委认定并依托北京语言大学进行建设的实体科研机构。

中心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和人才智慧,发挥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以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为导向,着力于“语言资源”、“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中文智慧教育”、“语言计算”等研究方向。研发多个语言资源库和应用系统,牵头实施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先后发布“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平台1.0版”、“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2.0版”,展示智慧教育改革创新成效,向世界分享中国教育数字化经验。

中心现致力于引进和培养一批语言资源和智能领域的优秀学生,为全球语言资源建设与智能技术研发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招生方向

中心面向以下方向招收硕博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踊跃报名。

01 语言资源

中心充分发挥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科资源和人才优势,从语言保护、语言信息处理以及语言学习三个角度着力建设语言资源库,包括世界语言基本信息库,句法、语义标注树库,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等。目前,中心正围绕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目标和特点,以大语言模型为依托,着力打造面向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语言要素库。

02 自然语言处理

中心致力于海量语言资源构建、管理与应用。以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为学科基础,探索大语言模型背景下语言资源建设、知识抽取和知识计算等若干前沿问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融合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资源建设与处理,自然语言结构计算,面向特定领域的语言智能服务等。

03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

中心致力于将语言资源与语言智能技术深度结合,产出面向语言教育的智能学习工具。中心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并以此系统为立足点,逐步向母语中文智慧教育、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语言能力评测,自适应学习系统,数字人等。

04 语言计算方向

中心致力于融合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学科知识,通过建立形式化的算法模型来分析自然语言中的各种现象、探索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计算方法、把握自然语言的内在规律并利用规律来服务语言教学过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语种、跨语言的语言计算理论与应用,中文文本检索与挖掘,中文句法语义分析,语言知识库建设,语言智慧教学等。

导师简介

荀恩东

荀恩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汉语句法语义分析、语言资源建设等。2022年受聘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总工程师,主持整合学校教学科研资源,进行产、学、研全链条重大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为国际中文教学提质增效。主持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承担国家语委重点项目1项和多项部委与公司合作项目,开发了中文句法语义分析系统、BCC汉教语料库等;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构建了面向新闻生产的语言智能和面向知识产权保护的智能服务系统;出版《自然语言结构计算》系列著作3部;作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构建了语言智能技术特色课程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

刘晓海

刘晓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副秘书长,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安全的汉语方言大数据库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城市方言文化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三方工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技术规范与平台研发·录音软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古汉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专著《北京方言民俗图典》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资源学、地理语言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

饶高琦

饶高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中文句法错误诊断技术评测(CGED)主席,全国计算语言大会(CCL)领域主席、出版主席,全国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大会NLGIW评测主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中文词汇语义学学术会议(CLSW)、面向教育应用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工作坊(NLP-TEA workshop)程序委员会委员,《语言战略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自动化学报》《PLoS One》《Frontier AI》等刊物审稿专家,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员。语言学公众号“汉语堂”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语言学、语言规划、智慧教育和数字人文。

唐共波

唐共波,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核心研发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机器翻译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CF推荐的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10余篇论文。当前工作聚焦于利用大模型为智慧教育和专利处理赋能。2021年至2022年,受瑞典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组任研究员,合作导师是Christian Hardmeier2016年至2020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乌普萨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Joakim NivreRico Sennrich201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爱丁堡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组交流学习。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在ACLEMNLPCOLING等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中担任程序委员会成员以及领域主席、会场主席等。

科研骨干教师简介

齐振宇

齐振宇,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863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项目2项。作为核心骨干研发多种通用及特定领域知识图谱,并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获得应用。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曹冲

曹冲,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语音学、语言资源建设。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项目两项,作为项目参与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李晓然

李晓然,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学习分析,智能技术支持的语言学习。作为项目参与人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会议,如《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发表SSCICSSCIEI论文 10余篇。

莫愁

莫愁,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语言学,研究方向为形式语义学,句法-语义接口,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计算理论与实践,出版关于汉语体(aspect)系统组合性研究的英文专著《The Compositionality of Mandarin aspect》,参与高精尖中心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的自动出题与测评研发工作。

联系方式

联系人:何老师

邮箱

yyzyzp@blcu.edu.cn

电话

010-82303799

本文来源: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转自:“汉教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