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微生物变化或可预测化疗反应 | Microbiome
2024/1/16 15:17:23 阅读:114 发布者:
发表期刊:Microbiome
论文标题:口腔菌群变化或可预测口腔癌患者对放化疗的治疗反应
(Salivary microbiome changes distinguish response to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ral cancer)
通讯作者:Grace Y. Chen & Nisha J. D’Silva
第一作者:Marcell Costa de Medeiros
DOI:10.1186/s40168-023-01677-w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30日
背景
口腔鳞状细胞癌(SCC)与口腔微生物失调有关。在这项独特的研究中,我们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比较了患有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唾液微生物组,并研究了微生物组变化与抗微生物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SCC)的治疗与唾液微生物的总体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降低有关。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卟啉菌科(Porphyromonaceae)和普雷沃菌科(Prevotellaceae)丰度的降低以及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丰度的增加。
在化放疗前后,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在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变化。在接受化放疗的患者中,在疗程前后,对治疗有反应者和无反应者之间有多种细菌种群的丰度存在差异。微生物组的变化与人体唾液中的抗微生物蛋白DMBT1表达的变化相关。
此外,我们发现,治疗后唾液中表达增加的DMBT1可以作为治疗后的唾液生物标志物,与微生物变化相关联。具体而言,治疗后人体唾液中DMBT1的增加与孪生球菌属(Gemella)、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原细菌属(Oribacterium)的增加相关。
这是首个纵向研究,调查了在SCC患者口腔微生物组中与治疗相关的变化(化放疗和手术),并研究了唾液中抗微生物蛋白表达的变化。
图示:在治疗完成后,即诊断后6个月,患者口腔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减少。纤毛菌(Leptotrichia)是一种与疾病高度相关的细菌属。治疗后DMBT1的表达更高,并与微生物组的变化相关,其中最显著的属是孪生球菌属。
结论
口腔微生物组的组成或可预测治疗反应;唾液中的DMBT1可能在调节口腔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口腔微生物组中发挥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Salivary microbiome changes distinguish response to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ral cancer
转自:“BMC科研永不止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