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乡融合系统是全新认识和理解现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科学阐释城乡融合系统的理论内涵及其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有利于从系统全局的视角认识和理解现代城乡关系。本期佳文速递推荐段锴丰、施建刚、吴光东、徐可发表于《人文地理》2023年第3期的论文《城乡融合系统:理论阐释、结构解析及运行机制分析》。论文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城乡融合系统设计基本思想,对城乡融合系统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然后,在可持续性科学的整体框架下,对城乡融合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解析;最后,以“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设计构建了城乡融合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并对城乡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及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
段锴丰(1992—),男,江西上饶人,现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校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管理;城乡关系;可持续发展。
E-mail:kefee920729@163.com。
施建刚(1962—),男,上海人,现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管理、城市更新、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E-mail:sjg126com@126.com。
吴光东(1984—),男,江西赣州人,现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项目治理、城市网络治理。
E-mail:gd198410@163.com。
徐可(1994—),男,江苏徐州人,现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管理;城乡关系;可持续发展。
E-mail:xukeup@tongji.edu.cn。
一、编者按
地理学是研究城乡关系的重要领域,系统论思想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吴传钧开创性地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奠定了系统论在地理学界研究的科学地位。在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刘彦随根据城市和乡村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城乡融合系统的概念,并指出城乡融合系统是全新认识和理解现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岸根卓郎便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的网络化发展框架,强调要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交融一体、物心俱丰”的“城乡融合社会”,同样体现了“城乡融合系统”的思想雏形。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为探索城乡关系全面协调演进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思路等方面的借鉴,其中刘彦随提出的“城乡融合系统”最为符合当前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然而,已有研究对“城乡系统”的论述大多来源于研究城乡关系具体问题时所衍生出的思想或观点,故依然停留在“概念构建”或“思想雏形”层面,并未对“城乡系统”展开综合性的深入研究。关于“城乡系统”的科学内涵、要素结构特征及运行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入分析。
二、理论阐释
城乡融合系统本质上是一定区域内包含城市与乡村两种子结构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城”和“乡”作为连接区际关系的空间系统,在空间上划定了系统的地域范围。其中“城”是以非农人口、非农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空间地域体系,主要包括城郊社区、小城市、中等城市及大都市等城市空间体系;而“乡”则为区域内除“城”之外的一切空间地域体系,主要包括村庄、中心镇、集镇等村镇空间体系(图1)。“城”和“乡”二者彼此镶嵌,在空间上不存在明显的断裂点,在其交界地带交织、融合,构成了“非农活动和农业活动并存、兼有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特点”的城乡融合体系。整个“城”“乡”交错的空间系统中“人”和“地”两方面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机制的开放人地关系巨系统,即为城乡融合系统。在城乡融合系统中,村镇空间体系、城乡融合体系和城市空间体系分别通过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人”“地”要素在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流动组合和动态均衡,从而驱动整个系统由低级别协调共生向高级别融合发展不断演进。
图1 区域城乡连续统一体
三、结构解析
城乡融合系统是由城乡环境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组合而成的开放、复杂的耗散结构系统。三大结构之间通过复杂的映射关系有机组合(图2),共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城乡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协调有序运行必须建立在三大结构各自合理有序发展以及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协调之上。城乡环境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通过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在城乡融合系统内部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系统每一种结构内部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其他结构中的相关要素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整个城乡融合系统发生相应变化。
图2 城乡融合系统结构的映射关系
环境结构是城乡融合系统演化的自然基础,在城乡融合系统结构中处于最根本的地位,为城乡融合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域的资源环境支撑,是诸多物质资源要素流动的起点;经济结构是城乡融合系统演化的核心内容,在系统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系统中人地要素、城乡要素作用最剧烈的领域,也是连接城乡环境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桥梁;社会结构则是城乡融合系统演化的社会基础,反映了系统内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复杂社会关系,在系统结构中处于最高地位,由于城乡融合系统运行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故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视为城乡融合系统演化的顶层目标。三大结构两两之间互为映射关系,其中环境结构为一切经济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对经济结构发展具有全域的支撑作用,而经济结构会通过消耗资源、创造和改变环境等作用对环境结构产生影响。经济结构的发展也会通过改变要素在城乡产业、空间等方面的流动和配置,引起一系列社会结构的改变,而社会结构则会通过制度、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变迁对经济结构的发展发挥引导作用。换言之,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结构会深受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但又始终为经济结构提供积极的引导和服务。环境结构为社会结构的存在及运行提供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社会结构则主要通过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结构产生间接影响。
四、运行机制分析
从城乡关系视角来看,城乡融合系统包括城市和乡村两大子结构,同时涉及要素、结构和功能三大系统内容,其中城乡结构和城乡要素属于系统的构造元素,而城乡功能则是系统构造内部诸元素之间在一定的运行秩序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外化特征。系统论观点认为,如果系统的构造元素(包括各类结构及诸多要素)缺乏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就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城乡融合系统运行机制的核心在于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所依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其本质上是在追求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系统内容设计和施加区域决策行为等系统控制手段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推动城乡各大子结构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和价值显化,从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系统运行机制主要由系统动力机制和系统传导机制两部分组成(图3)。其中,城乡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是驱动整个系统不断朝既定目标(即城乡融合发展、人地关系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有序运行的“动力源泉”;而城乡融合系统的传导机制则是在系统动力机制的驱动力量下,以“要素流动→结构融通→功能互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的作用传导机制。
图3 城乡融合系统运行机制模型
五、延伸讨论
城乡关系研究有必要秉持全局的系统思维,以驱动整个城乡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点探讨城乡连续统一体中“人”“地”要素在城乡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与反馈机制。城乡融合系统有序运行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城乡之间诸多要素的“有效对流”,从而实现城乡子系统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当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显著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疏通城乡融合系统中要素循环对流的堵点,推动系统诸多“人”“地”要素在城乡子系统中的循环对流,是城乡关系研究领域中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为此,根据城乡融合系统的结构体系特点,有必要针对环境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三大子结构中关键运行要素的类型及流动特征展开研究,尤其是重点关注作为城乡融合系统演化核心内容的经济结构,深入探究各结构中关键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作用机理及路径,并形塑相应的城乡要素流动体制机制,探寻符合新时代城乡关系治理的关键实施路径,力求在提高城乡整体生态环境的生产、更新能力、提高城乡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并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以及追求城乡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公平性等方面寻找合适的平衡点。从城乡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来看,其动力机制及传导机制依然是城乡关系研究领域内值得聚焦的关键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结合新形势下城乡关系演进的现实背景,以驱动城乡要素“有效对流”和合理配置为出发点,围绕城乡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及传导机制开展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系统的相关理论体系。
来源:人文地理期刊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