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全媒体研究热点与趋势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4/1/15 17:21:02  阅读:46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P17P18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摘自《晋阳学刊》20234期,罗浩摘

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信息传播,也促使了传统媒体向新型传播媒介快速转型,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新型媒体形式,真正实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传播新格局。围绕全媒体与新型主流媒体,学术界进行了多方位阐释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近十余年(20112022)学术文献的整理回顾,梳理学术界对全媒体的研究焦点和过程,进而厘清了全媒体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演进发展历程。

全媒体的基本内涵与传播特性解析

全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迥异之处何在?全媒体又有何独特特征?深刻把握全媒体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全媒体。“全媒体”一词究竟具体起源于何处,学术界仍未有一致看法。虽然学者们对全媒体一词起源何处尚未形成共识,但都一致认为全媒体在我国的兴起时间为20072008年。随后,学术界加强了全媒体研究,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众说纷纭。一是传播形态说。“全媒体是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是作为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体实行深度融合的结果而产生”。郜书锴将“全媒体”理解为一种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进行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二是整合与融合说。全媒体化是一种有意识的整体策略、一种带有战略性的规划,目的在于在使用所有媒体手段的过程中,实现内在的有机融合。部分学者认为:全媒体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媒介整合,其实质是把各种不同的传统媒介加以融合使用的媒介实践形态。王庚年从综合性角度出发,将全媒体视为媒介的三重融合,即传播形态的融合、运营模式的融合、受众与生产者的融合。此类看法将全媒体的“整合与融合说”和“传播形态说”综合起来,无疑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色彩。

全媒体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生事物,其独特的传播特性与功能,正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作为传统媒介形式向网络化现代媒介形式变革中的最新传播方式,其基本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媒体具有集成性特征。全媒体主要从传播主体、技术、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整合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具有极强的集成效应。二是全媒体具有快速、广泛和全面传播特征。全媒体传播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因而信息传播有全面性、快速化等特征。信息广泛传播体现为对受众信息感知的全面覆盖,正是由于全媒体通过整合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各类传播媒介形态,从而不断实现和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感知的各种途径和方式。在技术平台上,基于广电网、互联网、电信网所支持的无所不在的终端,实现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资讯信息。三是全媒体具有资源共享性、开放性特征。全媒体内容数字化、渠道网络化,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获取信息门槛不断降低,甚至实现免费及时获取,这也体现出全媒体平台上信息资源开放性、共享性的显著特点。聚焦全媒体本身,其媒介传播渠道边界模糊,传播内容也通常由媒体和信息消费者共同完成。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媒体传播基本上实现了对受众市场的超级细分与定向推送,信息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将会促使全媒体传播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以实现传播的最佳效果。因而全媒体传播往往需要受众的互动参与,自然信息受众本身也就天然成为传播者之一。

关键词作为一篇文献的精髓与核心,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关键词出现频次的数量代表着学者对某一研究领域内重点和热点的关注程度大小,因而借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通过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大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全媒体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热点。

结合相关信息,可将近十余年全媒体研究热点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2013):此阶段全媒体研究的相关文献量主要集中在数字出版、媒介融合、图书馆、转型等词汇。可以看出,全媒体关注焦点集中于数字化出版以及图书馆数字建设等方面,这一阶段更多是一种在传播理念上的讨论,以及在出版行业的初步实践探索。

第二阶段(20142016):此阶段文献数量相对较少,新出现的词汇也不多,如电视节目、电视媒体、科技期刊、社交媒体等词汇。根据这些突现性词汇可以判断,这一时期社会对于全媒体的热点关注,主要集中于电视节目、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方面,从而将出版行业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了传统媒介创新发展上。同时,全媒体开始与社交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这一阶段开始关注的热点。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新兴词汇出现,对传统媒体而言,标志着曾经由传统媒体掌控的舆论格局正在被打破,互联网成为最大的舆论场。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研究文献急剧增加,研究视域大幅度拓展,出现了大学生、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主流媒体、意识形态、路径、媒体融合等词汇。这一阶段,随着全媒体技术发展成熟,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扩展,中国共产党对全媒体等新媒体技术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高度重视。一方面是重视全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重点关注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阶段不少研究主要讨论如何优化全媒体样态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抓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意识形态也是重点关注内容。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来全媒体研究领域的CSSCI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和可视化操作分析,从整体上对全媒体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从全媒体研究领域内的学者和学术机构的构成和合作网来看。十余年间,全媒体这一新兴概念虽然有不少学者关注,但仍然存在相关研究学者人数不多的问题。同时,大量论文基本是学者为独立作者的成果,学者之间缺少合作交流。从研究领域内的学术机构构成来看,主流仍然是高校,尤其是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是这一研究领域内的主导,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全媒体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新闻传播这一学科领域,而且学科之间也缺乏合作网络建设。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出,一些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学者正在积极参与到这一研究领域,从长远而言,这有助于全媒体研究领域的扩展和丰富。

二是从全媒体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分析来看。全媒体、媒体融合、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主流媒体、科技期刊、高校、数字出版、电视媒体等词汇占据了研究热点的前沿,这也反映出对于全媒体的研究,学术界主要还是从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着手,从而进一步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延伸背景下,传统媒体、媒介如何突破重围、加速转型,从而实现跨越式、纵深式的发展。

三是从十余年间全媒体研究的演变历程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整体上来看,第一阶段(20112013),此阶段全媒体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相关研究却层出不穷。全媒体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传统媒介,如电视、电信、传统报业、出版业等,在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这一核心问题上,也不同程度涉及了数字出版、转型、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等新兴词汇。第二阶段(20142016)相关文献相对较少,研究热点与主题分散。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关于全媒体的学术研究进入深度研究阶段。

综上,全媒体研究虽然历经十多年变化历程,但是就整体研究水平而言,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学者们合作、学科交叉、学术机构合作的研究很少,未来这是全媒体研究的重要趋势。全媒体研究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印记,其研究的高潮、热点越来越与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对全媒体发展的高度重视,此研究领域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