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媒介化社会建设进程

2024/1/15 17:20:33  阅读:37 发布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升华,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旗帜和灵魂,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进而推进文化强国实践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必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建设融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体,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面对社会媒介化的现实语境,必然要从社会、媒介与人自身发展的不同维度,剖析文化建设的理论关联,才能扎实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社会层面:巩固文化主体性

在社会媒介化的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提供的便利条件几乎重塑了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内在关联方式。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社会主流舆论及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面临巨大挑战,自媒体情绪泛滥和流量诉求导致的信息失序日益严重等。这些成为影响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也意味着在媒介化社会中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最重要的是坚守文化主体性,即在文化自信的立场上守正创新。

赓续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践行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源头。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所打造的历史舞台上,进行了风格各异的文化塑造与展演。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滋养而成的文化硕果,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早已证明,越是久远的、基础的越是具有奠基性和决定性作用。只有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切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继承与弘扬伟大革命文化。作为现代中国的国家记忆,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伟大革命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当代、走向未来的永恒精神力量和永远精神财富。其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文化成果。

推进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在建设和发展,在多样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为它的发展注入了蓬勃旺盛的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崭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创新与改革的成果,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并始终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一穷二白到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用70多年时间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无精神则不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着无可替代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不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更在文化要素的提纯、取精、融合、创新之中,发挥着引领中华民族从文化大国发展走向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性功能。实践证明,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国而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发展规模和体量上,而且表现在发展质量和程度上,集中表现为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媒体层面:强化文化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介化社会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守基础价值与核心价值,越发成为媒体传播的重中之重。

用高质量内容坚守媒体的核心价值。强化文化凝聚力,要做到不在慌乱失意中丢失信念,不在技术追逐中迷失方向。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力面临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深刻影响,但客观地讲,在所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这两个概念之间,某种意义上只是新技术冲击过程中形成的差异化比较而已。基于媒介融合与转型的过程不是取代,而是传统媒体在全新的技术生态下协同整合、优胜劣汰的调整过程,是更新换代、迭代升级的自我进化过程,是新时代专业媒体和平台媒体共生共赢的过程。

毋庸置疑,社会进步需要的不仅仅是流量,更需要知识、智慧、判断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三个事关”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充分阐释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性与全局性意义,为新时代新征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越是媒介化的社会样态,越需要坚定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信息生态,用高质量的、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媒介内容来实现“用灵魂驾驭流量”。

用职业化操守打造媒体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互联网时代从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有品质、有态度、有观点、有价值、有意义的报道和评论。这些正是职业媒体应有的文化基因。

主流媒体有责任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更有责任推动良好的网络生态建设,必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需要职业的且优秀的新闻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特别是专业媒介管理人才和优秀的新闻评论员队伍。专业、客观、深入、翔实、既有高度也接地气、有品质有创新的内容,才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熠熠生辉。

个体层面:提升文化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习近平文化思想再次让人的现代化问题落地扎根,即以人自身文化自觉性的提升为重要路径,为转型社会的矛盾消解与人自身的文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图式,推进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和追求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出和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了人的现代化的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进步性。由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具有真实的和充分的现实意义,进而鲜明体现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具有相互制约性和同一性,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具有发展的同质性和同步性。

推进日常生活媒介化加速人的发展和转型。媒介化生存的核心内容,是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共时态的、并联式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全球信息传播态势的变化,媒介化促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人对事物的认知得以扩展与深化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个体思维与认知方式的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现代化建设应当以维护社会共同体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亦即个体人的平等权利为着眼点,应当以增进每一个社会成员合理、切身的利益为基本取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是历史性凝结而成的生存方式,人的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自身生存方式的文化转型,是人从自在式生存到自觉式生存的文化提升。

把握自在式生存到自觉式生存的文化转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必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尽管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由低到高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是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通过人的现代化对抗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放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同时一定要定下心来,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而且要建立这样的一种自信,就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的事业办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中国人自身实际,结合社会化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际,展开提升人的文化自觉性工作,这是中国人自身文化转型的可行路径。在媒介化社会中,应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必要取向,打造系统、完善的大众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