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清华资深教授张国刚全新力作 | 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

2024/1/15 14:46:01  阅读:43 发布者: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好书、文津奖获奖作家张国刚全新力作,了解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对话、碰撞、融合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

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

作者:张国刚

定价:68.00

出版时间:20241

出版社:大有书局(北京)有限公司

ISBN978-7-80772-118-5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历史的文明,其繁荣延绵离不开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三千年来中西交流从未中断过。官方使节没有了,民间商贸关系犹存;陆上交通阻隔了,海上往来仍在。

汉代张骞通西域、盛唐西域文化汇集长安、宋元时代天方海舶丝路繁荣、明清西方科技及宗教势力东来,是中西文明交流的四大高潮。本书自先秦而至明清,自内陆而至海洋,追寻先人足迹,通过周穆王西巡、张骞通西域、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徐光启译介西方科技著作等记载,讲述古老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及相互滋养的历史进程。

何问西东:丝绸之路与文明的交流互鉴(序)

从西汉张骞奉汉武帝之派遣,“凿空”西域(帕米尔高原东西),到东汉时期的官方使节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从唐初著名高僧玄奘西游印度,满载佛教经典而归,到明朝初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下“西洋”,遍访马六甲、波斯湾、红海,乃至非洲东海岸,传送着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前赴后继,开辟了源远流长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

最初,丝绸之路只是指从中国长安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陆路。其后,又有了绿洲道、沙漠道、草原道、吐蕃道、海上道等提法。丝绸之路的含义被不断扩大,被人们看作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今天,“丝绸之路”几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

    丝绸之路之所以畅达,发动机在中国。中华的政治统一以及经济文化水平,相比西方(西亚、南亚、欧洲)在近代以前,多数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丝绸之路上有利可图,是商人和使者奔走的最大动力。我国古代许多重大的物质文化,诸如丝绸、瓷器、茶叶,以及许多重大工艺与发明,诸如造纸术、印刷术、罗盘与火药,都是从这条丝绸之路上传递到西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其实早在汉代张骞“凿空”之前已经长期存在。否则,张骞就不会在大月氏(阿富汗北部)的市面上发现邛杖和蜀布。但是,开辟了官方中西交流渠道之后,中国历代政府为维护这条东西文化与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史记》记载,汉代派出的官方使者“相望于道”。出使西域的团队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所带汉地丝绸物品比博望侯(张骞以功被封博望侯)时还多。这样的使团,每年多的要派十几个,少的也有五六个。国内的青年争先恐后地申请到西域出使,汉武帝一概给予新节。使者们携带大批丝绸物品出境,又从远方带来多种珍奇物品,形成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汉代为了保护丝绸之路,在河西地区设置了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校尉进行管理。唐太宗曾经力排众议,在今天的吐鲁番地区设置西州,加强管理,为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文化的和平交流,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那么,历史上的中国丝绸输出到西方各地,人家拿什么来换咱的丝绸呢?和氏璧与汗血马,可能还有奇异猎犬(包括哈巴狗),其实就是最重要的外来商品。

众所熟悉的“完璧归赵”中那块璧玉,就是丝路贸易品。《史记》卷43《赵世家》记载,公元前283年,有人替齐国写信给赵惠文王说,假如秦国封锁了雁门关、常山,“代马、胡犬不东下,昆仑之玉不出,此三宝亦非王有已”。赵王于是改变了与秦联合攻齐的政策。可见,赵王很在乎的西域“三宝”乃是代马(北方来的马)、胡犬(西方来的狗)、昆仑之玉。当年,赵国的蔺相如怀揣着和氏璧去见秦王,不辱使命,最后完璧归赵。西边的秦国没有得到这块和田美玉,北边的赵国却有之,大约因为昆仑之玉就是来自山西北边的雁门关。在河西走廊没有打通之前,昆仑之玉通过匈奴人从草原中贩来,更顺当。传说中的周穆王西巡,就是走的这条路。《管子》多次谈到的“禺氏之玉”(王国维认为“禺氏”就是“月氏”),也许就是这条路上的“走私品”。商周玉器,并不产自内地,而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或称“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

    从西域来的胡犬,除了男人打猎用的猎犬,唐人图画中有女性玩赏的宠物哈巴狗,大约也属于此类。至于“代马”,汉武帝喜欢的汗血马、关云长的赤兔马、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大约都属于此类。

总之,欧亚大陆间诸多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玉石、犬、马之类。《史记》中提到的蒙古草原上传来的“吉祥三宝”,就是一证。班固对此亦十分认同,他在《汉书·西域传赞》中说,汉武帝“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皆西域古国名,相当于今日之中亚、西亚)”,从此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前一句讲玉器珍宝,充盈于后宫;后一句讲骏马名驹,充盈于皇家禁苑;这些都是丝路贸易带来的奢侈品。

丝绸之路上最通常的贸易方式,不外乎贡赐和互市。若再加上战争,便是“吉祥三宝”(名马、胡犬、玉石)传入内地的三个主要渠道:贡品、战利品、边贸货品。且以骏马为例。汉武帝时代著名的汗血马,又称天马,就是大宛的朝贡品。西晋张华《博物志》卷3有载:“大宛国有汗血马,天马种,汉、魏西域有献者。”唐朝贞观年间,西域给唐太宗进贡良马十匹,酷爱骏马的李世民亲自为这些马命名,号为“十骥”:一曰腾霜白,二曰皎雪骢,三曰凝露骢,四曰悬光骢,五曰决波騟,六曰飞霞骠,七曰发电赤,八曰流金,九曰翱麟紫,十曰奔虹赤。当然,进贡也不是白送的,有贡必有赠。献马除了政治利益,更重要的是,这是丝绸之路上官方对官方的贸易形式。中原王朝回赠的物品主要就是丝绸。唐朝的名马还有著名的昭陵六骏,分别是:特勤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白蹄乌。有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些马匹的命名,有西域风格,即毛色置于马名之后。有人说马名的前半部“特勤”“飒露”,是职官或者地名,可备一说。什伐赤的“什伐”,大约就是“叱拨”的另一翻译,8世纪后半叶,有大宛进六匹骏马于唐玄宗,分别叫红叱拨、紫叱拨、青叱拨、黄叱拨、丁香叱拨、桃花叱拨。叱拨是粟特语“四足动物”之意。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叱拨”俨然就是名马的代名词了。

至于拳毛、白蹄,则是与马的外形有关。《史记》卷5《秦本纪》记载秦的先祖造父先生,就因善于养马驾车而获得周穆王信任,所驾八匹骏马,裴胭《集解》引郭璞语曰:“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根据马的外形来命名骏马,也是西域的传统。《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的作者、伊朗裔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就说,从张骞凿空开通丝绸之路之日起,第一批波斯马,由贵霜王朝或安息王朝送给汉朝。它们在中国获得了“汗血马”的别名。这一奇怪的名称,可能是指其皮毛上红斑,波斯术语谓之为“玫瑰花瓣”。马的毛色深,斑点就很鲜明,有“玫瑰花瓣”状皮毛的马,最受欢迎。他还说,波斯历史上有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鲁达斯塔赫姆(120155),他的坐骑就是这种血与火的颜色。因为传说中认为,马匹毛皮与其性格是相一致的。血与火一样的颜色,象征火一般的性格,说明马以剽悍和疾速而出名。这个解释,我觉得比有人说“汗血马”是因为马有寄生虫病更靠谱。

丝绸之路上另外一个换取中国商品的外来品是珠宝。和氏璧是如何来到中原的,争议很大,已不可考。但中古时期,关于大食、波斯贡使以各种真珠、玛瑙、宝石进贡朝廷,以换取丰厚回赐的记载,充斥于唐宋时代的各类类书乃至正史之中。

据古代的波斯史家记载,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许多什叶派穆斯林和阿里后裔,因躲避逊尼派穆斯林的迫害,逃至呼罗珊。这些人尔后又辗转逃往宽容的唐朝,他们在长安做生意,主要就是经营珠宝。宋人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大食国28种主要物产中,有“猫睛”“真珠”“珠子”等宝石类。可以说,珠宝是唐宋时期大食、波斯商人往来于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

《太平广记》卷403的一个故事说,唐安史之乱后,有位叫魏生的千万富翁,参加了西域胡人客商的“宝会”(珍宝博览会),“胡客法,每年一度与乡人大会,各阅宝物。宝物多者,戴帽居于座上,其余以次分别”。大家都拿出自己的宝物来展示,“诸胡出宝,上坐者,出明珠四,其大逾径寸,余胡皆起稽首礼拜”。参加这次赛宝大会的大食、波斯胡商竟然有30多人。

胡人经营的宝物众多,且以古代文献中常见的“瑟瑟”为例,略作解说。唐末诗人温庭筠的《瑟瑟钗》:“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馀香。”可见瑟瑟是妇女常用的头饰。中外学者研究认为,瑟瑟就是波斯语或者阿拉伯语jaza的译音,是出自西域的著名宝石,即天青石,《唐代的外来文明》的作者、美国学者薛爱华说:唐朝人用来指深蓝色宝石的“瑟瑟”这个词,通常是指“天青石”,但是有时瑟瑟也被用来指称蓝色的、类似长石类的“方纳石”,瑟瑟偶尔还用来指“蓝宝石”。

唐朝由西域地区输入的瑟瑟数量很大,公元750年,唐将高仙芝攻破西域小国石国,“大瑟瑟十余石”,此外还有名马、贵金属、宝石等。瑟瑟是上流社会常见的奢侈品。唐玄宗携杨贵妃幸华清宫,“于汤中(唐人谓温泉为汤),垒瑟瑟及丁香为山,以状流州、方丈”。就是说,以天青石材装饰温泉池,真是皇家气派。杨贵妃之姐虢国夫人华宅落成,赏赐给工匠,“以金盏瑟瑟三斗”。

丝绸之路上传入的西域珍宝,在宋元明清时期愈演愈烈。明朝皇室、达官贵族,都喜欢收藏珠宝、玉石。大贪官严嵩被抄家后,查出其家藏有“盘紫玉、墨玉、碧玉、黄玉、荒玉、花玉等,名番字玉板一片,千岩竞秀玉山一座,凡玳瑁、犀角、玛瑙、银宝石、琥珀、珊瑚、象牙、水晶玻璃、哥窑、柴窑、嘉峪石等物共二千余件。猫睛三十三颗,晕猫睛一颗,祖母绿二颗”。这些珠宝的来源比较复杂,但多数出自丝绸之路,是毋庸置疑的。

······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隋唐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等。著有《唐代藩镇研究》(第三版)《德国的汉学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等。

目录

  言 何问西东:丝绸之路与文明的交流互鉴1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1

二、物质基础与政治互信7

三、大航海:丝绸之路新走向12

四、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17

第一章  传说与真实——先秦时代中西关系的初曙1

一、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3

二、神秘的希伯波里安人7

三、赛里斯与秦尼国9

第二章  胡天汉月——秦汉中西关系的开辟15

一、张骞通西域17

二、甘英使大秦22

三、丝绸之路25

第三章  佛陀世界——魏晋南北朝中西关系的发展29

一、初入中土32

二、佛典的汉译35

三、法显西行38

四、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40

五、犍陀罗佛教艺术43

第四章  丝路花雨——隋唐中西文明的交汇47

一、中西之间的海陆路交通50

二、玄奘与义净——佛教文化继续东传54

三、边疆民族语言与中西文化交流57

四、唐代的长安与西域文明63

第五章  天方海舶——五代宋辽金中西文化的融通69

一、10 世纪至12世纪的西域地区政权与中外文化交流71

二、香瓷之路与南海贸易75

三、宋代来华的外国人79

四、四大发明的西传81

第六章  横跨欧亚——蒙古国元朝中西关系的拓展87

一、蒙古人的西征89

二、欧洲的反应及其与东方的关系92

三、西方旅行者眼中的中国95

四、元代与伊斯兰文化102

第七章  时代的变奏——明代中西文化关系的转折107

一、郑和下西洋109

二、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殖民势力的东来113

三、16 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知识115

四、利玛窦的传教事业122

五、徐光启与西方科技125

第八章  交光互影——清代的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29

一、明清之际的传教士131

二、西学东渐——西方文化的输入136

三、礼仪之争——中西文化的冲突141

四、17世纪、18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知识147

五、东学西渐——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151

第九章  明清中国人的欧洲观157

一、地理位置与民族区别159

二、风俗与物产163

三、火炮制造166

四、钟表机械171

第十章  巡礼与反思:欧洲的中国观177

一、早年的中国意象179

二、“他者”意象的演进188

三、全球化时代的新观察196

208

1 丝绸之路著名使者208

2 历代著名和亲公主209

3 中西交流中中国著名僧人211

4 郑和七次下西洋一览表213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