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丨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4/1/15 11:08:18  阅读:53 发布者:

摘要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文章从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融入时面临的阻碍,探索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实施手段,进而提出可行的路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都有其具体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不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不容忽视,同时,在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高校来说,如何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国家层面

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归属感。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包括对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认同。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是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铸就而成的伟大民族,在这个过程中,代代相传并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对学生了解这段艰苦奋斗的历程有所帮助,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其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都很有意义。在高校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向其灌输正确的价值导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中之重。

(二)高校层面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孕育并形成了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其内涵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着中国特有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与其相关的先进文化如红色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既是国家、社会必须考虑的内容,也是高校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的必由之路。

爱国主义精神中蕴含的历史色彩和民族特色,无不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内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抗战时期的苦难,自然无法深刻感知老一辈人经历过的艰苦岁月。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观看蕴含红色文化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的影像作品,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景点等方式,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系统而具体。

(三)学生层面

一方面,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大学生作为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有必要也有义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能促使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使学生将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意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更好地学习与奋斗。

另一方面,有利于凝聚学生的爱国共识。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可结合热点话题和实践活动强化教育成效,激发和强化学生自身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对于学生爱国主义共识的凝聚和全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阻碍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均需加强

首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有待更新。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融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对学生来说,课堂是获得知识的最主要场所,其从懵懂的孩童时期一直到大学,无不是在课堂上接受教育。同时,很多高校相继完善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这一点值得肯定。时代在发展,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有着新的内涵,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应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简单来说,就是理论教育内容要创新,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如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及时推陈出新,肯定会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融入和进一步发展。

其次,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加强。要想使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是要走出课堂,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去,但部分高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根本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另外,在一些具备开展实践教学条件的高校中,个别组织人员可能会在缺乏对相关景点、资源的了解且没有计划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很明显,这样会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无法对所参观景点的历史背景和动人故事有深入了解,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实践的价值,缺乏思想感悟,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过程缺乏创新

目前,大学生思维活跃,习惯了飞速变化的社会,也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然而,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更多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而且很多高校为了节约人力,采用大班的方式教学,这显然让学生难以接受。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深刻掌握教师传授的内容,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很少,更使得教学效果堪忧。如今,线上教育平台资源丰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精神,更能自由浏览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等优秀资源。对于存在教育方式缺乏创新问题的高校,应深入思考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和时代内涵,否则可能会导致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微。

(三)高校与区域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建不足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和高校的整体环境密不可分,高校作为一个庞大的教育主体,其营造的精神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甚至周边区域主流文化的建设,这也意味着学生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水平同样取决于高校整体的文化建设程度。然而,现阶段由于很多现实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的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工作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展,导致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高校的整体共建效果不理想,最终使得周边区域和高校本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都存在不足。目前高校和区域之间缺少环境营造和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二者的文化共建应该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忽视了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部分高校在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这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另外,一些高校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大多只是停留在宣传层面,没有对爱国主义精神展开深入剖析,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没有体现出高校自身的优势特点。不管怎么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有教学活动肯定是要以学生为主,照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接受能力,从细节入手,真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想要达成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师很关键。要多选用年轻、有活力的教师,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方式和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将侧重点放在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上,赋予爱国主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要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有热度的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课堂氛围变得有趣、活跃。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其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情,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在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梦就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最根本的体现。将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获得新发展。将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梦相结合,还可以创新教育方式,使爱国主义 精神的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前文已经提到,整体的氛围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和接受程度,所以想要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氛围的营造就尤为重要。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和传承氛围。一方面,可以通过遍布校园各处的宣传栏和电子广告牌投放红色教育片、革命先烈的名言警句,以此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红色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更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三)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作用

党团组织在高校中应该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其中,校党团组织相关领导更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组织协调好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落实好各项细节。比如每月可举行一次党团活动,结合相关主题开展,也可以去周围社区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可以与其他学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了解他们基层党组织的党团活动主题,走访参观,在此之后,探索、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团活动。在具体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督促其他学生深入学习。

(四)实现“两课教学”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两课教学”相结合的举措,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在创新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读物、在互联网上收集信息等方式拓宽视野,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要经常以班级或者专业为单位,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或红色文化学习基地去,让其近距离感受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切身体验,最终实现课堂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结语

高校应鼓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挖掘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流精神,使二者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育人优势。做好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工作,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传承和丰富其内涵的同时,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思想启迪作用。

【来源】《时代报告》2023/10 总第508

【作者单位】

聂百洲,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惠,南华大学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

车轩,南华大学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