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荐读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党员教育实践研究

2024/1/15 11:07:08  阅读:49 发布者:

摘要

通过借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三全育人”理念的成功运用,针对目前高校党员教育存在的党员教育实施主体有待扩大、党员教育内容质量有待提升、党员教育活动形式有待丰富、党员教育实际效果有待提高四个突出问题,以适当方式引进育人理念,提出推动全员育人与党员教育形成合力,做好全过程育人与党员教育有效衔接,实现全方位育人与党员教育有机联动三个对策,以解决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实践困境,切实推动高校党员教育,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指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高校党员教育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三全育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三全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运用,对于指导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将“三全育人”理念辩证地引入党员教育工作,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逐一细化,坚持系统观念,制定并实施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基本框架及研究和推进方案。

“三全育人”与高校党员教育结合的内在逻辑

(一)“三全育人”与党员教育的内涵交叉

首先,教育目标同向同行。“三全育人”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党员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党性,提高素质,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者都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教育内容交叉。“三全育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党员教育以党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加强党的宗旨教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注重知识技能教育。最后,教育实施主体互补。“三全育人”实施主体包含党员教育实施主体,党务工作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均承担教育的实施,并且党支部在组织育人的层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二)“三全育人”与党员教育的教育机理一致

 “三全育人”与党员教育均为教育实施过程,在此过程中均体现出“说服理论”——“谁说”“说什么”“怎样说”“对谁说”。“谁说”即传达者是谁,可信度高的且具有较强的可知觉的专家性和信赖性的传达者更加具有说服力。“说什么”即信息内容,分析听众特点,选择偏向理智或情感的说服内容,把内容与好心情或恐惧联系起来,做到形象化宣传。“怎么说”即沟通渠道,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个人沟通还是媒体宣传,这些都会影响到说服的效果。“对谁说”即受众,主要考虑受众的年龄和思维方式,年龄不同,对问题的处理态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结合实施主体的专业特长,选取适当的内容,依托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通过对各个部分进行最优组合,确定施教过程。

 (三)“三全育人”与党员教育的辩证关系

党员教育是内容,“三全育人”是形式,要把握党员教育管理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把握核心,丰富载体。党员教育是本质,“三全育人”是现象,要把握党员教育管理中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正本清源,把脉时代。党员教育关系到原因,“三全育人”关系到结果,要把握党员教育管理中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理清思路,追求效率。党员教育关系到主动性,“三全育人”关系到接受性,要把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动性与接受性的辩证关系,遵从教育的主体间性规律。“三全育人”为党员教育提供实践路径,党员教育管理为“三全育人”提供实践平台。

 现阶段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党员教育实施主体有待扩大

 部分高校的党员教育工作虽然已做到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但育人机制尚未健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对高校党员思想方向的引导和思想动态的把握不够,多主体合力教育仍面临多种挑战。同时,部分高校党员教育与社会的合作不够紧密,高校党员与社会组织的交流渠道不多,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并未充分发挥。高校党员教育应以培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目标,为社会组织输送优质人才,社会组织也应兼顾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高校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挥优秀专家学者、校友、企业家等先进典型人物的育人作用,坚定高校党员的理想信念,协助高校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二)党员教育内容质量有待提升

部分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学习文件、听报告、发言交流等活动大多照本宣科,教学内容陈旧,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没有结合国内外新形势、时代主题、社会焦点等前沿动态,对一些宏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政策方针了解不足,与高校党员教育的目标存在很大差异性。高校党员年龄不同、专业不同,但在目前的党员教育工作中,并未做到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对党员教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没有很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此外,部分高校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的复合式教学,不重视能力培养,对高校党员的特点包括专业特征及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深入了解,教学内容质量有待提升。

(三)党员教育活动形式有待丰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党员获取相关理论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更倾向于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来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倾向于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但在部分高校党员教育过程中,并未依据此做出更多的活动形式上的调整。在新时代,高校应提取传统党员教育教学方法的精华,与线下体验式教育相结合,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运用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党史、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建的实效性。目前,“微党课” 这种灵活的教育形式可以大大拉近高校党员与党课的距离,并且课程时长较短,碎片化的特征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党员工作和学习之间产生冲突,但该课程在高校党员教育中的普及运用情况并不好。

(四)党员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影响党员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党员教育的实践性不强,学习内容和实际工作没有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提升党员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素质。其次,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和监测不到位,没有选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和监测,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高校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再次,高校党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被动灌输党的理论知识不利于党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不高,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主动性不强。最后,对党员教育的长效性和系统性关注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党员教育体系和机制,没能实现党员教育的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对高校党员教育的管理和监督,不能保证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全育人”理念下提升高校党员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推动全员育人与党员教育形成合力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施行过程中,全员育人环节广泛的社会参与具有重要作用,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各级党团队伍、思政工作队伍、新闻宣传队伍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当中,从而构建起基于党建思想引导的育人环境。在推进全员育人和党员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发挥党员教育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党员能够参与到全员育人的过程中来,形成育人的合力。

首先,可以发挥高校各级组织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党的各级组织及少数党务工作者,更要带动如班级团委、宣传部门等组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党员教育工作中来。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端App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保证党员教育的出勤人数,尽可能让更多党员参与进来。此外,还可以发挥外部专家和人才的作用,建立一个真正了解高校党员的言行举止、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的育人队伍,让他们参与到党员教育工作中来,以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教育,强化其政治认同,为党员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二)做好全过程育人与党员教育有效衔接

为了保证全过程育人和党员教育的有效衔接, 各高校应该注重制定合理的育人计划和党员教育计划,让二者之间有效衔接。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各 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活动,促进党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引导高校党员实现对专业知识的亲身实践与深入体会,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组织生活及社会活动中制定更加完备的学习计划、职业规划,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满足自身成长需求。做好全过程育人与党员教育的有效衔接,能够增强高校党员的党性锻炼,提升高校党员的党性修养,有助于促进高校党员成长成才,促进高校党员全面发展,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实现全方位育人与党员教育有机联动

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形成和完善,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资源调配上把党的思想融入全方位育人,坚持环境育人,践行以人为本,从学生生活社区、教学区等多方面入手,同时做好因材施教,及时补足短板,做好全方位的育人工作,成功将党的思想方针融入党员生活。

针对生活社区,一是要注重将党员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相结合。文化艺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党员教育也应该和文化艺术教育相结合,在宣传党的精神和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高校党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文化艺术的体验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二是要注重将党员教育和体育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党员教育也应该和体育相结合。高校各基层党支部可以鼓励党员以学期为单位设置个性化的锻炼计划,既可以提高高校党员的身体素质,又能让高校党员通过体育活动感受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增强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为高校党员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教学区,一是要注重将党员教育和学术教育相结合。在学校中,学术教育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核心,党员教育应该和学术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党建相关的课题,发表与党建主题相关的论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加深对国家、社会、人民群众的认识。二是要注重将党员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实践教育是学生全方位成长的重要环节,党员教育也应该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鼓励高校党员采用走访调查等方式深入基层,发现并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让高校党员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增强实践能力,防止党员教育流于形式。

 结语

做好“三全育人”与高校党员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员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高校党员不断拓展自身边界,坚定自己的初心,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个高校应直面新挑战,结合实际情况,勇于创新教育路径,完善现有的高校党员育人机制。建立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长效机制,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时代报告》2023/10 总第508

【作者单位】

  彭 舟 张紫颐,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转自:“时代报告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