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香樟推文3069】经济学研究的演变:实证论文大流行

2024/1/15 10:19:30  阅读:47 发布者:

文献来源:Angrist, J., Azoulay, P., Ellison, G., Hill, R., & Lu, S. F. (2017). Economic research evolves: Fields and styl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5), 293-297.

原文链接: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er.p20171117

参考资料:

Angrist, J., Azoulay, P., Ellison, G., Hill, R., & Lu, S. F. (2020). Inside job or deep impact? Extramural cit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scholarship.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58(1), 3-52.

Ellison, G. (2002). The slowdown of the economics publishing proces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0(5), 947-993.

Hamermesh, D. S. (2013). Six decades of top economics publishing: Who and how?.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51(1), 162-172.

01

导读

经济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实证化(Hamermesh2013),本文深入研究了这一变化,揭示其主要体现在经济学领域内的研究风格变化上,并非跨领域的转变。基于机器学习模型,作者根据内容将经济学论文进行领域和风格分类(Angrist2017),研究出版风格的演变是否伴随着影响力的改变。

02

研究背景

本文使用Web of ScienceEconLit数据库中经济学期刊的相关数据,分析论文发表量和引用率。

2.1领域分类

领域分类基于JEL代码、标题和关键词、论文及其引用文献的领域等四个信息来源。参考Ellison2002)将JEL分类映射到17个领域的做法,作者手工将论文分配到相应领域,并将其作为训练数据来源。机器学习算法为每篇论文生成初始领域分类,聚类算法利用论文的初始分类及其所引用论文的初始分类,为每篇论文分配最终领域(详细说明可参考在线附录,https://www.aeaweb.org/content/file?id=4416)。

根据论文内容,作者将其聚类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组织,发展经济学和综合经济学等十个领域。其中,综合经济学是较小领域的综合,包括经济史、环境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法律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等。

2.2风格分类

本文根据论文内容将其划分为三种研究风格,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计量经济学风格。首先,计量经济学领域分类的论文被归类为计量经济学风格。然后,将使用数据估计经济上有意义参数的论文标记为实证研究。最后,将其余论文分类为理论研究。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风格分类,训练集包含5950篇手工分类的论文,但这一做法过度分类了顶级期刊。其中,训练集包括:

1Ellison2002)最初分类的文章,1971年至1998年前六本经济学期刊,共计1507篇论文;

2)来自AERJPEEconometrica的论文:

·AER1992年至2004年的436篇论文;

·Econometrica1998年至2013年的822篇论文;

·JPE1987年至2014年的933篇论文;

3)本文采用的列表期刊,从1980年至1989年发表的文章中随机选择的15篇论文,共计1080篇论文;

4) 从1990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13AER引用量排名前20的期刊中,每十年随机选择每个期刊的15篇论文;每十年随机选择其他期刊的5篇论文,总计1172篇文章。

2.3期刊权重

学者们更关注声望高、被广泛引用的综合期刊上的论文,为了表达期刊的层次结构,本文引入重要性权重,并使用符号

表示。

反映了期刊(本文的期刊列表)被六本顶级期刊加权组合引用的情况。首先,将Google PageRank算法应用于矩阵(详见在线附录https://www.aeaweb.org/content/file?id=4416),该矩阵计算了六本期刊内的引用比例

。然后,计算引用比例的加权平均,即

。最后,五年移动平均值为

本文对风格r的引用进行了重要性加权度量,即

,其中

是期刊j在年份t的引用中属于风格r的论文所占的比例。领域f中论文的加权度量表示为

,其中

是期刊j中属于领域f的论文所占的比例。

1 前六本顶级期刊重要性权重

1为前六名期刊的综合权重(

)的平滑时间序列。Econometrica期刊重要性权重从与AER大致持平的水平上不断升高,并于约1992年开始逐渐减小。AERQJE1990年开始变得更为重要。

03

经济学研究的演变

1 领域和风格的分类

1描述性统计表明,领域与风格存在相互作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论文主要(不完全)被分类为理论研究,而劳动、发展和公共财政等应用微观领域的论文主要是实证性的。

2 按领域分类的发表份额

2展示了经济学期刊按领域发表的演变,微观经济学领域强劲增长,已成为最大领域。微观经济学发表份额的增加既反映了理论研究的增多,也反映了这些期刊的篇幅不断增加。相比之下,劳动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的发表份额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都有所下降。

3 按领域加权的发表份额

哪些领域的期刊更有影响力呢?图3绘制了按权重计算的领域份额。微观经济学一直占据最大份额,宏观经济学也保持着较高份额。不同于图2,按重要性加权的统计数据显示综合经济学增长较大。

4 按领域加权的实证比例

4证实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化转变是领域内的现象,该图绘制了每个领域被分类为实证研究的加权比例。在八十年代初期,只有发展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是按权重计算大部分为实证研究的领域。实证论文的加权份额在所有领域中都有所增长,在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已超过90%。国际经济学和公共财政现在也以实证研究为主。大多数领域中,这些趋势既反映了实证论文数量的增加,也表明实证论文发表在了更好的期刊上。

5 按风格分类的论文

总体实证份额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领域内而不是跨领域的转变,图5绘制了未加权的风格比例。1980年到1995年经济学论文中实证比例保持在50%左右,此后增加至略高于60%。考虑到计量经济学风格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这一增长来源于理论研究减少的部分。

6 按风格加权的论文

6按风格加权的论文变化趋势表明实证研究显著增长。1980年代中期,加权实证比例约为1/3,自1985年以来稳步增长,现已超过55%

7 按风格加权的引文数

对实证论文引用比例的转变甚至比论文本身还要明显。图7展示了1990年至2015年引用的论文风格的加权分布,1990年实证研究在加权引用中占比不到30%,而如今几乎达到了50%。对实证论文引用增加反映了被引用的论文中实证性论文的增多,还反映了实证论文进入了更好、更常被引用的期刊。

04

总结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将经济学论文分类为不同的领域和风格,作者分析了研究产出和引用论文类型的重大变化。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化转变是领域内的现象,而非跨领域变化的结果。实证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出现在更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对实证论文的引用增长甚至超过了实证论文产出本身。

推文作者:吕志冲,西南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金融预测与文本分析,欢迎学术交流。推文内容若存在错误与疏漏,欢迎邮箱批评指正!

个人邮箱:zhichonglyu@ieee.org

 Abstract

We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s research using a machine-learning-based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ations into fields and styles. The changing field distribution of publications would not seem to favor empirical papers. But economics' empirical shift is a within-field phenomenon; even fields that traditionally emphasize theory have gotten more empirical. Empirical work has also come to be more cited than theoretical work. The citation shift is sharpened when citations are weighted by journal importance. Regression analyses of citations per paper show empirical publications reaching citation parity with theoretical publications around 2000. Within fields and journals, however, empirical work is now cited more.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的观点。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