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世纪文化哲学的典型范式及演进趋向

2024/1/3 9:17:47  阅读:37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P39P40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摘自《求是学刊》20232期,邵贤曼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界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学者们就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西方文化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我们也应看到,近年来国内文化哲学研究在不断走向深化、走入“深水区”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深层的理论困境与发展瓶颈。这种深层困境集中体现在对文化哲学基础问题,尤其对文化内涵等核心问题的理解存在较大弥散性、争议性,进而影响了地基的夯实与在此基础上体系的建构。只有通过对文化哲学元问题的探讨,通过对文化内涵等问题的厘清及前提性批判,才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哲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化。

文化哲学理论的功能论范式

20世纪初以来,以马林诺夫斯基、西美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分别从文化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领域,就文化起源、文化变迁、文化差异、文化规律、文化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上,这些学者大多倾向于从功能论范式理解文化,强调文化具有功能性、工具性、效能性等属性。正是文化所特有的这些属性,才使人从自然序列中挣脱出来。

马林诺夫斯基更多是从自由角度切入对文化的理解,强调文化所具有的功能性特征,强调自由与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马林诺夫斯基强调文化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且赋予人类掌握自身命运的自由。

与马林诺夫斯基的社会人类学立场不同,西美尔更多地立足于文化社会学角度强调文化所具有的功能性价值,指出文化是人的自我完善,是对人的灵魂的改造。在西美尔看来,文化是生活的精神化形式,是内在与外在精神劳动的总和。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人“灵魂的改造”,尽管这种改造是缓慢的、间接的,经由物种的智力成就其历史的产物,主体的精神通过这条路使自身进入一种更高级更进步的状态。如果说文化的特点在于对灵魂的改造,那么文化的目标则在于追求人的自我完善。作为追求自我完善的文化,其理想本质在于将科学的、美学的、伦理的、宗教的、艺术的固有价值有机融合。

文化哲学理论的实践论范式

马克思所建构的新唯物史观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将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与全部哲学的基础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关系。这一唯物史观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本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种基于实践的唯物史观,侧重从实践范式阐释文化,强调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进而又反作用于实践。

当代俄罗斯学者卡冈、弗罗洛夫等在对文化的理解上,强调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是人活动成果的总和,具有社会性、属人性、物质性、调试性等特征。文化是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的尺度,是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人的发展的表征。文化与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一种能动的互动机制,“人掌握早先被创造的文化,把它从对象化形式中还原出来,作为自己活动的前提,进而创造文化,创造新东西,把自己的知识和价值,技巧和能力,自己的人的类本质对象化”。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不断的演进中塑造了人自身。文化构成了人在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机制与工具,文化既具有技术功能,也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发挥着调试功能。

当代俄罗斯学者梅茹耶夫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同样强调文化是非自然现象,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在历史和社会中存在的方式。作为一种非自然现象的文化并非主观的臆造,而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实践之外无文化。

文化哲学理论的价值论范式

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为代表的学者,侧重从价值学范式阐释文化,强调文化内涵的价值论面孔。

在文德尔班看来,世界可分为作为经验与表象意义上的事实世界与作为主观意志意义上的价值世界,前者寻求的是自然知识,后者寻求的是人生价值。价值世界虽具有个体性、主观性等特征,但并非意味着价值世界仅提供相对真理,价值世界内含共同认可与遵守的“普遍价值”。基于其当代处境,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科学才能继续存在。由传统哲学走向的这种新哲学形态,所关注的中心对象应是“文化价值的普遍有效性”,强调“人性之屹立于崇高而广阔的理性世界中不在于合乎心理规律的形式的必然性,而在于从历史的生活共同体到意识形态所显露出来的有价值的内容”。

作为文德尔班的学生,李凯尔特更是把对价值的强调作为一种自觉,指出没有价值便没有任何文化科学,关于价值我们不能说它是否存在,而只能说它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的。价值虽然不是物理甚至心理意义上的现实,却是真切地与现实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一方面体现在价值附着于对象之上,并使对象产生“价值”;另一方面在于价值与主体的活动相关联,使之作为主体活动的评价尺度。

文化哲学理论的生存论范式

20世纪初以来,基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深层危机,特别是经历两次灾难性的世界大战后,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个性的毁灭、自由的丧失、意义的荒诞、价值的虚无。正是基于此,众多思想家从生存论视域探讨人,揭示人存在的独特性、人的意义与价值。而这其中也包括从生存论范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索,强调文化与人、与人的生存间的密切关联。

德国著名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强调从生存论、哲学人类学角度理解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兰德曼看来,人与动物相比并无任何先天优势。动物是定型化的,通过自然所赋予的本能去生存,而人则是未定型化的。但正是由于人的未定型化,人才通过文化等形式完成自我塑造,进而超越原初的生物限度。人不具有生物本能意义上的优势,只能通过发挥自身的潜能,通过创造性活动走向自我完善。人之所以能存在下来源于文化,文化构成了人的自然或者说生物本能属性之外的“第二天性”“第二自然”。

英国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雷蒙·威廉斯,同样强调从生存论范式理解文化的重要性。在对文化内涵的研究中,威廉斯指出文化最为根本、普遍的含义,是作为一种既定人群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表示一种完全的生活方式——这是普通含义……无论是在一个社会里,还是在一个人的思想中,文化都是平常的”。文化与人周遭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化的观念是针对我们共同生活状况所发生的普遍和重大变化所做出的一种普遍反应”。

文化哲学理论的历史学范式

20世纪以来,以斯宾格勒、菲利普·巴格比等为代表的学者,从历史学或历史哲学角度出发,在揭示历史内涵与意义的同时,尤为深入地探讨了历史学视域下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在历史中的作用,开启了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学范式。

斯宾格勒将全部历史划分为八大主要文明形态,认为文化与历史是相通的,文化以特有的形式充斥于全部历史空间,文化诞生之前无历史。真正的历史并非对僵死的事件的再现,而是另一种活生生的现实。同样,作为“活生生的有机体”的文化是价值,是历史有机体的内在统一的反映。文化“诞生于大地母亲的有机体”,是“生命之伟大象征的总和”,是历史有机体生命中的特殊阶段,可以将这一阶段称为文化的繁荣、生长、发展、成熟,“文化是所有向往生命、全力实现自己、表现自己各个地区层面的同义语。欣欣向荣、不断发展、充满力量和精力旺盛的有机体就是文化”。

美国学者菲利普·巴格比等,也重视从历史学角度理解文化及其哲学范式。菲利普·巴格比认为文化是“除了在来源上明显地属于遗传的,某一社会内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成员行为中的规则”具有真实存在性、重复性等特征,并反复出现在历史的继承与重塑中。

我们对上述文化内涵的分析,并非一种简单的罗列,而是力图呈现出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文化内涵的多维理解,指出关注文化内涵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进而透视文化的本质结构,揭示和呈现文化哲学理论的不同范式。可以说,作为一种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的文化,体现了人的现实性与神圣性、继承性与超越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历史性与价值性、个体性与群体性、内在性维度与外在性维度等的统一。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