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审视

2024/1/3 8:43:29  阅读:37 发布者:

作者:罗亮   李泓桥   史家宁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学术民工”还是“知识精英”: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多维审视》,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237期,王宁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P145P146

高校青年教师在其研究领域学习深耕十余年,拥有丰厚的知识沉淀和经验积累。社会大众对于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期待也较高,在考核严苛、竞争加剧、任务增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青年教师在劳动过程中接收的负向反馈不断累积,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累加,消极的劳动体验不断加深。部分青年教师甚至自我调侃为“学术民工”,认为自己从事简单重复、机械呆板的学术劳动,缺乏探索知识前沿的希冀和行动。“知识精英”与“学术民工”在内涵与表征上具有明显张力。本文基于劳动过程的理论视角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劳动心态、劳动样态、劳动关系、劳动生态等进行多维分析和审视,厘清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中的困境,把握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主体进取,描绘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图景。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20227月至12月期间,研究者抽取40位青年教师(35岁及以下),综合运用面对面、电话、视频等形式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一手素材作为研究资料。

“学术民工”: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困境呈现

心态异化:急于“挣项目、拿课题、出成果”。青年教师承担着知识传授、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价值引领等重要职责,应然状态下理应把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作为“第一要务”。然而,近年来科研项目、论文成果等指标逐渐成为衡量青年教师个人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构成,是青年教师获取职业晋升机会和优质发展资源的先要条件。因此,作为高校新人的青年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科研导向的考核制度,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劳动压力源由教学向科研偏移。部分青年教师为了完成考核目标,甚至将论文灌水、拆分、多次投稿,片面注重论文数量、忽视科研成果的质量,呈现急功近利的劳动心态。部分青年教师难以在激烈的科研竞争中胜出,创造性劳动的积极反馈(如论文发表、课题立项等)相对不足,自身对教学和科研的平衡力较弱,精神压力持续增大,功利化、成果化的劳动导向日益增强,陷入急于“挣项目、拿课题、出成果”的心理困境。

样态窄化:公益服务劳动、体力劳动缺失。劳动赋予人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富足,促进人的发展和解放,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性活动。受高校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更愿意选择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创造性生产劳动和服务性教育劳动,相对缺乏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公益性服务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青年教师在劳动形式和类型方面的缺失,致使其劳动体验的来源单一化,对于劳动的理解存在局限,难以形塑全面的劳动幸福观。

群体隔膜:专业教师与行政、学生群体交往隔阂。从人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出发,由于角色分工、利益诉求、资源配给等方面的差异,高校中的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群体已然构成了自属的非正式组织。在高校正式组织的框架内,上述不同群体沟通渠道有限、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阻滞了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交往互动,对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劳动产生消极影响。

生态动荡:聘用、考核、保障的不确定性。随着高校间科研竞争的加剧和市场中高校教职供需矛盾的加深,青年教师完全融入高校职业发展生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核和检验,入职阶段的聘用环节,入职之后的考核以及日常权益保障都呈现不确定性,让其深感处于“生态动荡”之中。

“知识精英”:高校青年教师劳动过程的主体进取

多维审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劳动过程,可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困境挑战,但其劳动主体性从未丧失。高校青年教师在稳定、幸福的职业目标牵引下,掌握劳动时间、空间调配的相对自由,主动整合自身劳动发展资源,践行知识报国的情怀担当,映射出“知识精英”的主体进取。

1. 目标牵引:高价值职业的幸福预期

尽管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于高校教师职业存有抱怨,但大部分受访青年教师依旧认为这份职业为高价值职业,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等创造性劳动,受文化传统和社会分工的双重影响,在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认定这份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门槛:博士学位、科研成果、留学经历等限制性条件筛选了竞争人群,构筑起职业“护城河”。因此,青年教师群体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涌入高校,成为严苛考核下的“青椒”。青年教师作为突出重围的“知识精英”,对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潜力大多持有积极态度,兼具高价值创造性劳动和稳定幸福预期两大特征的高校教职,也逐渐成为他们的主流职业选择。此外,本次调研发现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反映尽管发展晋升的政策波动较大,但其考核目标也相对明确、稳定。个人的学术创新能力与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公开透明的竞争机制构筑起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使得职业目标的可预见性和可达成度大幅提升。

2. 自由调配:时间空间的灵活拓展

“劳动幸福的本质属性是不受资本或其他任何因素的‘限制’的劳动自由”。在高校的劳动环境中,劳动时间与劳动空间的灵活性和延展性成为青年教师在高强度学术劳动中保持个体平衡的积极因素。高校仅以最终的绩效考核为锚点,充分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特征,对于青年教师劳动时间和空间的选择不予干涉。这为青年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专注创造性劳动提供了隐性支持和保障。一方面,劳动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调配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拓展实现青年教师“人力资本”更好转化。

3. 主动整合:多元角色的资源赋能

高校青年教师在高校场域和学术界中扮演着多元的社会角色,不同角色所匹配的社会属性和行为范式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赋予青年教师多样化的成长资源。在平台、职能等外部因素与能力、性格等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青年教师在不同场域的角色演绎富于变化,但总体保持着“拓展—整合—赋能”的发展趋势,主动将多元角色与个人发展相链接,优化自身的资源供给。

一方面,从高校内部而言,学校不仅要求青年教师承担学术科研、教育教学工作,还要求其承担班主任、辅导员、行政管理工作。部分高校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指导学生学术科技类竞赛获奖等纳入荣誉评选和成果认定范畴,拓展了青年教师晋升发展的渠道。此外,青年教师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行政辅助工作,扮演“隐性”行政工作者的角色,为其迅速融入组织、构建人际网络、获取发展资源等提供了便捷通道,对高校调整动向的感知也更为敏锐。

另一方面,以学术科研为志趣的学术组织为青年教师积累学术资本开辟了新的平台。部分青年教师与求学期间的“师门”仍存续较强的非正式组织关系:青年教师与导师、同门在信息交流、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开展合作,搭建起学术成长共同体的新平台,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同时,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和论坛沙龙,参加多元学术组织,在更为广泛的社会面开拓资源输送和转化的新渠道。

4.社会参与:“知识报国”的情怀担当

追求理想是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从“社会”和“个体”两个维度去认识“理想”,则相应地表现为“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两种形式。高校青年教师因其高素质、专业化,传承知识分子的情怀担当,“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深度交织融合,凝练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理性认知,直接表现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理想信念和社会结构的共同影响下,青年教师社会参与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报国”情怀担当通过实践转化为“知识精英”的价值实现,从精神层面再次反哺认同自身的“精英”角色。一方面,部分青年教师凭借学术创新优势,在社会中扮演着知识创造者的角色。另一方面,部分青年教师依托高校平台和个人能力,不断扩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参与,扮演着资政型学者的角色。

事实上,高校青年教师在从事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本就需要辩证把握“学术民工”与“知识精英”的张力特征。青年教师必然经历“学术民工”的磨砺淬炼,更应坚守“知识精英”的积极进取,才能不断彰显新时代新征程的劳动群体的主体性。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