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P29—P30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3期,王志强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既要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所具有的思想性,也要考证支撑该思想的史料真实性,两者是并行不悖的。文本文献学范式与考据学范式都涉及考据,但这两种研究范式对考据内容的关注视角具有差别,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研究内容的思想性,而考据学范式重视研究内容的真实性。需要说明的是,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的思想性与考据学注重的真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本文献学范式中包含追求真实性的内涵,而考据学范式中包含追求思想性的内涵,但是两种研究范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
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探究“脉络中的思想”
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动哲学革命以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文本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而这些成果反过来又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供了文献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文本文献解读都暗含解读者的前理解,因为“解释从来就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据此判断,过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文献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地都带有研究者的思想印迹。与这一认知逻辑相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文献研究者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利用最新出现的文本文献资料,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考证前人研究成果,以竭力实现当下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视域融合,从而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究竟是什么。
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文本文献的思想发展路向是指,文本文献学范式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的思想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任何一种具体的思想都是前后联系、不断走向成熟的。因此,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考证经典作家思想变化发展的背景条件、主客观原因等,就是要澄明经典作家的真实的思想发展历程。马克思本人对唯物史观的阐述,经历了一般规律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西欧逻辑和唯物史观东方逻辑三个出场阶段,这表明其不是一经生成就永恒不变的。不同时期的马克思思想存在变化,可能是观点上的变化,也可能是表述上的变化,还可能是问题域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马克思多年不断诚实研究的结果。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考证经典作家思想变化发展的脉络。
2
考据学范式注重考证“细节中的真实”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以来,经过世界范围内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的阐释和传播,其文本文献资料的海量存在已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文献研究已经过多、过时,恰恰相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依然离不开“我注六经”的研究精神。考据学范式就是基于这一考量,要求研究者像神探探案一样,通过研读文本文献资料中的大量细节,辨析细节展现的真实性,以求在蛛丝马迹中寻得真相,进而客观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微妙变化。
考据学范式注重细致入微地客观呈现文本文献资料。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尝试用考据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加注重找寻和考证客观存在的史料细节,以回应彼研究中的时代问题。众所周知,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十分重要,因此对文本文献的解读不能忽视政治意识形态的考量。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考量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能遮蔽历史逻辑,尊重彼时代的时代问题和研究水平。比如,关于《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处翻译,究竟是“废除私有财产”还是“废除私有制”,为了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学者们不仅要考证原文和各个翻译版本的不同表述,还要考证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在其他文本文献中对此问题的表述。总之,考据学范式就是要注重从翔实的史料中考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细节,以期客观呈现出经典作家的思想。
3
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用论据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形成脉络
由于前人的研究,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的脉络已经比较清晰,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如大量马克思的文本文献是未完成的文本,而且很多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才整理出来的,那么,编辑的编排是否符合马克思原初的构想,这些文本与其思想和生活之间究竟有何联系等,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正是基于此,在文本文献资料中考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思想发展史,就成为文本文献学范式的问题意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晚年为何不继续出版《资本论》,反而转向人类学研究或者说东方社会研究,这是一个需要考证的转型之谜,而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用论据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发展的关键问题,也试图破解这个谜语。马克思1880年2月给丹尼尔逊的信表明,他要还“一堆糟糕的阅读欠债”,这里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他想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回答查苏利奇之问。马塞罗·穆斯托认为,马克思是在研究《资本论》的同时展开了人类学问题研究,这是要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提供更坚实的历史基础”。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出场史理解,也可认为马克思思想让唯物史观在原始社会得到验证,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这些论证为解答马克思晚年研究转向之谜提供了视角。
4
考据学范式注重用论据考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形成细节
为了考证论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真实客观性,与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考证关键性环节和关键性问题相区别,考据学范式注重考证论点产生的多种细节性论据的合理性。也就是说,考据学范式试图如蜘蛛织网一样,通过一条一条的论据丝线来织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之网。考据学范式要求把大量的精力投入细微之处的考证,其问题意识正在于此。
考据学范式要求用论据考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发展的细节详情,根本目的还在于学者们试图通过对细节详情深入的考证使读者更加走近马克思。例如,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一直想出版却未能在生前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原始思想,学者们在研究其“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情况”上下足功夫。为了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史,学者们编撰了8集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其中,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纪录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再现了中国人翻译《资本论》的过程,讲述了从陈启修、潘冬舟、侯外庐、王恩华、吴半农到千家驹、郭大力、王亚南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翻译,以及2003年中央编译局最新译本出版的关键细节与过程。
虽然在还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本真和弥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年与当下的历史间距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形成的文本文献学范式和考据学范式的方法论逻辑既有联系也存在差别,但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从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的思想性与考据学范式注重的真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理解,文本文献学范式中包含追求真实性的内涵,而考据学范式中包含追求思想性的内涵,但两种研究范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本文献学范式侧重探究“脉络中的思想”,考据学范式侧重考证“细节中的真实”。就研究问题本身的特点视角理解,文本文献学范式注重从对象宏观性的视域考证文本文献中相关资料的理论可靠性,而考据学范式注重从对象微观性的视域考证个案及其延伸性内容的准确性。就考据成果的真实性特点视角理解,无论是文本文献学范式还是考据学范式,都要保证考据成果的真实性,证伪与证实的思维方法也正是源于这种保证,文本文献学范式更为侧重在“证伪中辨真”,而考据学范式则更为侧重在“证实中辨真”。因此,相较而言,文本文献学范式是一种更注重考据内容的思想性、宏观性和证伪性等的研究范式,考据学范式则是一种更注重考据内容的真实性、微观性和证实性等的研究范式。在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发展中,既需要考据学范式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理论资源性根据,也需要文本文献学范式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思想资源性根据,两种研究范式都有不可代替的方法论作用。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