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考生给小编留言咨询相关复试事宜,但是从大家的留言来看,大家准备复试的时候,很容易走“弯路”,尤其是很多考生都在咨询小编如何查看导师的论文?
有没有必要去查看导师的论文?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分析有没有必要去查看导师的论文,给大家一些相关建议。
看导师论文有用吗?
这个可能是最近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之一。
站在个人角度上,小编认为是没有用的;为什么说它没有用呢?因为这个招数,十年前都开始用了。
假如你是一位导师,连续10年,每年到复试期间,都会有一些一志愿或者调剂考生给你发邮件,告诉你,因为看了你的论文,特别仰慕你,因此想拜入你的门下,你信吗???
其实答案一目了然,不过小编还是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论文等级分类
论文一般按照等级,以工科为例(因为不同专业,期刊的类别不一样,主要目的是举例说明),大概可以简单划分:
最次:普通期刊(没有任何水准,给钱就可以,花钱可以买到,市场价格500-2000元);
较次:中文核心(很多学校的硕士毕业要求,比较容易发表);
较好:EI(一般发篇EI,国奖就能到手);
顶级:SCI(工科专业很难发,医学、材料、化学、生物等专业较容易发表)。
论文不能随便写
你给导师发邮件的时候,你可能会这么写“看了您在某某期刊发表的《XX》论文,特别佩服您,因此,很想跟着您继续学习”,这么来写合适吗?
第一,甄别论文水平
在读研期间,有些同学认识到的一些“大佬”明确给他们课题组的老师、学生声明:任何人发表论文,想挂我名字,都必须经过我本人同意。为什么挂他名字还要他本人要同意?因为某些学生发表很水的论文,对这位大佬来说,把自己名字挂上去很丢人。
因此,有一些很普通的期刊文章,很可能是这位教授在早些年的一些“凑工作量”的论文,或者是自己学生代写的很水的论文,等他功成名就之时,这些文章已经成为了他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你又何必旧事重提?
所以,你想写论文,记住一点,很水的论文,莫要提。
第二,论文不是说看懂就能看懂的
在读研期间,假如你的主研究方向是“岩石力学”,你研究生室友主做“损伤力学”,毕业的时候,都相互看了一下对方的硕士论文,结论都是看不懂。
有不少同学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待了两三年,在研三的时候,才能勉强看懂一些水准比较高的“EI、SCI”等文章,而且还是勉强看懂;但是涉及到一些理论公式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看不懂,不清楚这些公式是从哪里来的。而你之前从未接触过科研,上来就说看懂了,是不是有点太假了?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适合这么写,那就是出身比较好的本科生,学校给提供很好的科研平台,很早就进入了实验室,自己本科期间发表了相关论文,就可以这么来写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论文是需要跟着项目走的,没有从事过相关科研项目,就能看懂相关方面的论文,一般是不太现实的。
写论文建议
如果你非想写看过论文,以彰显自己对这位导师的崇拜之情,你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
第一,我在撒谎,导师可能也知道我在撒谎。
第二,写近期论文,越近越好,近期的论文是该导师的近期成果,也就是他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很久之前的文章(三年前),不要写了,他很有可能不从事这方面研究了。
例如,你搜索到的论文是该导师五六年前发表的,你说看了您在XX期刊发表的《XX》论文,很是仰慕,因此,想跟着您继续学习,从事这方面相关研究;结果,该导师已经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他告诉你:抱歉,目前已经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请联系其他老师。
你怎么办?这不就是典型的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又跳进去了嘛!
第三,年轻导师可能受用,老教授们就算了,在《狼来了》的故事当中,大人们被骗了2次就不相信小孩的话了。
不写论文,那我怎么和导师联系?
写项目!
去查看他现在正在主持的在研项目,这个项目就是他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你可以写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
你可以这么来写“我在贵校学校网站上查到您正在主持研究《XX》项目,我对您的项目和主要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也看了您在此研究领域发表的相关论文,例如XXXXXX,因此,想跟着您在未来三年,从事XX方面的研究。”
此外,复试阶段,对各导师的了解,其实最好可以联系到该学院的学生,询问一些他们的相关建议,例如,某老师从事哪些相关研究,对学生如何、品性如何,等等。
版权申明:
1、文源:内容参考来源:小专考研,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转自:“读研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