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构建多维立体课评机制
深化教育改革》。
中国传媒大学于2023年9月启动了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开展、全方位考核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影响深远。该校改革的核心举措有哪些,又是如何在全校范围内有序推进的呢?对于评价结果,中传将会如何加以应用?针对上述问题,该校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处长张涛与我们进行了深度分享。
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
2020年,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正式发布,该文件提到,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在其指导下,各高校也开启了新一轮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
“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落实落地,法治和内控体系逐步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是中国传媒大学提出的“十四五”主要目标之一。2023年,为进一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该校启动了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开展、全方位考核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影响深远。从7月该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国传媒大学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方案》,到9月正式启动,现在,该项工作已开展有3个月之久。近期,麦可思研究(下文简称“麦”)特邀中国传媒大学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处长张涛,就该校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工作进行了深入分享。
多维立体课程评价机制正形成
麦:学校于今年启动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张涛:我校今年开展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主要是尝试破解既往的体系不完备、模式显单一、结果存争议、组织较滞后等痛点问题。我们以协调教与学关系为核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推出了四项重点举措:
第一,围绕教学梳理设计指标。我们围绕课程教学,按照知识内容(教学内容)、组织规范(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教学效果)三个维度重新梳理设计课程评价指标,以破解评价体系不完备的问题。知识内容是对课程在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教材及案例内容的选择、总体培养成效、课程思政等课程内容层面的总体评价。组织规范,是对课程在教学保障、教学准备(材料、备课、课件)、流程设计(板书、互动、作业、考试)、教学态度、教学技巧,以及纪律遵守(秩序、考勤)等课程组织实施方面的总体评价。教学效果,是学生从主观感受出发,对课程所传授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工作量、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收获、对课程的推荐度等学习效果方面的主观评价。
第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我们调动了多方积极性,将学生、学院、教师、校级督导以及同行均纳入了课程评价主体,形成了多主体评价机制,以破解主体单一的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受众,对课程教学质量有最直观的感受。学生参评既是坚持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使得课程评价回归到帮助授课教师发现、关注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的初心。学院是课程的开设方、管理方,是课程建设的责任方。作为评价主体,有利于充分强化其责任意识,以评促建。同时通过评价,倒逼学院加强课程规划设计、流程监督和质量管理。教师是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者,对课程教学中的学风学纪有直观感受,同时结课后的复盘反思对其课程的综合评价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依托学校开展的常规督导及各类专项督导工作,以校内第三方视角评价课程质量。由上级部门、学校、院系、教研室等层面组织或自发开展的各类同行评价,也是学院、校级督导和授课教师课程评价的重要参考。
第三,重构各类评价要素关系。根据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特点,重新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每类主体通过最恰当的评价方式,针对最有发言权的评价内容进行评价,进而提升每类评价结论的权威性和准确性,以解决评价科学性的问题。
第四,兼顾过程与结果性评价。新课程质量评价体系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以破解组织方式滞后性的问题。过程性评价随堂面向学生开展,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在完成综合评价的同时,及时调研学习情况和课堂信息,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切实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性评价兼具反馈预警的作用,通过关键词统计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给教师、学院和学校。结果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三周开展。
通过上述举措,我们构建了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开展、全方位考核的多维立体课程评价机制。我们希望通过课程评价工作的开展,为学校、学院优化课程规划、提高课程质量提供支撑,引导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以提升教学质量。
借信息化技术之力,补上过程性评价一环
麦:您如何看待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关系?在本次改革中,学校是如何加强和完善过程性评价的?
张涛: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都是针对课堂开展的评价模式。结果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学年、学段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效果所进行的评价,都是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以效果为导向,注重增量、注重结果。过程性评价则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收获和体验,即时、即地性较强。
其中,结果性评价行政成本较低,但是完全依赖每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也存在渠道单一、滞后性较强、容易异化为对教师个人的印象评价的弊端。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并作出相应调整,但相对来讲行政成本比较高,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和智慧校园建设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这次我们推进改革的一个前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互为补充,可以共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在本次改革中,我们首先明确了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以及其与结果性评价之间的结构性关系,设计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哪些指标内容应该在过程性评价中由学生完成,哪些应该由任课教师完成,哪些应该由学院以及督导专家完成。
其次,我们确定了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服务教师、服务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聚焦这个目标,我们设置了开展过程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总体评价、收获度、难易度、投入度、预期匹配度,以及主观评价等几个评价维度。
另外,我们学习了商业App中关于评价反馈的模式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我们设计了希望学生能在10秒钟之内进入评价页面,30秒钟之内完成简单评价的内部标准,并且与开发评价系统的第三方公司深度交流合作以实现相关功能,我们希望使学生能够愿意且充分使用这个渠道来反馈信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评价积极,教师也可以及时接到反馈。下一步,我们还希望通过关键词统计将预警信息实时推送给教师、学院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完善系统功能,改善用户体验,以方便广大师生使用。
麦:上面您提到学生反馈积极,教师也可以及时收到反馈。贵校是如何发动师生积极参与该项工作的?
张涛:师生是否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参与,取决于整体机制的设置、具体操作设计的人性化程度,以及行政工作推进的有效性。改革在这学期开始落地,我们在机制上做了一定的考虑,确保与原有机制的有效衔接。同时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的层面上还在努力的过程之中,期待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教师参与方面,评教结论事关教师切身利益,这是教师支持评价改革的基本动力。由此而带来的工作量的增加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在宣传中注重引导教师将过程性评价结果运用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设计、调整工作中去,同时强调了主观评价功能可以实现师生实时交流的功能,在客观上可以成为避免一些教学事故发生的“缓冲地带”。这对任课教师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
在学生参评方面,我们比较注重强调功能实现的便利性。过程性评价功能整合在中传的App之中,可以确保想评即评,并能够迅速完成。同时,我们对每门课设置了最低参评数量,要求每个学生对每门课至少参加2次过程评价,通过中传App的通知功能推送到学生的手机端,起到了一定的提示功能,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评率。另外,我们突出强调了评价的匿名性和隐私保护,确保学生可以自由表达,防止其因压力而不愿意评价。
让课程评价结果应用落到实处
麦:学校会如何使用这些学生反馈?
张涛:我们对学生参评的范围和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目前来看,知道这个系统的学生都反响不错。从系统运行初期开始,每天都有100多学生参与评价,这个规模会随着我们的宣传工作的推进而逐渐提高。
评价结束,我们会结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和期末的结果性评价,得出该门课程的最终评价结论。课程评价结论最终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分5类10档呈现。
课程评价结论,学校层面会将其作为各类教育质量评价、专业评价、学科评价、教师画像、职称评定、各类优秀课程选拔、教学督导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学院层面可将其作为加强课程建设、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绩效考核等工作的依据;教师层面可将其作为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参考。对于部分学院和课程,比如海南学院和通识课程,我们将采取机制性地提升参评比例的措施,并尝试将其与任课教师的绩效直接挂钩。
如上面所述,该门课的最终成绩,学生有70%的决定权,学院和学校占30%的权重。评价结果会影响教师的晋升、绩效和培训机会等。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例如,成绩处于C类的课程,除了在各类优秀课程选拔和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将其成绩作为负面因素加以考虑之外,学校层面还会将该课程纳入下学期的重点督导范畴,由督导专家加以帮扶。如果课程质量的确很低、学生反响很差或者帮扶效果有限,学校会下达督导决定,责令学院停止开设此门课程。这些举措的目标是改进课程和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另外,我们还设置了N/A档,以应对出现各类特殊情况导致的评价异常问题。该类型由教师在自评中提出,通过学院审批、学校核准并公示后,此类课程可不纳入成绩体系和教学质量统计。研究生层面10人以下小课也只做评价统计,暂不纳入结论体系。
转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