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大学者贺桂梅新著,一本让你理解21世纪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走向的书

2023/12/28 9:35:46  阅读:40 发布者:

如何“叙述”21世纪的中国?

重述中国

书名:重述中国: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

书号:ISBN 978-7-301-34231-2

作者:贺桂梅

定价:118.00

出版日期:2023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如何“叙述”中国成为关键议题。本书阐释和分析21世纪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文化,探讨对象包括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等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写法兼有思想文化评论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文明”为基本分析框架,对20-21世纪之交以来20余年间正在发生和进行中的思想文化实践进行观察,同时融入作者的评价和判断,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展开探讨,借此召唤认识和阐释21世纪中国的自觉意识。

阐释转变的21世纪中国(节选)

本书尝试对21世纪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与理论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阐释。探讨对象涉及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思想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内容较为宽泛,但论题非常集中,那就是自2021世纪之交以来当代思想文化如何重新叙述中国。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与变化的时期。这一转型的阶段性起点,大致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其时,知识界的分化与论争、影视文化的产业转型和不同学科领域的新思路的提出,都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段。经历20余年的发展变化,对于如何叙述21世纪的中国,无论思想议题、影视文化还是学科研究话语,都已形成了相对明晰的轮廓,学界对相关议题和历史脉络也开始了更为自觉的整理和分析。

本书从最初的构想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记录和阐释21世纪转型的中国。虽然也有追踪、勾勒20年当代思想史文化史轮廓的基本诉求,但写作方式并不是一般性的历史研究,而是对正在发生中的思想文化实践进行观察,同时融入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以学术研究的方式来展开探讨。在大量当下的思想文化现象和思潮中捕捉到一些主题性的议题,进而努力把握较为全面的对象轮廓,在对核心文本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推进相关的理论话题,这种写法使得本书兼有思想文化评论和历史研究的特点。

全书写作的时间跨度较长,最早的一章完成于2000年,而最近的一章则写于2020年,可以说,这是一本与20年来中国思想文化变迁同时进行的书。由于这一原因,各章的内容、篇幅并不均衡。但这并不是一本一般性的论文集。因为总主题“重述中国”是我在不同时间段、讨论不同对象时反复思考的问题,并且何种对象能够进入我的分析视野也是有选择的,因而总体上具有专著的统一性。事实上,这是一本曾经设想可以不断延展的书。考虑到所讨论议题的阶段性轮廓已经明晰化,此时出版这本书也就有了必要性。

作者简介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批评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侧重关注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问题。出版著述《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赵树理文学与乡土中国现代性》《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时间的叠印——作为思想者的现当代作家》等。

目录

序言:阐释转变的21世纪中国

20年的变迁与写作

二当代中国研究的“第五本书”

21世纪:中国如何作为问题

“文明自觉”:整合与重构

五探索一种总体性的研究路径

上编思潮

第一章“文化自觉”与知识界的中国叙述

一作为一个表述群的“文化自觉”论

二重建历史连续性:“崛起”与中国叙述

“多元一体”:国家与天下

四叙述:一种新的知识范式

五中国:四个被打开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文明”论与21世纪中国

“文明—国家”的崛起

“文明”与“中国”

三文明的当代性:从过去探询未来

四中国与世界:文明史视野中的批判实践

第三章马年春晚的“中国梦”想象与文明史视野

“中国梦”:博弈的场域

二春晚:最大的小舞台

三春晚与新民俗:文化的共同体性

四中国想象:国族、文明与国家

“梦”的社会认同:国民、民生与“大同”

结语

第四章世纪末的历史救赎之路:解析“反右”书籍热

一缘起:历史记忆的重现

1998年浮现的契机

1980年代的文学书写

四重返创伤情境的迷离路径

“新自由主义的神学”

第五章全球化与世纪之交的批判思想路径

“导火索”:重新思考批判的前提

“新左派”的展开及其不同面向

三全球化格局与中国改革的方向

四革命年代的遗产

五文艺实践和文化研究

结语

中编思想者

第六章打开当代文学历史的三种路径:读洪子诚

一当代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文学史:问题与方法

三经典与阅读史

四材料注释中的历史观

第七章当代文学的自我批判与超越:读李陀

80年代人”与40

“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

三自我批判与重构现实

第八章“没有屋顶的房间”:读戴锦华

一越界的思想者

二跨越“语言学转型”

三敏锐的现实感和历史感

四登临新的学术平台

“没有屋顶的房间”

第九章危机意识与知识分子主体的重建:读王晓明

1990年代中国的危机意识

“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的主体重建

三批判的可能与限度

第十章以鲁迅为原理:读钱理群

一实践性的“鲁迅原理”

二批判的法则:“真的知识阶级”与左翼鲁迅

“立人”的法则:国民教育与启蒙者鲁迅

第十一章大学教育与文学史传统:读陈平原

一从学术史到教育史

二教育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三文学教育与文学史传统的重构

四教育者的境界

第十二章“抒情传统”论述的文化政治及其启示:读王德威等

“抒情传统”构建的文化政治诉求

二他者与自我的整体论框架

三抒情、革命、启蒙

“抒情传统”论述的启示性

第十三章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读汪晖

一总体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问题

二全球资本主义与现代性反思

“形式主义的理论”与“实质的历史关系”

四政治化实践的内在视野

第十四章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读温铁军

一当代史叙述与中国经验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规律”及其超越的可能

第十五章激活历史经验与学术知识的力量:读刘复生

70后”与学术研究的主体性

二打开两个支点:“文学”与“当代史”

三越界或回到文学的原初

四解释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第十六章文化前线的游击战士:读毛尖

一同龄人

二电视剧

三毛尖本色

四生命的原力

下编文化

第十七章重述当代史:《激情燃烧的岁月》与红色怀旧

引论《激情》及其反响

一新版主旋律:以“家庭老照片”连缀当代史

“激情”:革命与爱情

“父亲”的故事:父子、家国之间

结语暧昧的红色怀旧

第十八章“让世界看中国”:电影大片的国际化运作与国族叙事

一奥运会开幕式:“让世界看中国”

二中国大片:全球化与好莱坞化

三好莱坞的世界语法:“欲望的透视法”与“想象的乡愁”

四另一种民族寓言:阉割故事与震惊美学

五两种“和解”:江湖与朝廷、中国与亚洲

第十九章暧昧的遭遇战:《孔子》与传统文化认同

一电影《孔子》事件

二《孔子》PK《阿凡达》

“归来的孔子”:国与民的扭结

第二十章“亲密的敌人”:谍战大片中的性别与国族

一穿越边界:《生死谍变》与《色·戒》

二新版《美人计》:亲密的敌人

“交换女人”:女性、身体与国族认同

四边界内外:东亚后冷战情境中的历史与性别

结语“去政治化的政治”

第二十一章“秋月无边”:许鞍华电影的中国香港叙事与中国认同

一许鞍华与中国香港电影

二冷战情境中的中国叙事

三北上与南归的变奏叙述格局

四中国经验的区域差异与文化认同

后记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