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结构

2023/12/27 13:55:02  阅读:31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P54P55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摘自《东岳论丛》20235期,项江涛摘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判断。这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晚清以来中国追求现代化之路的各种曲折,更有助于我们清醒理解通往未来现代化之路上的不同选择。就文艺美学研究领域而言,这一判断同样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文艺学美学现代化之路上的各种曲折,更有助于我们清醒理解文艺美学的未来发展之路。

1

作为文艺美学学科发展背景的“现代化”进程

如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共产国际”的引导下实现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组成部分之一。共产党成立的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因而,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理解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与社会生产方式转型之间的关系应该理解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实现工业化却并非现代化的终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之一。这意味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化”依然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任务。面向未来,我们终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的指引下,穿越“后工业社会”的重重迷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美学的当代使命

在这一面向未来社会的未雨绸缪式的布局过程中,文学艺术以及以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文艺美学学科,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新的历史使命。

从世界范围内的“后工业”生产现状来看,与社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文化因素,就是感染力最强的、最富于审美意味的文学艺术现象。回顾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文学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为了社会生产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社会角色的扩充,也使得人们看待文学艺术的眼光有了新的变化。在今天,文学艺术不仅可以是高雅的,也可以是通俗的;文学艺术不只可以是不切实用的,也可以融入文化生产,成为最实用的文化产品;文学艺术不仅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也可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诗意。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实践美学”相互作用,不断刷新人们关于文艺、关于审美的理解;文化产业也在人们的质疑声中,逐步发展成为面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随着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文学艺术融入社会生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文化元素,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过程中,文学艺术现象得以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最重要特性,就是其审美属性。于是,以关注文学实践之审美特性作为最重要学科特征的文艺美学,也具备了立足文艺现象、关注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

3

当代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辐辏式”多元结构

作为最富于创造力的人类精神现象,文学艺术的存在形态总是不断在创新、在变化。在文化产业、创意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学艺术不仅可以是“自律”的,也可以是“他律”的;不仅可以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已经在实际上渗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后工业时代”“消费时代”“后物欲时代”,不管人们如何称呼这个逐渐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物质与精神、创造与消费的新的时代,文学艺术都不再是少数人的精神游戏,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学艺术社会角色的这些变革,也对文艺美学的当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未来的文艺美学学科建设,不只应该坚持重视文艺实践、关注文艺审美属性的一贯主张,更应该立足文学艺术新的社会角色,全方位推进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研究。

对于文艺美学学科的现代发展而言,其研究对象(文学艺术)范围不断扩展,其核心范畴(审美)的含义也正在得到大幅拓展,因而其理论体系也不能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社会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文艺美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为文学艺术更好地融入现实生产生活提供理论依据。

从文艺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看,当代文艺美学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文艺学(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与传统美学(本质、类别、范畴、美感)的体系建构方式,而在事实上采取了更具包容性和可操作性的“核心—分支—边界”的体系建构方式。这是一种“辐辏式”的体系形态,核心指的是研究对象的核心特征,边界指的是研究对象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界限,分支则是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而形成的研究领域。

国内学术界四十年来关于文艺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以及文艺美学的主要观念、范式之类的命题,其理论体系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存在。梳理一下四十年来文艺美学的研究历史与发展趋势,就会发现各种看似散漫的研究成果之间,其实存在一种有机的、必然的联系,不期然就形成了由中心沿着不同角度向边缘拓展的“辐辏式”理论体系结构。

关于文艺美学研究的核心观念,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陶水平先生在回顾文艺美学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出文艺美学学科研究的几种具有“学术原创性”的理论范式;“胡经之的‘体验论’文艺美学;童庆炳的‘阐释论’文艺美学;周来祥‘和谐论’文艺美学;杜书瀛的‘价值论’文艺美学以及朱立元的‘意象论’文艺美学等”,并指出“这些理论范式均以审美活动论为基点,对文艺美学学科定位、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理论范畴等作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建构”;同样强调了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美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几位学者,对于文学艺术之审美属性的强调;同时也看出诸位大家在文艺美学之理论体系方面,对于传统文艺学、美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下意识认同。

关于文艺美学研究的边界,也有各种不同意见,范围大的如胡经之先生为代表的“泛文化论”,试图将文艺美学扩充为“文化美学”;范围小的如王一川先生为代表的“语言艺术论”,主张将文艺美学理解为“文学美学”;还有一种相对更为灵活的意见,将文艺美学理解为诸部门艺术美学的“元理论”学科,可以称之为“元理论说”。

关于文艺美学研究的分支,可以从史实和观点两个角度分析。

回顾文艺美学相关理论研究在我国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一由中心沿着不同角度向边缘拓展的“辐辏式”体系多元结构,既是文艺美学理论建构趋势的自然呈现,也是其实现所承担的独特历史使命的必然结果,同时又与时代、社会的发展相应和,仍处于自身的完善发展进程之中。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有着坚实的学理依据,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动因。正如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并非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其历史可以上推至清代末年,在那些包括共产主义思想在内的新思潮涌入中国思想界的遥远年代便已初露端倪,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得到蓬勃发展;“现代化”进程也并没有止步于工业化的实现,今天我们依然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文艺美学学科的诞生,虽然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其历史动因早在“现代化”之初就已萌生;文艺美学学科的形成,虽然奠基于传统的文艺学与美学理论,却在面向新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边界,与其所关注的文学艺术现象一起,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未来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之中。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