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叶欣、吴飞丨媒介技术对个体时间感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23/12/26 17:12:12  阅读:3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年记者杂志 ,作者叶欣 吴飞

 

本研究详细阐释了时间感知对个体的思考、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而媒介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和AI聊天机器人等也对时间感知产生了显著影响。

时间感知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互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感知时间的流逝,人们能够计划未来、评估经历,并据此理解时间的概念。时间感知不仅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还对行为调节、决策制定和生活满意度产生深远影响。时间感知是我们理解和解释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是由连续的时间片段构成的,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决策和感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感知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调节至关重要。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解释会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例如压力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决策方面,时间感知也起着关键作用。对时间的感知会影响我们如何权衡即时奖励与长远利益,这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社会互动中,时间感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需要同步他们的行为以满足社会规范和期望,这需要对时间有精确的感知。此外,时间感知对于个体的行为调节和目标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个体的时间感知能力影响他们对待时间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方式。良好的时间感知能力有助于个体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策略,帮助个体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决策过程,并增强个体对时间的掌控感。相反,时间感知能力的缺乏或失衡可能导致时间浪费、拖延行为和目标实现困难。

媒介时间关注的是媒介如何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丰富且多样。英尼斯是研究媒介如何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先驱之一。他主张媒介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前者强调了媒介对历史的持久影响,后者关注的是媒介如何改变地理和空间的感知[1]。麦克卢汉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了英尼斯的观点,他主张“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本身,而非其内容,对社会和人类感知的深远影响[2]。威廉姆斯提出了“流动性”的概念,描述电视节目如何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流动,从而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3]。莱文森探索了数字媒体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时间感知,尤其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如何创建了所谓的“真实时间”交流[4]。拉什科夫则探讨了我们如何在数字时代感到“现在的冲击”,即一种被无数即时信息所压垮的感觉,这反映了我们对时间的新的理解和面临的新的挑战[5]

因此,对时间感知的深入理解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行为表现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索时间感知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探讨社交媒体、虚拟现实、AI聊天机器人等与时间感知相关的话题,思考其在人们思考、决策、行为以及社交互动中的影响。

社交媒体与时间感知

维特考尔指出,社交媒体使我们能够在任何时间点查看和分享过去的记忆,同时,它也把我们拉向了一个永恒的“现在”,这种现象他称之为“时间平坦化”[6]。特克尔研究了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我们对“现在”和“互动”的理解。她认为,社交媒体创造了一种“永远在线”的文化,使我们总是期待立即回应,从而对时间的感知产生了压力[7]。范-迪克对社交媒体进行了详细的历史批判,关注的是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他提出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使我们陷入了“永恒的现在”[8]。汉弗莱斯主要关注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我们记录和理解日常生活。他发现,通过社交媒体,我们更频繁地记录和分享生活瞬间,从而增强了对现在的关注,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回忆过去的方式[9]。这些文献都对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提供了深入的理解。

(一)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社交媒体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首先,社交媒体上的“即时性”导致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发生改变。我们期待即时回应,即时信息更新,这种对即时性的期待和满足使我们的时间感觉加速,使我们感到时间过得更快[10]。这与传统的书面或面对面交流形式的时间感知形成鲜明对比,传统的交流方式通常需要更长的等待和反应时间。

其次,社交媒体的“永恒的现在”现象也影响了我们的时间感知。在社交媒体上,新旧信息同时存在,更新和交流的信息是持续不断的。这使得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社交媒体上混淆,造成了时间的连续性感觉的消失,让人们处于一个“永恒的现在”状态[11]。然而,这种混淆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对时间的理解或感知。相反,我们可能正在适应一种新的时间理解方式,这种方式更加强调时间的流动性和动态性,而不是静态的、线性的时间顺序[12]。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时间管理和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间感知模式和环境。

最后,社交媒体的使用还可能导致“时间扭曲”现象。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使人们对实际花费的时间感到惊讶。人们往往会低估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因为社交媒体的吸引力和参与感让人们忘记了时间[13]。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常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即时间扭曲或时间失实感。这是因为当人们完全投入一个活动(比如使用社交媒体)时,他们往往会忽视时间的流逝,从而低估他们花在这个活动上的实际时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流体验”[14]

(二)社交媒体与现实时间感知的区别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时间感知的规则却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社交媒体不再受自然时间的限制,它提供了一个24小时不断的信息流,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取新的信息,这打破了自然时间对活动的界定[15]。其次,社交媒体也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时间感知。社交媒体提供了实时的交流平台,用户可以随时发布和获取信息,这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永恒的现在”状态[16]

另外,社交媒体的设计也强化了这种时间感知的改变。许多社交媒体采用算法来推送信息,这种推送往往不考虑时间顺序,而是基于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这使得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更像是非线性的、个性化的时间,而不是我们在实体世界中经历的线性的、均一的时间[17]

因此,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使得我们的时间感知更加个性化、碎片化,并且更强调“现在”。这种改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信息消费行为,也可能影响我们对生活节奏的感知和掌控[18]

(三)社交媒体对时间感知影响的示例

社交媒体对时间感知的影响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观察到,为此我们使用了时间感知问卷,笔者对232位在校大学生发放了相关问卷,得出如下结论。

1.时间感知与技术使用:大多数受访者(81.4%)在使用技术时会忽视时间的流逝,这可能与“流体验”有关。

2.技术使用与自我控制:虽然大多数受访者(66.5%)认为自己比较有自制力,但他们在使用技术时往往会忽视时间的流逝。这可能与自我控制理论有关,即人们在面对诱惑(如吸引人的技术)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会下降,导致他们忽视其他重要的任务。

3.时间焦虑与个性特征:部分受访者(13.9%)常为时间感到焦虑,这可能影响其时间感知和技术使用行为。

1.微信和微博对你们的时间感知有什么影响吗?

受访者1:  我觉得微信和微博的即时性特点让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信息更新得很快,而且大家都习惯了即时回应和即时互动。

受访者3:  在微信和微博上浏览朋友圈和信息流时,感觉时间像是飞逝一样。

2.微信和微博上的信息太多,是否让你们感到压力?

受访者1:  绝对是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滚动更新让我感觉信息永远都看不完,而且我总觉得要赶上最新的内容。

受访者2:  看着信息源源不断地出现,我总觉得要跟上每一条消息,不然就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3.微信和微博的社交互动会让你们沉浸其中,忽视时间的流逝吗?

受访者5:当然,我经常在微信和微博上与朋友和粉丝互动,这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好像进入了一个社交媒体的世界。

受访者10:我会花费很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与他人交流,有时候都不自觉地低估了自己实际使用的时间。

4.微博的热搜和话题功能会让你们感觉时间过得更快吗?

受访者8:  绝对是的!微博上的热搜和话题总是更新得很快,让我觉得时间在飞逝,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热点话题。

受访者2:微博上的热搜总是在不停地变化,让我觉得时间压力很大,好像要赶上每一个热点。

5.微信和微博上的信息碎片化会影响你们的时间感知吗?

受访者10:  当然会!在微信和微博上,我经常会阅读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包括文字、

和视频等。这让我的注意力不断转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受访者8:  浏览微信和微博上的碎片化信息让我感觉时间像是被加速了一样,很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

6.微信和微博的虚拟身份和在线社交经验会影响你们的时间感知吗?

受访者5:微信和微博让我可以展示自己的形象,与其他人进行互动。这种虚拟身份和在线社交的体验让我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受访者6:在微信和微博上,我可以展示自己的个人资料和动态,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这让我感觉时间像是在社交媒体中流逝。

7.微信和微博上的信息过滤和个性化推荐会影响你们的时间感知吗?

受访者3:  绝对会!微信和微博通过算法和个人偏好分析来过滤和呈现信息,让我更多地就我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互动,有时候我会低估自己在平台上花费的时间。

受访者11:微信和微博上的个性化推荐让我更容易陷入与我兴趣相关的信息中,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笔者采用深度访谈法对问卷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对13位受访大学生进行了相关微信和微博使用的调查,得到的结果基本见表1。笔者认为,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对人们的时间管理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虚拟现实与时间感知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对时间感知产生了独特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让用户感觉仿佛置身于虚拟的环境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时间感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虚拟现实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首先,时间失去意义和时间操控。虚拟现实中的时间感知可能会影响现实中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在虚拟环境中,时间的流逝往往与现实世界的时间不同步,可能使人们的时间感知更加模糊。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让用户操控时间,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知[19]

其次,时间膨胀和时间压缩的体验。虚拟现实中的身临其境感可以使人们感觉时间膨胀或时间压缩。当人们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沉浸式体验时,他们可能会对时间的流逝失去概念,感觉时间变得相对较长。相反,当人们沉浸在刺激或极富趣味的虚拟场景中时,他们可能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20]。这种时间感知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体验时长和时间利用的评估。

(二)虚拟现实与现实时间感知的区别

第一,时间体验的弹性。虚拟现实中的时间感知可以更加灵活和有弹性。现实中,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无法改变或控制。然而,在虚拟现实中,用户可以通过暂停、快进或回放等功能来控制体验的时间流逝,这给予了用户对时间的主动操控能力[21]。这种时间体验是虚拟现实时间与现实时间体验间的显著区别之一。

第二,时间感知的变化。虚拟现实环境可以改变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在虚拟现实中,用户可以经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受时间的流逝与现实世界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当人们沉浸在刺激或极富趣味的虚拟场景中时,他们可能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22]。虚拟现实的身临其境感容易让人们忘记现实世界的时间流逝,而感知负荷的增加可能分散人们的注意力,使其对时间感知发生变化。

第三,时间压缩和扩展。虚拟现实可以创造一种时间压缩或扩展的感觉。通过模拟不同的场景和体验,虚拟现实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丰富的经历,使时间感觉被压缩。而当用户沉浸在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中时,他们可能会感觉时间放慢或扩展,因为他们对环境中的细节更加敏感,感觉事件的发生和持续时间更长[23]

(三)虚拟现实对时间感知影响的示例

首先,时间流逝的控制。虚拟现实可以通过操控时间流逝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时间感知。这种时间流逝的控制感给予了用户主动操控时间的能力,进一步改变了其对时间的感知。

其次,时间体验的主观性。虚拟现实中的时间感知是高度主观的。不同个体可能对同一虚拟体验中的时间感知有不同的评估。这种主观性可能受到个体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和目标导向的影响[24]。因此,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时间感知是高度个体化和情境依赖的过程。

AI聊天机器人与时间感知

AI聊天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方式,带来了更即时、灵活和高效的交流体验。然而,我们需要适度使用AI聊天机器人,理解其局限性,并确保自己对时间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AI聊天机器人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首先,即时性回应的期望。AI聊天机器人的快速回应和实时互动性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比,AI聊天机器人能够立即回应用户的消息,使得交流更加即时化。这可能会导致用户对时间的感知发生变化,更加关注“当下”的反馈和回应速度。

其次,没有时间限制的互动。AI聊天机器人的虚拟性质使得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与机器人进行对话。这种灵活性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使得沟通和交流不再受时间限制,创造了一种“时间无界”的体验。

再次,时间效率的提升。AI聊天机器人的智能算法和自动化功能使得信息处理和任务执行更加高效。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解决问题,从而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时间效率的提升可能使用户感到时间过得更快,因为他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和获得所需的信息。

最后,虚拟存在与时间感知。与真实的面对面交流不同,与AI聊天机器人的互动是通过虚拟界面进行的。这种虚拟存在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一些研究指出,与虚拟代理进行互动时,人们可能会感觉时间流逝更快,这可能是因为虚拟存在的非真实性质使得时间感觉被压缩[25]

(二)AI聊天机器人与现实时间感知的区别

第一,虚拟性质与时间限制。AI聊天机器人的互动是通过虚拟界面进行的,而不是真实的面对面交流。这种虚拟性质使得与机器人的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与机器人进行对话。与现实时间感知相比,AI聊天机器人的互动更具灵活性和时间弹性。

第二,信息处理速度与时间感知。AI聊天机器人在处理和提供信息方面具有快速性。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回答和解决问题,从而节省用户的时间。这种高效的信息处理可能会改变用户的时间感知,使他们感觉时间过得更快,因为他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26]

第三,用户自主性与时间利用。与现实时间感知相比,与AI聊天机器人的互动可能更容易让用户陷入时间沉迷。由于机器人的虚拟性质和便利性,用户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机器人进行互动,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时间利用方式。这种自主性与时间的关系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时间的感知和时间利用的评估[27]

(三)AI聊天机器人对时间感知影响的示例

首先,时间扩展。AI聊天机器人的即时回应和不受现实世界时间限制的特性,使得用户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与机器人进行交流,进一步改变了其对时间的感知。例如,在跨时区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与位于不同地区的机器人进行实时交流,消除了传统面对面交流所需考虑的时间因素。

其次,时间弹性。与面对面交流相比,与AI聊天机器人的互动更加弹性。用户可以随时开始、暂停或继续与机器人的对话,不受时间的限制。这种时间弹性可以使用户更加自由地管理和安排他们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与机器人进行互动[28]

再次,时间效率。AI聊天机器人的高效率和自动化处理能力可以减少用户在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方面所需的时间。机器人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回答和指导,节省用户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这种时间效率的提升可以改变用户对时间的感知,让他们感觉时间过得更快,因为他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和获取所需的信息[29]

最后,时间错觉。与AI聊天机器人的互动中可能存在时间错觉的现象。由于机器人的快速回应和连续性互动,用户可能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甚至失去了对时间的准确感知。这种时间错觉可能导致时间的不适当分配和时间感知的偏差。

结论与讨论

媒介对时间感知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利用方式。时间感知对个人的思考、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着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控制和社交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媒介对时间感知的影响,并适应这些变化,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时间,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媒介形式的不断变化,媒介对时间感知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以下几个方面,以进一步理解媒介对时间感知的影响。

(一)可关注不同媒介形式对时间感知的不同影响

不同的媒介形式,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AI聊天机器人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媒介形式在时间感知方面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机制和原因。

(二)可探索媒介使用的时间模式和时间管理策略

不同的媒介使用习惯和时间管理策略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时间感知和时间利用。研究可以调查人们在使用不同媒介时的时间分配方式、时间规划策略和时间优先级,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时间感知和行为的影响。

(三)可关注媒介使用对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的塑造

媒介的使用可能对个体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产生影响,包括对时间的评估、时间的价值观、时间的压力感受等。研究可以探索媒介使用与个体时间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这种关系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四)可关注媒介对不同人群的时间感知影响的差异

不同的人群可能对媒介的时间感知有不同的敏感度和反应。研究可以探索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人群在媒介使用和时间感知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对媒介对时间感知影响的未来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媒介对个体时间感知的作用机制,揭示媒介在时间管理和行为决策方面的影响因素,为设计和使用媒介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建议。这样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时间挑战,优化时间利用,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本文为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网络新闻事件流行语的意识形态镜像表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理论范式创新研究”(批准号:21&ZD31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Innis,H.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M].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51.

[2]McLuhan,M.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McGraw-Hill Education.1964.

[3]Williams,R.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M].Routledge.1974.

[4]Levinson,P.Digital McLuhan: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M].Routledge.1999.

[5]Rushkoff,D.Present Shock: When Everything Happens Now[M].Current.2013.

[6]Wittkower,D. E.Facebook and Philosophy: What's on Your Mind?[M].Open Court.2010.

[7]Turkle,S.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M].Basic Books.2011.

[8]van Dijck,J.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9]Humphreys,L.The Qualified Self: Social Media and the Accounting of Everyday Life[M].MIT Press.2018.

[10]Wajcman,J.Pressed for Time: The Acceleration of Life in Digital Capitalism[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5.

[11][12][16]Hassan, R.Media, Politics and the Network Society[M].Open University Press.2007.

[13]Vorderer,P., Krömer, N., & Schneider, F. M. (2016). Permanently onlinePermanently connected: Explorations into university studentsuse of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smart devic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63,694-703.

[14]Csikszentmihalyi,M.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Harper Perennial.1990.

[15]Wajcman,J.Pressed for Time: The Acceleration of Life in Digital Capitalism[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5.

[17]Davis,J. L.Theorizing Time in Digital Media. Information[J].Communication & Society,2015,18(6),726-740.

[18]Humphreys, L., Karnowski, V., & von Pape, T.Evolving Mobile Media: Uses and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Mobile Internet[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3,18(4),491-507.  

[19]Slater, M.Immersion and the illusion of presence in virtual reality[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8,109(3),431-433.

[20][22]Triberti, S., Repetto, C., & Riva, G.Psych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irtual reality-based analgesia: A systematic review[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4,17(6),335-345.

[21]Slater, M.Immersion and the illusion of presence in virtual reality[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8,109(3),431-433.

[23][25]Slater, M., Spanlang, B., Sanchez-Vives, M. V., & Blanke, O. (2010). First person experience of body transfer in virtual reality[J/OL].PloS One,5(5),e10564.

[24]Wiederhold, B. K., Davis, R. P., Wiederhold, M. D., & Kaneda, M. An approach to 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 for public speaking anxiety: A case report[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2014,17(3),187-190.

[25]Slater, M., & Wilbur, S.A framework for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FIVE): Speculations on the role of presence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1997,6(6),603-616.

[26]Lee,K.M.Presence, explicated[J].Communication Theory,2004,14(1),27-50.

[27]Huang, H., Zhang, S., Liu, S., & Hou, C.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 a virtual reality: Curr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J].Virtual Reality & Intelligent Hardware,2020,2(2),198-214.

[28]Ferguson,C.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eepfakes, and the uncertain future of tru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19,74(7),820-826.

[29]Grimes, S. M., & Kerr, N. L.We are what we pretend to be: The effects of avatars on social influ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1,47(6),1291-1294.

(叶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飞: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4期】

转自:“再建巴别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