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商玉萍等|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战略的创新绩效研究

2023/12/19 13:56:25  阅读:44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学季刊 ,作者商玉萍等

本文载于《经济学》(季刊)2023年第23卷第3期,作者为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商玉萍,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潘洲,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孟美侠。获取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脱节、土地无序蔓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发展矛盾与挑战。如何通过规划治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我国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力,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党的十九大以来,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战略被认为是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实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特大城市已成为多中心城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区域性城市的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其他城市也在持续推动各自的新城新区建设。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反复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而城市是聚集智慧、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探索怎样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进而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外研究结论也尚未达成一致。一类研究强调城市空间结构对集聚经济效应发挥的重要性(Burger et al.2014)。Cervero2001)、刘修岩等(2017)、Li et al.2018)、Li et al.2019)、王峤等(2021)的研究均发现多中心可能损害集聚经济而不利于城市经济/创新绩效的提升。Li and Liu2018)和张婷麟(2019)则认为多中心经济绩效依赖于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市能从多中心中获益。魏守华等(2016)指出,多中心并非一定会对集聚经济造成损害,服务业集聚于市中心而制造业集聚于外围次中心,在不显著增加通勤成本的同时能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应,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

另一类研究转向城市舒适度视角,指出当单中心集聚超过一定规模时,会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房价上涨等城市病问题,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可能正是缓解城市病问题、改善城市舒适度的有效途径(华杰媛和孙斌栋,2015Zhang et al.2017)。Meijers and Burger2010)、孙斌栋等(2013)、Sun et al.2020)给出了多中心改善城市舒适度的证据。关于创新的研究也证实了缓解房价(朱晨,2018;刘建江和石大千,2019)、拥堵(Jin et al.2021)与污染(罗勇根等,2019)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侧面反映多中心能通过改善城市舒适度促进创新。

对上述争论的回答,既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扩展与补充,也是对我国未来多中心空间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进一步实施的有益讨论。本文使用LandScan数据测度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并实证检验了城市空间结构对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异质性,试图在回答有关空间发展模式争论的同时,为我国未来“应发展怎样的多中心空间战略以及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

本文发现,我国城市已出现多中心发展趋势;相比单中心,多中心能通过强化集聚经济效应和改善城市舒适度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完善的交通、不均等的多中心分布、次中心与主中心的邻近以及城市规模的提升均有利于强化多中心的创新效应。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

第一,在中国城市多中心发展趋势逐渐明显的现实背景下,当前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绩效研究有待进一步讨论,本文从集聚经济和舒适度的双重视角出发,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丰富与补充,回应了“多中心空间战略是否有利于创新绩效”这一争议。

第二,以往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测度侧重于人口在中心间分布的均衡度,对中心数量的考察仍有待补充。本文使用中心数量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测度指标,测度结果更加符合中国以主中心为主导的多中心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已有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其他测度指标,从中心均衡度、中心间距离、交通水平等方面出发,对“应发展怎样的多中心空间战略以及如何发展”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异质性证据。

第三,已有关于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多侧重于宏观地区层面或行业层面,本文从微观企业创新视角入手,实证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企业是城市的创新主体,对企业个体层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捕捉城市空间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是对现有宏观地区层面与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的一个补充。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3.89%,城镇人口超过9亿,已经处于城市化发展向高级阶段迈进的重要时期,如何以规划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在解决系列城市发展问题的同时促进城市化发展动力不断释放,是未来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应把握的关键。

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形成有效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可以缓解上述城市发展问题,能通过强化城市集聚经济、提升城市舒适度的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因此,中国未来仍需继续坚持并强化城市多中心发展战略,在增加中心数量的同时确定好中心间的主次关系,同时要发挥交通的先行先导作用,以交通提升中心间可达性,引导次中心发展朝主中心靠拢,推动城市形成以交通紧密连接主中心和周边次中心的多中心空间格局。

此外,政府也需理性对待多中心发展战略,对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次中心的大城市,应重点强化主中心主导作用并引导主中心与次中心的联动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整体格局;对尚未形成次中心的中小城市则应继续提高主中心集聚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次中心进行适度发掘与培育,以避免中小城市在向外扩张中出现“空城”“鬼城”等负面现象。

作者简介

商玉萍,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城市经济学、统计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近五年在《经济学》(季刊),Habita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同时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完成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潘洲,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城市经济学领域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重要学术期刊,同时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孟美侠,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已在《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以及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领导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