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中医药大学穆晓红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2023/9/27 15:38:11  阅读:35 发布者:

单位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首批国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国家示范中医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首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教授简介:

穆晓红,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常委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和《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临床学系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党支部书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四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师从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徐林教授,长期致力于脊柱脊髓及骨神经类疾患的治疗,擅长各种脊柱脊髓畸形、骨关节重建、脑性瘫痪及肢体畸形的手术及康复治疗。

学术成就:穆晓红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促进神经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及骨科医工结合科研与成果转化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教材及论著11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主编2部;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2年被中国康复医学会评选为“最美康复科技工作者”,2023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研究方向:

1. 脊髓损伤基础研究:围绕脊髓损伤的病机理论,探究中药活性成分与组织工程材料结合,搭建可释控的中药修复脊髓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探讨相关机制研究。将传统中医药与组织工程技术结合促进脊髓损伤,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2. 脑性瘫痪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本团队长期致力于脑性瘫痪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的研究,在中医药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医工结合智慧骨科:长期与清华大学合作,致力于研究基于多学科整合的智能机器人在骨科手术操作方面的应用,探讨3D打印、人工智能、影像融合等多模态技术在临床骨科手术、骨折愈合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热爱中医药事业。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1. 科研博士后:近三年具有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具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助力合作导师团队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2. 临床博士后:优秀应届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或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应届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允许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近三年具有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具有较好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力,具备创新型、复合型的中医临床医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潜质。

3. 联合培养博士后:符合我校博士后基本要求和企事业单位博士后要求。

相关待遇:

计划内博士后工资待遇每年18万,医院为博士后缴纳保险和公积金。享受伙食补助及可以参与各项各类基金项目,入选国家相关博士后人才项目者,可按相关文件提供相应规定待遇。博士后期满出站前,符合条件者可参加学校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学校对其提出评定意见。在站期间取得标志性学术成果者,出站后可申请进入学校高层次人才计划“壶天青苗学者”,进入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培育特区,给予硕导或博导资格。

联系方式:

电话:18811680912/19800323601/010-84013258 刘大夫/白大夫/薛老师

邮箱:muxiaohong2006@126.com

转自:“辑思科研资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