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临床科研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科研团队揭示急性肺损伤治疗新策略

2023/9/27 14:51:55  阅读:43 发布者: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潘频华、陈洁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中科院1区,IF=10.2)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 transfer of microRNA-223-3p to lung epithelial cells attenuates inflammation in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小细胞外囊泡将 microRNA-223-3p 转移至肺上皮细胞减轻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炎症反应)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急性肺损伤(ALI)是多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危重症,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特征,患者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难治性低氧血症,病死率高达40%,寻找新的高效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是该领域研究重点。间充质干细胞(MSC)对ALI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一直是陈洁副研究员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该研究中,陈洁副研究员在观察到MSC可以减轻肺上皮细胞炎症的基础上,发现抑制MSC小细胞外囊泡(sEV)释放后,MSC的抗炎效果显著减弱,由此提出来MSCsEV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

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从MSC中分离出sEV,结果证明其可以降低肺部肺血管通透性,抑制肺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小鼠死亡率。进一步对sEV的测序发现MSC来源的sEV高度表达miR-223-3p。随后,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锁定了miRNA-223-3p的靶基因PARP-1,直接抑制该基因可起到与sEV治疗类似的结果。

这一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小细胞外囊泡可以通过囊泡中的miR-223-3p治疗急性肺损伤,该作用很可能通过降低PARP-1表达实现。研究为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全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26408/

转自:“威斯腾生命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