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大历史学院2023届优博获得者曲正清写作经验分享
2023/9/26 15:52:59 阅读:84 发布者:
编者按
● 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会从博士毕业论文中评选出一批优秀的作品,《社科大史学》编辑部将历史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推介作为编辑部的一项品牌活动,2023届的博士毕业生们目前大多走上工作岗位,为自己的学术目标与理想继续奋斗。
● 今天,我们将推送对2023届博士生曲正清的采访,介绍他在博士学习生活中的科研故事及其博士学位论文《殷王朝行政机制研究——以殷墟令呼卜辞为中心》的写作经验。
● 祝贺学长荣获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也感谢学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感谢历史学院的邀请。受此采访,我感到很荣幸,但限于自身学识尚浅,所以也紧张和惶恐。
01
● 我们了解到学长硕士阶段也是从事先秦史相关方向的学术研究,那请问学长当初为什么选择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学长博士期间进行的研究和硕士期间有什么相关性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着雄厚的办学基础,历史学院主要依托中国历史研究院设置,有领域内非常多的顶尖学者。当年我报考并进入社科大攻读博士学位,是学校与师生缘分、个人理想的共同结果。我的硕士研究方向为先秦史,侧重西周、春秋时期。由于我是半路出家,所以在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时,难度很大,倍感压力。能够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并顺利毕业,还要感谢我的硕导李春利老师。先秦史研究有其自身特点,古文字资料是先秦史研究的支柱之一。因此,当时考博的目标,就是想加强自身运用甲骨文、金文史料讨论商周史相关问题的能力。恰逢当年社科大招生,“甲骨文金文与商周史”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是刘源老师,我就报考了,能够考上,非常幸运。
02
● 学长的论文题目是“殷王朝行政机制研究——以殷墟令呼卜辞为中心”,请问学长为何选择这个题目,请简要介绍一下。
商代政治史是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许多反映官制的材料,前辈学者多有讨论。鉴于以往诸多研究成果可供学习参考,且通过具有一定数量和代表性的“令呼卜辞”入手,能推进我们对商代政体动态情况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在导师刘源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参与论文开题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最终确定了这个题目。
03
● 博士论文的写作很多源自于平时的积累,我们看见学长博士在读期间发表了多篇论文,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军事史林》等,请问这些平时的习作与博士论文是不是存在一些关系?
博士在读期间,我在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另有一篇论文在会议上宣讲,但目前还未发表。甲骨文资料整理与金文释读的两篇小文,不仅加深了我对古文字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身撰写学术论文的水平,相关内容即收进了博士论文当中。尽管现在回头再看自己写的文章,依然会有不少问题,但通过老师指导完成小文,对自己的学习、研究,及博士论文写作,均有很大促进作用。因自己对军事很感兴趣,所以也写过有关军事史的小文,能够发表也是意料之外的。
04
●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事情?
首先,感触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写作中,导师给予的指导和关怀。每次将论文发给导师过目,导师都提出细致的修改意见,一些让我迷茫和琢磨不透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参与论文开题、预答辩会、答辩会的各位老师,不仅当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会后也都给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我的室友张金桥,同为先秦史研究方向。桥兄极为熟悉文献与考古资料,每当我有不懂的问题,或写作心得,都会与桥兄讨论,他均知无不言。同门师兄、师姐、师妹,同期的秦汉史、隋唐史、明清史同学,以及先秦史、商周考古的各位同学,都对我的博士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和修改意见。
没有老师们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我的博士论文不会顺利完成和通过答辩。至于自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提交初稿前一个多月,关在屋里的写作状态,现在想想挺有趣。
05
● 我们知道学长接下来将在北京大学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请问学长方便介绍一下自己博士后期间大致会从事什么方向的研究吗?
博士后工作期间,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仍是出土文献与商周史。博士期间偏重甲骨文商代史的学习,博士后则偏重金文和西周史。同时,继续深入甲骨文商代史的学习,拓展秦汉简牍的学习。
热爱运动的曲正清博士
● 再次感谢学长接受我们的采访,祝学长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切顺利!
非常感谢。祝母校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师弟师妹们顺利完成学业,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与朋友常相聚!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博士后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社科大史学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