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江苏社会科学”;赛珍珠《大地》三部曲+卜凯主编《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
调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
——两部“大地”巨著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
内容提要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20世纪30年代,在两年半宿州农村生活和两次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农村调查的基础上,赛珍珠创作的《大地》三部曲和卜凯主编的《中国农家经济》《中国土地利用》先后出版,分别成为反映中国农民生活和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及土地问题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两部“大地”巨著,拥有共同的调查基础渊源,在形成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映印,留下了“科学与人文”结合、“大学与大地”结合的传奇;在坚持植根大地创作、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中外合作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给当下的文艺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土地、农村调查、社会科学研究、文艺创作
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社科联主席
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也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他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要求,而且对蕴含其中的方法论进行了科学而精辟的概括。这就要求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将调查研究作为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立足国情民情,植根实践,把论著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对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两部与“大地”有关的巨著问世。一部是文学作品《大地》三部曲,系在中国生活工作近40年的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以中国农村为题材的创作;另一部是《中国农家经济》及其姊妹篇《中国土地利用》,系赛珍珠的第一任丈夫,时任金陵大学教授、农业经济系主任卜凯(John L. Buck),基于中国7个省17个地区2866户农家的农村经济状况调查以及22个省168个地区的16786个田场和38256户农家的农村土地调查形成,是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和土地问题的经典文献。两部“大地”巨著拥有共同的调查基础渊源,在形成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映印,留下了“科学与人文”结合、“大学与大地”结合的传奇,对于我们当下如何基于中国实践推动文艺创作和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与此同时,两部“大地”巨著推动了东西方文明对话,坚持相互尊重、互学互鉴,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理解沟通的桥梁,对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赛珍珠的《大地》
图左为上海译文 2002 年出版,图右为人民文学 2010 年出版
一、大量走访农家是赛珍珠《大地》创作的基础
赛珍珠在中国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镇江生活的18年,深深地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作为卜凯夫人的18年,协助卜凯扎根中国农村大地开展调查,植根中国农村大地进行文学创作。从1934年告别中国回美国定居到1973年离世的近40年间,她持续以中国大地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同时,她还向世界推介中国,做文明传播交流的使者。赛珍珠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文学创作本身,也包括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和展现给世界。
1. 植根中国大地发现中国本土文化的原型
1931年,赛珍珠的《大地》出版,这部作品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情景、生产方式以及心理状态等,向西方介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农村故事。后来,她又陆续创作了《儿子》《分家》,构成《大地》三部曲。这些作品为赛珍珠赢得了1932年普利策小说奖和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其在世界文坛的不朽地位。赛珍珠在自传《我的中国世界》中提道:“穷人们承受着生活的重压,钱挣得最少,活干得最多。他们活得最真实,最接近土地,最接近生和死,最接近欢笑和泪水。走访农家成了我自己寻找生活真实的途径。在农民当中,我找到了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赛珍珠大量走访农家,密切接触普通农民,熟悉农村风俗习惯,她所创作的《大地》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字里行间却表达了中国本土文化理念、土地观念和农民情怀,描绘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依托,体现出土地“财富之母”的经济功能、“家庭基石”的社会功能,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依托——“土地就像自己的肉体”,中国农民的最后归宿——“入土为安”。
2. 跨越东西文化差异将中国文化传向世界
赛珍珠创作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一方面是以现实的文化历史调查为基础,借助虚构的文学作品,向西方读者呈现当时的中国农村场景;另一方面是将作者的文化诉求投射到文学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政治和情感观点,在萧条、动荡的年代中,用温暖的笔触描述了中国普通农民的生产生活,充满了感同身受的情怀。她的《大地》等作品跨越了东西文化差异,改变了当时不少西方读者眼中中国那种“历史悠久而又软弱落后的神秘国度”印象,在西方国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募捐委员会主席写信感谢赛珍珠,说许多募捐者看了《大地》三部曲才了解中国从而慷慨解囊。海伦·斯诺夫人、波士顿大学教授杰姆斯·C.汤姆森以及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均提道,千百万美国人和其他国外读者,因为阅读了赛珍珠描写的中国人民的生动形象,有兴趣开始了解中国,热爱中国,进而到达中国。赛珍珠是中国文化感同身受的宣传者,饱含对中国的深情,推进国际人文交流,把中国的文化带向世界。
3. 搭建中国通向世界各地的桥梁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近40年,对中国农村和中国人民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她回到美国后,依旧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形势和中国人民的生活。1938年,以大地为纸、民俗为墨的赛珍珠在发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时,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上,而是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热爱,“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年来也就是我的生活。确实,他们的生活始终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养育过我的中国与我自己的国家有许多心理上的一致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自由的热爱……我知道,她是不可战胜的”。同时,赛珍珠用实际行动使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生活和文化:1941年,赛珍珠创办了民间团体“东西方协会”,致力于东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1943年,赛珍珠发起成立全国性的人权组织“废除排华法案公民委员会”,推动排华法案的废除;1962年,赛珍珠公开呼吁美国政府恢复与中国的交往。
卜凯的《中国农家经济》
二、卜凯的大型长期调查与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诞生
卜凯,189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德彻斯县。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参加了“中国研究俱乐部”,对中国问题十分感兴趣,认为中国人民更需要了解科学的农业。1914年他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15年来到中国。卜凯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近30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安徽宿州以传教士的身份从事农业实验、农村改良和推广工作。在此期间,卜凯的主要精力并非用于传教工作,而是“对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更感兴趣”。第二阶段,从1920年开始,他在金陵大学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农业推广和社会调查活动,将主要精力从宿州一个小城镇的农业改良和推广转到农业高等教育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研究上,由一位农业专家转变为著名的中国农业经济学家。1944年,卜凯返回美国,担任美国国务院中国农业顾问、财政部驻中国官员等,对中国农业经济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卜凯在中国期间,立足于中国大地,围绕中国农村问题组织开展了大规模调查,积累了丰富的调查资料及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研究和学科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大规模调查之先河
卜凯在金陵大学主讲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和农场管理学等课程时,发现中国学生不适应康奈尔大学的教材,因此,他要求读过农场管理的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完成至少100户农家的经济及社会状况调查。卜凯认为,“静坐办公室穷思寻求农民成败之原因鲜有能获正确之解答者,即经验丰富之农民,亦常误解农场经营成败的原因,甚至大学教授亦复如是”,而适当的方法应该是:寻求事实之真相,忠诚分析此种真相,最后更能提出改进的建议。在1921年至1925年间,卜凯主持了中国农村经济调查,指导学生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完成了对我国7个省17个地区2866户农家的实地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农场布置与土地利用、农场周年经营状况、大小最适宜的农场企业、耕地所有权与农佃问题、作物、家畜和保存地力、农场劳力、农家家庭与人口、食物消费、生活程度等,调查主要成果形成《中国农家经济》一书,于1933年出版。农村经济调查与《中国农家经济》写作的目的一方面是训练学生如何利用调查方法,以研究农业经济与农业经营,并使其能够了然本国农家经济结构和内容;另一方面,使国际上对占人口绝对多数农民的生活资源、生活状态有更深切之认识。“本书不特材料丰富、持论亦复公允,一切论断完全根据调查所得,故其准确程度,远非一般仅能代表个人观感之著作所能同日而语”。在1929年至1933年间,卜凯组织了中国土地利用调查,将调查地区划为两大农业地带和八大农区,覆盖我国22个省168个地区的16786个田场和38256户农家,主要调查成果形成《中国土地利用》一书,这本专著主要评述中国土地利用之特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土地利用状况以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而对于农民与其他社会阶级间之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即所谓农民状况,不冀详细评述。卜凯主持的两次调查活动在当时是调查方法最科学、覆盖范围最广、调查内容最丰富的农村实地调查,为研究中国近代农村和农业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些著作是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经典,划时代地建立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一套最完善的调查资料,确立了他在世界农业经济史上的地位,是中外农学专家及社会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农村的“富矿”。卜凯被认为是“世界上关于中国农业经济最优秀、最权威的学者”,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看法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学者,费正清、张五常、黄宗智等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引用卜凯的调查资料。
2. 创办我国近代首个农业经济系
传统中国只有农学,而无农业经济学。传统中国农业更多讲究天时地利、改良农业技术和深耕细作等,缺乏经济学视角的审视和研究。1921年秋,卜凯在金陵大学创建了农业经济组,1925年,组改为系,全称是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和农村社会学系,是国内大学设置最早的农业经济系,卜凯为首位系主任。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开创性,在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卜凯在他的著作和教学中,将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法运用到中国农业研究上,虽然他的结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课题,但他的工作永久改变了对中国农业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卜凯所倡导的农村调查作为农业经济系以及后来成立的土地管理学院的传统保持至今,培养训练了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经济人才。卜凯选派青年教师到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外大学深造,与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合作,为建立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做了很多努力。
3. 创立农业经济研究的技术学派
在民国时期,学者们认识到农民占全人口的四分之三,复兴农村是基本和迫切的工作之一,而要复兴和促进农村繁荣必须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其他一切问题都会成为空谈。因此,卜凯在《中国农家经济》中提出“我们必须先要对于农村的实况有一彻底的认识,然后才能分别缓急,对症下药,以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最大的效果”。基于此,卜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调查资料,指出中国近代农业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形成了以卜凯为代表的在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技术学派”。卜凯认为,应该从纯技术的角度,探寻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源以及最优的解决办法,从而主张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解决近代中国农业问题。如果说在宿州的时候,卜凯的角色更多是一个技术员,是一个亲力亲为的一线调查者;那么,到金陵大学任教职后,卜凯在作为一线调查者的同时,更多的是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组织者、观察者和分析者,实现了一个由个体研究者到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研究的关键性转变,推动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范式的转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
4. 探索中国农村改革发展路径
卜凯在《中国土地利用》的序言中,提出“搜集中国农业知识,俾为改良农业之借鉴,及决定全国农业政策之根据”,是中国土地调查的目的之一。《中国农家经济》的最大贡献,是使学生掌握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的调查方法。农业具有地域性特征,围绕农业问题的改进工作,必须因地制宜,因而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不同地域的现实需求,是进行改进工作的基础。卜凯本人一直坚持提倡的教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后来成为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的传统。比如,卜凯结合中国农场的特点,对新式农具进行推广,在安徽宿州和河北进行农业改良与推广试验。卜凯认为,中国的农民应通过组织信用合作社来实现自助,在南京推动建立了丰润门(今玄武门)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农村合作社之一。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多次向卜凯咨询农业经济问题,他也曾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一整套共108条改进农业经济的建议,卜凯的观点曾是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的基础。总体上,卜凯的调查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推动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革。
卜凯的《中国土地利用》
三、深入持续的农村调查是两部“大地”巨著的共同渊源
赛珍珠和卜凯结婚后在安徽宿州农村工作和生活了约两年半,这段经历为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事实基础。婚姻存续的18年是两人大量接受新鲜事物,最富创造力的人生阶段。通过以上对赛珍珠和卜凯主要成就的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夫妇不但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这些成就都植根中国大地,并且赛珍珠小说中的中国世界与卜凯的调查研究工作之间一直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不但具有共同的调查基础渊源,而且在形成的过程中相互映印,是同一题材在文学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分别呈现。无论是他们的文艺作品还是学术著作,都发人深思,对全面认识中国土地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农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没有宿州农村生活和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就没有卜凯夫妇在文学和学术上的巨大成就。纵观赛珍珠的创作生涯不难发现,除了《大地》,她相当多的作品都聚焦中国土地,围绕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展开,试图较为全面、详细地描述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将她观察到的“乡土中国”呈现给西方读者。卜凯在中国期间,把中国土地问题作为研究的根和魂,以农业特别是农业经济教学科研为己任,在中国农业农村调查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重大贡献。可以说,无论是赛珍珠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还是卜凯对中国农村研究的巨大贡献,都是基于他们深入中国最基层最底层的细致的调查研究。尽管他们观察的视角、思考的维度、展现的方式不同,但对中国乡村都有着真切的感悟、深厚的感情、深刻的思考。如果说赛珍珠女士从文学创作的角度,通过对生命的审美体验,写出了《大地》等名著,把小说写在中国大地上,那么卜凯先生则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把握,写出了《中国农家经济》《中国土地利用》等专著,是把论著写在中国大地上。
没有卜凯,就没有赛珍珠的《大地》。作为传教士的女儿,赛珍珠的成长经历中,可能会有机会看到或听到有关中国农民劳动与生活的故事,但并没有机会让她长期和持续地真正走近并深入接触到中国农民,了解认识他们的生活,调查体验他们的辛劳悲苦。但有一个时期,无论是她的现实生活还是文学写作都发生了改变。这与卜凯的农业经济学家身份有关,与卜凯在长江沿岸以及安徽宿州等地的农村调查研究工作有关,与卜凯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学术写作有关。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卜凯的身份及工作,赛珍珠才得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与方式,广泛地、持续地接触到真正在土地上劳作的中国农民,并对中国农业的现状有了并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深切体验。而无论是赛珍珠与卜凯婚后在安徽宿州的乡居与农技推广及农村调研,还是卜凯后来长达10年的覆盖7省的中国农家经济和22省的中国土地利用调查,以及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及撰述,其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赛珍珠的影子,或者说赛珍珠借上述经历对中国农民、农村与农业,有了远超当时一般来华传教士甚至本土文士的直接体验及科学认识。赛珍珠描写中国农民的小说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卜凯夫人的身份完成的。赛珍珠绝对不仅仅是被动地参与了卜凯组织的调查,而是主动地思考中国农村问题及其出路,进而采用文学的视角,生动地展现到《大地》三部曲中。出版后快速成为畅销书的《大地》比迟迟未能译成中文的《中国土地利用》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赛珍珠也参与撰写了《中国土地利用》,并在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和文章中利用该书的数据进行论证,例如,得出了“如果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去的话在不到65年之内人口便会翻一番”的研究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读者们所阅读的直观的文学文本《大地》之外,还有一个读者们不大会去细查深究的潜在的从农业经济视域书写的经济文本。
没有赛珍珠,可能也不会有卜凯在中国农村开展大调查的壮举。赛珍珠婚后,深度参与了卜凯在安徽宿州农村的农业调查,承担了翻译、打字、与妇女交往等工作,帮助卜凯更准确地了解农家生活。在宿州的初期,中国农民抵触和拒绝卜凯极力推广的西方的农业耕种方法,赛珍珠凭借在中国丰富的生活经验建议卜凯先全面了解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状态,再通过比较分析来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此后,他们彻底地调查和分析了土地、种子、耕种、产量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引进各种先进品种进行试验比较,进而获得了适宜当地定期洪涝灾害的小麦品种。卜凯到金陵大学之后,发现给中国人讲授农业并非易事,赛珍珠认为完全按照美国教科书讲授美国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她提出了首先查清中国农业与中国乡村生活的现状的工作建议,当时尚未有人研究过中国农业经济的课题,而年轻知识分子并不了解农业和农村生活。正是这种强烈愿望促使这对夫妇尽最大努力,实施了这项计划。他们给中国学生发放了农村生活调查表,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农民中去。有了答案以后,他们把资料集中起来,整理归纳一下,把调查成果写进了一本有关中国农业经济的小册子里。这本书由芝加哥大学出版后,引起了太平洋关系学院的注意,从此,更为广泛、意义更为重大的中国农村生活研究就开始了。由此可见,卜凯组织带领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调查,正是赛珍珠建议和推动的。赛珍珠甚至认为,这种调查方式,不但对于卜凯来说是需要的,对于教会学校的学生来说同样重要。赛珍珠发现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和激进分子对体力劳动者的不尊重大大超过了他们的父辈。赛珍珠在《我的中国世界》中提道,“我想告诉他们,虽然那些农民目不识丁,但他们绝非无知,他们对生活的了解、他们的智慧和懂得的哲理至少比这些年轻人多得多,也毫无疑问地超出了许多老学究”。赛珍珠曾作为丈夫的助手参与撰写了《中国土地利用》的部分章节内容。卜凯也在《中国农家经济》的序言中特别提及,“对于内子(即妻子)之赞助编辑,亦具十分的铭感”。这些都反映了他们在事业上存在相当程度的交集,共同的工作生活经历也对他们作品的选题、阐释、观点等产生深刻影响。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卜凯的学术研究和赛珍珠的文学创作相互成就,深入的、持续的农村调查是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和宝贵资源。
当然,由于意识形态上的诸多原因,卜凯和赛珍珠的作品从产生伊始,在各自的领域就遭到不同学派的质疑。事实上,我们虽肯定赛珍珠和卜凯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并不否认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价值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离开中国后,对于中国的现实情况缺少全面的了解,对于中国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偏见甚至是误解。所有这些,都需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
四、两部“大地”巨著对当下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现实启示
自20世纪20年代前后卜凯和赛珍珠在中国农村开展大规模调查,中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百年历程。这一百年,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一百年。中国的经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中国的方案获得了普遍的认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迫切需要广大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现实进行调查研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研究认识赛珍珠和卜凯,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大的历史坐标,既要回望过去、尊重历史,又要立足现实、看到沧桑巨变,更要超越历史、面向未来,从历史经验中找到借鉴。
1. 坚持植根大地创作是把握时代脉搏、创造经典佳作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社会科学研究,调查研究和扎根实践都是基本功和必修课。赛珍珠创作的《大地》等传世作品,不是在书斋中凭空想象出来的,一百多年前赛珍珠随卜凯在安徽宿州开展的基层农村调查,为日后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丰富的视角、独特的灵感、丰沛的感情。1938年,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写道:“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1954年,赛珍珠在《我的中国世界》中回忆:“我开始写《大地》,故事是久熟于心的,因为它直接来自生活中种种耳闻目睹的事情,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卜凯也是如此,在中国工作和任教期间,始终遵循“要改进它,必先了解它;要了解它,只有调查研究它”的信条,秉持“实在、实证、实干”的作风,强化调查研究,注重经世致用。在安徽宿州,他“经常在泥泞的路上骑着自行车,深入到农村和农家,看农民如何耕种”。卜凯刚到金陵大学时曾采用康奈尔大学教材,但随即敏锐发现其内容主要针对美国大农场及其先进技术,并不适合中国国情,转而自行编写教材。卜凯组织的大规模农村实地调查,不仅摸清了中国农村经济和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为当时的决策提供依据,也创立了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土地利用研究体系。实践证明,只有植根于实践,植根于现实的社会发展,才能发现大道理、写出大文章,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要关注现实问题、深入社会实践、深入人民群众,把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作为文学艺术创作和学术理论政策研究的“富矿”。
2. 推动科学和文艺携手共进是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路径
科学和文艺是人类发展进程中自身智慧的结果,两者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均属于创造性活动,进而需要不断地创新,追求的共同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和文艺的关系,在本文主要体现为科学与文学的联系。
一方面,科学与文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差异,如科学家牛顿的彩虹和诗人的彩虹是不同的。具体来看,一是科学和文学认识世界的路径有所不同,文学创作更多的是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如赛珍珠的《大地》更多的是在宿州深入乡村生活的结果;而科学研究,如卜凯的《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更多的是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是建立在广泛调查基础之上分析提炼出来的。二是文学与科学影响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路径也有所不同,文学作品对社会公众有更加直接的影响力,在塑造人们认识论和价值观过程中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科学研究主要在学术界具有直接的影响力。三是文学和科学的表达方式有很大区别,文学需要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科学需要严谨的推理求证。赛珍珠在《大地》中描写了可怕的旱灾、水灾、蝗灾,用工笔手法描绘出一幅幅灾民流徙图,给读者强烈的艺术冲击,令人过目不忘。而针对自然灾害问题,卜凯则用严谨的调查研究手段,指出了在彼时中国存在的垦殖过度、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另一方面,科学和文学在根本上是相通相融、密切相关的,文学需要科学提供质性判断、理论支持、逻辑支撑,而科学需要文学提供人文关怀、情感认同和审美体验。仔细探究赛珍珠和卜凯关于土地、农村问题的观点,不难发现其内核有相当程度的相似之处。《大地》描写了以王龙、阿兰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沿袭着靠天吃饭的传统生活方式,其劳动投入和情感依赖就在土地上。这一“人勤地不懒”的作品主题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的研究结论相互契合。《大地》将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寄托在以“王源”为代表的新一代身上,新一代农民不再受到传统血脉观念束缚,通过农业技术的提高改善农民家庭收入,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卜凯提出,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是落后的农业技术和农场管理,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优化农场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和艺术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很重要,两者的结合会产生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为强大的力量,从赛珍珠和卜凯的作品及其影响中可见一斑。
3. 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知识创新催生创造性成果的有力举措
专业化的现代学科知识分类,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世界某一方面的认知程度,但不利于人们对世界整体的观察判断。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大量学科交叉研究的现象证明,不同学科之间是相互依赖的、无法割裂的、难以单独存在的。这就表明,人们可以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叠之处,寻找到新的研究课题。卜凯和赛珍珠的研究经验,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特征。赛珍珠的成功与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密不可分。一方面,赛珍珠出身传教士家庭,自小接受双语教学,既受教于前清秀才孔先生,又先后赴美国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康奈尔大学学习心理学和文学,得益于多学科知识,赛珍珠拥有跨文化阅历和国际视野。另一方面,正如美国学者彼德·康所说的那样,“卜凯夫妇在宿州只过了两年半,时间不长,但对赛珍珠的写作生涯有决定性的影响”。赛珍珠在随卜凯进行农家调查的过程中,获得大量农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与其在文学等领域已有的知识积累在一起,为她撰写传世经典提供了坚实基础。无独有偶,有学者研究了卜凯在安徽宿州的工作生活,发现其不仅开展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的研究,还开展农艺养殖、饮食结构、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卜凯后期组织开展的农村经济和土地利用调查,更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水文学等内容,毫无疑问其调查内容和方式也受到赛珍珠的影响。总之,学科交叉融合是学术发展的内生需求,其根本目的在于逾越学科障碍,解决现实问题,创造新知识、新成果。
4. 加强中外合作交流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基于中国实践,也要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有益的理论和经验,例如中国农业经济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中国文化的发现、传承和传播也需要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一百年前,赛珍珠和卜凯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在中国大地孕育了享誉世界的巨著,实现了文学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中外融通和有机融合。特别是赛珍珠,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智慧,倡导文化自主、文化平等、文化尊重、文化宽容,对其作品的学术研究具有超越文学研究的更为广泛意义的价值,对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迫切需要以开放理念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以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创新推进全球治理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如果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过去的开放重点是“引进来”,那么,新发展阶段下的开放不仅强调“引进来”,更加注重“走出去”,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示给世界。
5.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消除偏见隔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有效地破除偏见、消除隔阂,一百年前赛珍珠做了很好的实践。赛珍珠主张中西文化和合共处,坚持多元文化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促进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文明的兼容。赛珍珠的作品问世前,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卡通漫画书中的负面描述,《大地》第一次让欧美读者真切了解到比卡通书里更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形象,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必读书籍。赛珍珠也被誉为“自13世纪马可·波罗以来描写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西方作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周恩来总理曾评价她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卜凯也一直保留着对中国的美好记忆,他曾深情地对采访的美国记者说:“有足够的中国人想要而且渴望他们的国家现代化,中国人民有才智和品性来实现这个目标。”海伦·斯诺是读了《大地》后来到中国的,是第一位真正抵达延安的外国记者,她撰写的《红色中国内幕》(《续西行漫记》)一书,向全世界展现了洋溢着希望和活力的延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背景下,在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学习借鉴赛珍珠和卜凯化解文明冲突、推动文明对话的精神,坚持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美美与共、和衷共济,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理解沟通的桥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五、结语
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研究既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要求和新的战略环境,迫切需要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扎根中国大地大兴调查研究,把论著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文艺精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强大的学术、理论和智力支撑。
本文是在笔者在江苏大学主办的“2022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
(原文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江苏社会科学”:
https://mp.weixin.qq.com/s/oFESAt9OVb5R0nD4lFk9YA
转自:“三农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