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廖培钦教授JACS: 限制在单层金属有机层中的双核铜(I)位点促进中性电解质中CO2电还原为CH4

2023/9/26 10:01:03  阅读:39 发布者:

▲ 第一作者:衡金梦

通讯作者:廖培钦

单位:中山大学

论文DOI10.1021/jacs.3c08571

01

全文速览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的陈小明院士和廖培钦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题为“Dicopper(I) Sites Confined in a Single MetalOrganic Layer Boosting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CO2 to CH4 in a Neutral Electrolyte”的文章。该文章分析了单层的金属有机层纳米片,即[Cu2(obpy)2] (Cuobpy-SL, Hobpy = 1H-[2,2]bipyridinyl-6-one)在双核铜(I)活性位点作用下,在中性水溶液中高效产生CH4Cuobpy-SL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1.4 V vs. RHE下,CH4的法拉第效率高达821%,电流密度~90 mA cm2,在连续运行100小时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的降低。机理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单核铜位点和完全暴露的双核铜位点相比,分子堆叠形成的受限空间中的双核铜位点(I)对关键的C1中间体如*CO*CHO*CH2O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以促进CH4的产生,同时抑制CC偶联。

1.限制在单层金属有机层中的双核铜(I)位点促进中性电解质中CO2电还原为CH4

02

背景介绍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其中,由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化学CO2还原反应(eCO2RR)利用CO2和减少CO2排放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众所周知,铜基电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催化eCO2RR生产碳氢化合物。尽管,eCO2RRCH4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转化通常在强碱性电解质中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碱性条件下,CO2将与OH–反应形成碳酸盐,导致大量CO2损失并增加气体扩散通道堵塞的可能性。如果能够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实现高性能转化,将更适合工业化。事实上,在中性条件下,大多数催化剂的甲烷部分电流密度都低于50 mA cm2。因此,有必要开发更有效的催化剂并了解其机理,以促进中性条件下eCO2RR产生CH4

03

研究出发点

本工作旨在理解在单层金属有机层分子堆叠形成的受限空间中的双核铜位点(I),在中性条件下,具有高效的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的能力。机理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单核铜位点和完全暴露的双核铜位点相比,Cuobpy-SL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这种棒状超声得到单层分子的方法有望成为合成超薄纳米片的推广手段,有利于对分子催化剂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04

图文解析

要点一:CuobpyCuobpy-SL的制备与表征。

要点二:CuobpyCuobpy-SL的电化学CO2还原反应性能。

要点三:X射线吸收谱图分析

要点四:eCO2RR途径的探讨与确定

05

总结与展望

我们团队第一次成功制备单层MOL双核铜(I)配合物Cuobpy-SL,材料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eCO2RR性能,在中性条件下,二氧化碳还原为CH4。机理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单核铜位点和完全暴露的双核铜位点相比,分子堆叠形成的受限空间中的双核铜位点(I)显示出更大的优势,稳定并激活C1关键中间体,得到高的FECH4

06

课题组介绍

廖培钦教授简介: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导师:陈小明教授,张杰鹏教授。长期致力于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和相关机理研究。入选2018年国家级青年人才,作为第三届中国科协“人才托举工程”被托举人,主持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基金面上项目。目前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ScienceNat. Commun. (×2)J. Am. Chem. Soc. (×16)Angew. Chem. Int. Ed. (×5)RESEARCH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CS Catal. (×5)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转自:“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