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王瑞来:说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不能“载之空言”,期待黄博和更多的历史学者奉献出这样的作品

2023/9/21 11:03:35  阅读:84 发布者:

研究宋代文学艺术的作品,历来大多不是出自历史研究者的手笔,但这本书则是一个历史学者的写作。我觉得这本书的副题更能标示主题: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把文艺融入生活,这就是历史叙述。历史如现实,鲜活而生动。然而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将历史抽象到仅存骨骼,不见血肉。说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不能“载之空言”,需要有具体的人与事来填充。风追司马,期待黄博和更多的历史学者奉献出这样的作品,让阳春白雪走近下里巴人。历史学的无用之用,此之谓也。——王瑞来,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宋风成韵

《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

作者:黄博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37

定价:88

宋人自信自己“文物之盛,跨绝百代”,本书选取了宫廷、官场、旅途、科场和文坛五个最具文艺气息的生活场景,讲述大宋天子如何从粗犷到唯美,诗词如何在士大夫的朋友圈成为秀才艺的社交工具,唐宋之间的书法差异如何成为宋代土人的日常压力,激烈的科举内卷之下宋代士人是如何喜欢上谈论星座、八字和看相的,以及宋代文艺圈的顶流们是如何凭借天价稿酬而一夜暴富的。宋风远去,宋韵难再,好在宋人神采风韵的还在。

名家推荐

黄博果然是一个文艺青年,从宋人对本朝“文物之盛”的迷之自信中,把握住了时代脉搏,主要从杂乱的小说家言中,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场,梳理出当时社会不断被文人士夫“文采风流”影响改造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将其间的故事用轻快生动的语言,讲给21世纪的读者们听。从马上得天下的赵氏皇室之慢慢成为喜好舞文弄墨的“才子天子”,到吟诗作赋、泼墨挥毫被当作士大夫之间重要的社交形式,科考成败心理压力的种种社会表现,乃至名士文采得以用真金白银秤量的润笔风尚,宋朝进入“科举社会”的种种生活场景,在黄博的笔下鲜活了起来。尤其重要的是,除了偶有反复的粗鄙化,对这样“文采风流”的崇拜,其实左右了近千年的中国帝制后期社会。期待有识之士在关注士大夫阶层的同时,也能够花时间讲出一些关于当时更广大基层民众日常生活的故事来。——包伟民 中国宋史研究会前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相对而言,宋朝文化自由多元,社会生活遂独具异采神韵。以文人士大夫的文艺生活为切入点,趣味盎然地展现宋风何以成韵,这是自谑文青的作者撰写此书时怀揣的期许。著者落笔先叙宋代皇帝,揭示他们的文艺喜好同样深受文人风尚的潜移默化,同时点明了宋风成韵中的帝王垂范效应。而后铺展两宋士大夫文艺生活的四轴长卷:以诗词唱和酬对社会交际,以书法墨迹滋润日常生活,以星命相术熬煮心灵鸡汤,以文字创作收获润笔酬劳。全书精选代表性人物为话题主角,发掘趣味性轶闻为叙事方式;行文中牵绾穿插前代逸事,或溯源故实,或异代对比,收涉笔成趣之妙;评点时抑扬褒贬笔下人事,或凸显性情,或抉明意义,有收放自如之功。翻开这册以故事说文化的读物,你将憬然有悟而欣然有得:宋代虽已远去,风韵犹能钩沉!——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如果想知道一个受过专业史学训练的文学青年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那么,就看黄博的这部《宋风成韵》吧。从宫廷文艺到士大夫的诗词酬唱,从书法欣赏到碑志写作,还有伴随着科举功名的士人焦虑与梦想,黄博精心择取了几个典型的视角,动用雄厚的学识积累,举重若轻,写得畅快淋漓,海阔天空。准确的学术传递,让读者在愉快的接受中完成。研究宋代文学艺术的作品,历来大多不是出自历史研究者的手笔,但这本书则是一个历史学者的写作。我觉得这本书的副题更能标示主题: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把文艺融入生活,这就是历史叙述。历史如现实,鲜活而生动。然而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将历史抽象到仅存骨骼,不见血肉。说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不能“载之空言”,需要有具体的人与事来填充。风追司马,期待黄博和更多的历史学者奉献出这样的作品,让阳春白雪走近下里巴人。历史学的无用之用,此之谓也。——王瑞来 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自序/还是文艺青年

林园依旧几回愁。

去去又登楼。

十年胜景,从来故物,不似少年游。

当年别梦多曾住,行脚已荒丘。

兀坐山头。

蓬窗尚忆,旧案写风流。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因为偶然的机会,我兴致勃勃地回到了多年前考研时租住的小铁屋前。这是一间用铁皮拼合起来,伫立在某高校校园里最热闹的一条商业街边一座荒山之上的违章建筑。当我有兴趣去怀旧的时候,小铁屋已经因为学校对乱搭乱建的清理,早就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几张当年用过的书桌散落在山间的杂草丛中。我一时感慨,写下了这首《少年游》的小词。

彼时的我,刚刚从市里的另一所大学毕业,在离这所知名大学十多分钟车程的乡镇上教书。为了找到考研的感觉,我就在这里租房以备考宋史方向的研究生。那时的我,在无数个挑灯夜战背单词的晚上,常常憧憬着宋史研究生的学习生活——重新回到大学校园,沉浸在《宋史》《长编》《会要》的青编汗简里,探索宋代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辛可以被发现。我也常常发一些如果回到宋朝会有机会体验何种生活的书生幻梦。回到宋朝看一看他们的风采神韵,大概是每个文艺青年都曾有过的梦想吧:

万卷风骚笔,莫怪醉黄粱。

书生光景、还似一梦困名场。

载酒江湖细说,独立凭栏欲雨,云淡弄垂杨。

游子半生误,消得鬓头苍。  

千年越,落花寂,笑语长。

长安雁断、回首造化路茫茫。

休道悲欢怎料,知汝汉宫勋业,棋罢问萧郎。

但快千杯饮,冠盖卧山房。

鲜衣怒马,关山纵横,那些属于汉唐的荣光,宋人艳羡了三百年。举三尺剑搅动日月风云,提三寸笔织就锦绣文章,这也许是每个大宋少年的黄粱一梦吧。我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很有小镇文艺青年的气质,这首《水调歌头》的小词,是一个小镇文艺青年多年前梦回宋朝时留在那里的文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我以为的文艺青年的日常,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沉迷其中。

我曾经诗兴大发,在去三峡的游船上,一天之内写下了四首绝句:

晨云卷雾倚船楼,细草微风泊岸头。

漫眼江行无所见,烟山江影羡偏舟。

——《旅次丰都口占》

云暗峰前小邑多,船窗坐对亦酣歌。

他年再棹烟江上,一路新诗钓碧波。

——《江路小镇》

眼睹层峦与我痴,行船画景忆当时。

君来水阁凭栏未?今日江村尽是诗。

——《忠县江行》

夜半帆樯到万州,万家灯火照桥头。

船台坐看江城远,手把唐诗证卧游。

——《夜航过万州》

我曾经向往过田园诗般的生活——“欲住田家羡买邻,农车偶见更精神。柴扉梦里疑曾到,篱菊栽来作主人。”这是疫情前的秋天,我在一个农家乐里吟出的诗句。“负郭田园半日程,狸奴比翼踏山行。曾将名犬芦塘住,共看飞云万里轻。”这是我带着“大橘子”在乡间欢快飞跑时的惬意。

我也曾经向往诗和远方。“论学疆藏间,西域万里行。高贤满座前,妙音耳语盈。事了疾疾去,昼夜抵千程。铁龙卷地走,牛羊追风生。相携塞上约,倚窗慕长缨。最爱烟尘起,立马天山坪。揽辔草原游,且看意气横。骋望红云处,晚空照霞明。遥想中夜月,须有繁星迎。但作穹帐眠,不肯唤归声。”这是出远门后看到别样风景时,肉眼可见的欢愉。

我当然不是真的想当一个诗人——虽然调侃一个人是诗人,在今天已经是对一个文艺青年最善意的嘲讽了——我只是幻想自己那枯燥乏味的人生可以略微有些诗意罢了。可惜的是,上述这些诗情画意现在都已渐渐远去,在最近几年并无多少成就的学术道路的奋进上,我已经很久没有诗兴了。当初开玩笑说要在数量上超过陆游的豪言已成臆语。写作这本《宋风成韵》的小书,也算是又过了一把文艺青年的干瘾。

宋人的神采风韵是令人艳羡的,但如何在千年之后用我的“妙笔”让读者体会到宋韵文化的魅力,则更加令人心动。这一次,我不想做知识的生产者,我只想当一回故事的搬运工。本书的打算是,以讲述宋代人物和故事的形式串起宋代社会文艺生活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将会选择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发掘他们身上发生的趣事,以展示宋代文化的成就和特色。

中国传统的文化在从前其实就是一种讲故事的学问,中国古代的史学尤其如此。孔夫子有“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的感叹,行事之所以可人,多数还是生动的故事造就的。我们熟知但却并不会熟读的二十四史,质量参差不齐,往往受到推崇的几部,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都是在讲故事上能够做到妙笔生花的,《史记》实为其中的典范。

司马迁想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凭着空言大话去吓唬人,而是通过历史上形形色色各类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故事,娓娓道出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的中国历史文化之流风余韵。然而自从近代国势不振、学术西化以来,现代中国的学问,在越演越烈的理论焦虑之下,越来越轻视讲故事,也越来越不愿意讲故事了。因此,这本小书的写作,有一个颇为不合时宜的妄念,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揭示出历史的意义。以小故事,讲大历史,从历史中看懂文化,从文化中看透历史。

20229月于成都

作者简介

黄博,1982年生,重庆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学和宋史。著有《1013世纪古格王国政治史研究》、《如朕亲临:帝王肖像崇拜与宋代政治生活》等。

目录

自序 还是文艺青年

楔子 宋风何以成韵

一、从马上打天下到笔下治天下

   ——宋代皇帝的宫廷文艺生活

二、两首新诗千里道

   ——诗词与宋代士大夫的社交生活

三、字被苏黄胡乱写坏了

   ——书法与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

四、未来不必更臆度

   ——人生焦虑与科举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灵鸡汤

五、不知润笔能几

   ——碑志行状与宋代文人的笔墨营生

后记

本文来源:人文学术社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