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白芸 杨玉明 | 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社区教育的可为路径探讨

2023/9/20 17:57:31  阅读:38 发布者:

一个人所受到的完整教育必须是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并构建良好的环境。单靠学校教育不能达到培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的,学校无法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家庭与社会的参与已经成为必然。

新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需要学校与家庭合作,全社会多方面携手并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各方的支持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的“三位一体”教育生态环境。

为此,明晰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其中的定位,厘清各教育主体的权责边界,建立以“全面育人”“全员育人”为取向的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势在必行,而其中社区教育是社会支持的重要体现,大有可为。

一、提升家校社合作的边界意识

指向未成年人发展的基本教育格局就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协作共育,但参与主体应恰当把握好“度”,既不要其中一方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也不能缺位、错位,大家应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能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和成效。

首先要意识到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它们之间有所不同,各有优势,也要承认各自的局限性、相对性;而且,三者在各自领域中担任着不同的职责,享有不同的权利与义务。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员去做,学校和教师应进一步体现专业引领的主导作用;而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生活教育、成人之道,家长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社区教育的优势不仅在于校外教育,更在于公民教育,尤其是家长的终身教育和家庭亲子、隔代、婚姻等相关教育的实施。

提升边界意识就要把握和遵守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一是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儿童权益优先;二是保持一致的育人目标,明确分工且动态协作;三是构建互为教育伙伴的育人共同体,互助互补;四是以学校为主导、社区协助开展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

当然,也要承认责任主体有一定的相对性、情境性和交融性。比如说家校双方都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主要责任,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负主要责任,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品行负主要责任。但这种区分不是简单的区分,而是要在特定的时间以及空间下区分,比如寒暑假在家,家长就对孩子的人身安全、学业、衣食住行以及品行负主要责任。而在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学业以及品行负主要责任。学校在发挥主导作用过程中,除了尽可能利用自身的校本资源、家长资源等,更要主动借助社会资源,积极谋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

二、凸显社区教育在协同育人中的社会支持优势

新时代我国社区教育在社区生活中为全体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基层社区治理、促进家长素养提升、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与社区发生着紧密联系,社区是连接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厘清社区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根据实施主体、对象、内容、场域的偏重不同,我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但并不意味着社区教育就仅局限于以社区的成人尤其老人为对象的闲暇教育和群众性娱乐活动,而是以发展每个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基于社区来开展的全民教育。

从教育对象和类别上应包括幼儿早教、青少年校外教育、成人的继续教育(包括老中青的教育活动)等非正规教育活动,是体现全民终身教育理念的完整体系。社区学院(包括社区学校)和老年学校(包括老年大学)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实体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及其他场馆资源也发挥着重要的社区教育功能。社区教育应成为联通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桥梁枢纽。同时,终身教育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实现人的终身学习,作为学校教师的居民和作为家长的居民,都可以通过社区教育获得终身教育与发展。

其次,明确新时代社区教育的内涵是指向人的现代化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公民教育。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说,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的现代化,是体现全面性、全民性、全程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2019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即: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这也对社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与创新指明了方向,揭示了社区教育的内涵所在,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导向相一致。

再次,社区教育的全年龄段育人使命应进一步回应和服务于社会治理。社区教育整体目标应该是开展公民教育,应该是促进公民的价值实现,回应我国社会治理的需要。为此,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需要转变,应从最初作为丰富学校教育内容的“替补角色”,尽快转变到社区治理属性也得到强化,使其真正成为我国社会公共体系、全民教育体系的支柱,成为实现人的终身学习的根本途径,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到生活方式的转变,从闲暇教育向公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中老年教育转向全年龄段教育,以未成年人、家长和其他成人为终身教育对象,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与学习型社会构建紧密结合。

三、加强社区教育在构建协同育人生态环境中的参与行动

(一)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建设

加强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教育机构应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参与学校的课后延期服务,要紧密联系普通中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会组织等,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类教育、科普资源,开展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教育活动,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可派教师到社区教育机构提供志愿指导服务,最终培育出一批批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志愿队伍来协助学校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校外和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中突破思维定式。超越原有工作经验的固有模式,提高社区教育的管理理念和办学水平,从行政主导到多元共治,给社区教育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尤其是社区院校在办学中的价值追求和发展定位需要重新思考,并进一步给予社区教育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中的角色支持,建立统筹领导机制,共同在人的现代化和终身可持续发展方面体现更大的价值,走出一种弹性、开放、融通的全民终身学习路径,引领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生活理念更新和公民素养教育实施,进一步打造社会公共教育体系。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应进一步完善。社区中蕴藏着丰富而巨大的教育资源,应加强优化、整合和共享,使之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扩大社区资源利用的效益。社区教育资源不仅体现在物质环境、空间场所和设备设施资源方面,更多的是蕴藏着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

但是,由于社区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社区教育资源分布也极为不均衡,社区各种特色资源之间的共享或整合非常必要,学校和社区资源之间的联通以达成互利双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从共育的角度更好地设计和协调,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综合安排。

(二)更新社区教育内容与形式,打造泛在学习共同体

切实提高社区教育的办学质量,开发和完善指向人的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更新社区教育实体办学机构如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老年大学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手段,并体现公民教育培养目标的针对性,特别是鼓励中小学主动与社区教育协作,在学校假期及普通假日,开展家校社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创设非正式教育生态环境,增强公共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延展性和互通共享性,充分发挥场馆教育的有效性。社区教育环境应从学习中心走向学习“广场”、学习集市的形态,并发挥同伴互助互学的双向教育力量。

学习“广场”是公共学习活动的户外开放、流动的空间,打造社区教育集市,使学习者各取所需。比如,图书馆功能应进一步拓展,将其促进社会和谐、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提高学习化生存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价值取向,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社区教育的更大价值。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是重中之重,社区教育开展家庭及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天然优势,但专业实力有待加强。

鼓励社区教育形成百花齐放的模式。为社区教育提供更大的办学和发展自主权,积极探索适合的模式和路径,形成以社区学校为载体的综合型模式,并与大学合作开展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生活化教育及其综合实践活动。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立足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生活,除了系统讲授式教学、参与体验式教学培养理念和知识技能,可结合人文行走采用实地调研式、小组合作式的社区生活现场案例教学,主题沙龙及大讨论,案例收集与分析,开展行动研究等形式,使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更加生活化、生动化、接地气,各类学员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反思性调查与研究性学习,体现多元参与。进一步发挥在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比如大学、中小学师生资源、企业人士等的社区参与。促进未成年人及家长的现代化素养和公民素质提升,促进社会文明,使生活更美好。

(三)优化社区教育搭建的家长学习交流平台

社区学院(学校)可以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协助家长成立家长讲师团,请在家庭教育、营养卫生、心理咨询等方面有专业基础的家长,或其他专业人士来学校为其他家长开设讲座和培训,使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提高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有效互动的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加强家长之间的交流探讨,以家长俱乐部和家长沙龙等形式助力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提高其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家庭和学校等基本职责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终身教育带动社区周围的企事业单位协调参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活动,打通单位、组织、社区、学校之间的通道,扩大社会支持,围绕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加以解决,也是有助于单位和组织解决员工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提高工作投入度和积极性的重要保障。

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改善隔代教育效果。所有的家长,不一定都是单位人,但一定都是社会人、社区人。进一步深入了解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困惑,以社区学院、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及社会上专门性场馆等终身教育学习组织机构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增强以社区教育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认同度,设计和开展符合家庭教育需求的课程与活动,提供对家庭教育有益的资源,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职责。

社区院校和老年大学等社区教育机构应针对隔代教育现状和问题开展更多的研究与探索,以线上与线下结合,课程、活动、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引导老年人在第三代教育与发展问题上与年轻父母减少代沟,增强认同感和一致性,取长补短,达成恰当的共识,提高隔代教育的科学性和积极性,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社区教育有着良好的优势可促进家长素养提升及家庭教育改善,可分担学校和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社区参与的引领,为未成年人提供积极健康的隐蔽课程和社区文化环境,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效。

社区教育机构可借助于基层社区组织如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等开展各项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邻里之家、市民体验基地等已有的形式进一步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一切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社区管理部门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从结构、组织、制度、资金等方面进一步保障,需要社区教育在工作思路突破、运行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社区资源整合等方面积极主动探索和改进。

此外,精神文明建设也始终是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优化社区育人环境的主要路径。以社区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综合实践能力,既促进了社区全年龄段育人系统的建设,更体现了赋能社区治理的专业价值。为此,加快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其全方位育人作用,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育人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相统一,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目标。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3/07-08「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与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 白芸

教育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

上海市教育领导科学学会副主任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 杨玉明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上海市静安社区学院)副教授

转自:“新课程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