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刘西川:博士生要先做案例研究

2023/9/14 15:48:55  阅读:43 发布者: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重点谈谈为什么建议博士生要先做案例研究的理由。为了阐明在这个特殊期间博士生科研训练内容的先后顺序,我特地先来讲讲做计量实证的益处与“尴尬”,以此作为“参照”。同时需要表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之一不是要“扬”案例研究,而“抑”计量实证,在我看来,二者是“互补关系”。

1.做计量实证的益处

目前,经管学院博士生的训练都是从计量实证开始的。这种训练符合当前的潮流。先做计量实证的益处大致有这么几个:

第一,符合科学规范。大家都在讲实证和数据,计量实证就是在这个背景和框架下进行的,符合科学范式,无可厚非。我这里讲的是研究的合法性问题。现在的一个共识是,认为用数据和计量模型来做研究,就是规范和符合范式的。

第二,在选题上容易把握。在训练上,这种做计量实证的,无论是从前期操作还是从后期检查和评价时,都比较容易把握。在选题上,指导老师往往倾向于让学生选这种计量实证类的,其背后的依据是,用这种范式,还能看清楚研究思路和内容,用其他范式如案例类,担心学生会瞎做一气。当然,思想性或纯文字类的选题,就更加希望同学们不要去碰了。

第三,在操作上容易实施。学生也很希望做计量实证,认为学这些方法技术和整理数据,容易掌握和实施,可以找一篇范文进行模仿,照猫画虎,亦步亦趋,按部就班,最后也能完成一篇初稿。用一些同学的原话来说,感觉做这种论文,就是在做计算题,每一步的结果和标准都很明确。

2.做计量实证的“尴尬”

按照目前计量实证范式做出来的论文似乎越来越难发表出来,这并不是单纯的供大于求的问题。这反映出这种范式之于初学者的内在弊端显现出来了。常常听到的质疑有这么几种:

第一,研究主题过于随意。一般来说,初学者做的计量实证,要么是检验了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要么是检验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这个时候,还不能说学生,学生会说,我是学生,不能用高标准来要求。

第二,对规范和严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计量经济刚引入国内的时候,当时大家觉得这种方法很规范、好神奇。但现在大家的想法可能已经发生转变了,觉得这不过就是一个流程或一个把戏。这就好比别人买了一个手机,我也要买一个同款的。计量实证的难点体现在变量度量和识别上,这些都是非常费时费力的,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第三,忽视了观点的创新。很多时候,计量实证侧重于规范与流程,而忽视了在假说证伪的基础上进行观点创新。在这个方面,最常见的是,根据估计结果的显著性来“倒推”假说,即有什么样的估计结果,就在前面构建什么样的假说。可以说,这样的假说根本没有什么针对性,也不知道其要挑战的已有认识是什么,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理论解释,即所得到的经验发现是属于描述性的。

3.我为什么建议在计量实证之前先做案例研究呢?

先来说说,我对计量实证与案例研究二者的认识。在我看来,计量实证与案例研究都属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要义是发展新假说,这个发展不仅包括形成新的理论猜想,提出新的假说,还包括对所提出假说的验证。二者都是利用经验证据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的研究,其中一个区别就是,计量实证利用的是大样本数据,是从个体来推总体;而案例研究是利用案例(单案例或多案例)来验证假说,并对原有理论认识提出挑战。

再来说说,现在的初学者为什么不喜欢或不愿意先做案例研究?一言以概之,就是因为计量实证基本上只使用一个套路或流程,只要照着流程走,最后都有一个结果;相比之下,案例研究就要困难很多,研究门槛要高一些,有可能忙活了很长时间,还是一地鸡毛。在我看来,案例研究的门槛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假说提出、研究框架和基于较多信息的系统思考。具体而言:我认为,第一个难点是要先提出新假说,这是案例研究的关键,也是出发点。没有这个新假说的“引领”,所选用的案例是六神无主,两眼渺茫的,结果可能是叙述了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讲什么,或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仅仅讲了一个故事而已。第二个难点是要构建一个研究框架,将已有认识、新假说,原有证据和新证据都囊括进来。如果缺了这个框架,就难以检验、评价这个假说证伪的过程。很多时候,初学者不愿意碰案例研究,就是觉得这几部分弄起来就很费劲了,同时还要对应起来,就更难了。第三个难点是要学会使用更多的信息来思考和做研究。通常,有一个误区,认为案例研究顶多就是一个案例,几个案例,信息要远远小于样本量较大的数据。实则不止,从有价值的信息来讲,案例研究的信息量要远大于十几个变量(以常见的计量实证研究为例)所提供的信息量。当被要求使用更多信息进行甄别、比较、分析和验证时,尤其是系统和整体的驾驭,初学者就感觉大脑缺氧了。

我认为,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先做案例研究,再做计量实证,当然这两项工作都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做案例研究,提出和初步验证新假说;然后再做计量实证,利用大样本数据进行再检验。

先做案例研究,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先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假说上,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做计量的弊端——检验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或者检验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同时,有了案例研究所提供的理论猜想和新发现,再做计量实证,就能踩在理论旋律的点上。就假说而言,案例研究对问题的研究是基于所提出的假说展开的,这个假说是具体的,而初学者所做的计量实证往往考察的是“比较一般”的影响或效应。

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做好“对应”工作。这里的对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在一篇文章中,应有新旧观点的对比,其中新观点就是文章提出的新假说。另一层含义是指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之间的对应。

由此也能发现我对已有计量实证“套路化”研究的批评。这类研究通常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观点创新上,具体而言:(1)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缺乏一个有正面回答的预设,这个预设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2)尽管也有问题和假说,但是缺乏和已有研究认识的呼应,看不出文章的观点和已有研究认识有何不同,以及这种不同有何价值。

综上所述,我是竭力建议年轻朋友先做案例研究后做计量实证,尽管上手起来难度很大,但一旦咬着牙过了这一关,就是更上一层楼,一览众山小。

转自:“刘西川阅读写作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