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因组所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基因组所”)成立于2014年,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支持建设。基因组所通过整合生物学和大数据科学,来认识与利用农业生物基因组,服务全球农业生产。为此,基因组所成立了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食品科学等研究中心和相关技术平台。基因组所的长期愿景是致力于通过颠覆性创新来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于个性化食品供给体系,并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和农民社会地位!
成立以来,基因组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被列为中国农科院现代院所改革的“试验田”,建立了由中国农科院与深圳市主管领导任共同理事长的理事会;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辐射农业、食品和生态方向的学科体系,获批“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包括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在内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多篇,以基因组设计育种育成国审、省审新品种30余个,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市市长奖”等奖励。
二、团队/课题组介绍:
胡冠菁课题组以棉属植物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与育种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采用进化系统生物学方法整合多维度与多组学研究手段,致力于解析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与干预机制,为高效精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围绕棉属植物进化基因组学和育种,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2)重大棉花品种形成及关键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通过对多倍体基因组的细胞遗传学特性、序列变异、染色体结构、转录调控元件、以及动态表达谱进行系统生物学分析,我们将深入探索棉花纤维发育、棉籽油份合成、胁迫响应等重要生理机制在驯化改良过程中的演化机制以及全基因组网络调控基础。
课题组长胡冠菁,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2013至2020年继续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生态、进化及有机生物学系Jonathan F. Wendel教授实验室从事棉属植物的进化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迄今已发表SCI期刊论文34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1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4.919,累计影响因子超过70。近五年来,发表SCI期刊论文15篇(第一作者4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专题报告4次,担任组织者1次;兼职担任国际期刊编委2项。
胡冠菁博士2020年9月加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心,其课题组同时隶属于“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基因组研究中心”是基因组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称“中棉所”)于2018年共建的联合研究中心,兼具基因组所在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中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平台优势。
三、招聘岗位
岗位:博士后2名
在植物进化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招收博士后2名。研究工作以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主,包括(1)综合运用基因组、表观组和转录组等多组学技术,开发生物学网络构建和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2)植物基因组功能性元件的鉴定、调控解析和进化动态分析;(3)群体遗传学单倍型、结构变异、表观变异多样性挖掘;(4)驯化与适应性进化。
研究背景要求: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群体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如有强烈兴趣,其它学科的博士也可联系。
分析背景的申请者需有生物信息学、基因组测序分析或其它组学(DNA, RNA, ChIP sequencing)分析研究的背景之一;熟悉命令行、R语言代码的使用;能独立编写代码者优先;
实验背景的申请者要有的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RNA/DNA提取、测序文库制备等相关经验之一;
计算和实验背景都具备的申请者优先考虑,两者具备其一即可申请;
岗位要求:
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和动力,既勇于钻研创新亦能脚踏实地勤劳奋勉。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能独立撰写英文论文,能够熟练跟踪专业文献和掌握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动态。
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巧,以及参与和组织团队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具备管理和督促完成研究项目的能力,并能够根据研究进展发起与设计新的研究项目。
博士后待遇:
1.普通博后待遇超过全国90%以上副研;优秀博后(Top 50%)优于全国90%以上正研。
博士后:基因组所标准博后待遇+深圳市博士后补贴
食堂补贴:每月饭卡补贴600元。
符合新区及研究所正常入站博士后条件,都能够参评新区D类人才补贴36万(每月1万元奖励,任期3年)。符合条件有多篇高水平文章或承担基金的优秀博士后或相当于副研究员岗位人员,可参评新区C类人才补贴60万类(每月1万,支持5年,条件参考获国自然青年及以上项目)。
项目绩效:博士后独立主持国自然青年、博后基金等项目,课题组配套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
文章成果奖励:国内一流奖励水平
企业联合博后:与武汉希望组联合招聘博后专攻三代测序建库和数据分析方向,将额外享受企业人才补贴
海外博后计划:世界排名前200大学、前100或前50的海外博士入站,还有不同额度的补贴
具体金额可根据入选者背景、潜力面谈,一事一议。
2.附深圳博后政策:
按照深圳市、大鹏新区相关规定,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具体金额以政府最新规定为准。
按照研究所的相关规定提供博士后的工资、五险一金和绩效待遇。
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优农计划",在站期间可申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博士后"评审,入选者给予奖金奖励。
博士后人员进站后,可选择落户深圳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签订3年劳动合同的,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充足的研究经费,配备研究需要的设备和仪器,科研方向给予较高自由度。
四、申请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包含教育经历、研究经历、论文发表)、代表作和研究意向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huguanjing@caas.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姓名+应聘岗位”,应聘材料请压缩成一个以您姓名命名的zip文件以附件发送。
所有应聘材料我们会仔细分析并保密,承诺在收到申请材料的一周内回复,并及时安排面试。
胡冠菁代表性论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Co-first author(s) indicated with pound “#”,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s) indicated with asterisks “*”
1. Dong, Y., *G. Hu, C.E. Grover, E. R. Miller, *S. Zhu, & *J.F. Wendel. 2022. Parental legacy versus regulatory innovation in salt stress responsiveness of allopolyploid cotton (Gossypium) species. The Plant Journal 111 (3): 872–87.
2. Hu, G., C.E. Grover, D. Yuan, J. Jareczek, Y. Dong, E. Miller, J.L. Conover, *J.F. Wendel. 2021. "Evolu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cotton genome" in Cotton Precision Breeding, edited by M.U. Rahman, Y. Zafar and T.Z. Zhang.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1 June 09. [Invited Book Chapter]
3. Hu, G., C. E. Grover, M. A. I. I. Arick, M. Liu, D. G. Peterson et al., 2020 Homoeologous gene expression and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es and evolutionary inference in allopolyploids. Brief. Bioinform. bbaa35.
4. #Bao, Y., #G. Hu, C. E. Grover, J. Conover, D. Yuan et al., 2019 Unraveling cis and trans regulatory evolution during cotton domestication. Nat. Commun. 10: 5399.
5. Hu, G., and J. F. Wendel, 2018 Cis-trans controls and regulatory novelty accompanying allopolyploidization. New Phytologist 221: 1691–1700.
6. Dong, Y., G. Hu, J. Yu, S. W. Thu, C. E. Grover et al., 2019 Salt‐tolerance diversity in diploid and polyploid cotton (Gossypium) species. Plant J. 101: 1135-1151.
7. #Zhao, B., #J. F. Cao, #G. Hu, Z. W. Chen, L. Y. Wang, X. X. Shangguan, Ling-Jian Wang, Y. B. Mao, T. Z. Zhang, J. F. Wendel, X. Y. Chen. 2018. Core cis-element variation confers subgenome-biased expression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 functions in cotton fiber elongation. New Phytologist 218(3):1061-1075.
转自:“园艺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