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笔谈|时代变革与大学使命

2023/9/13 9:37:37  阅读:45 发布者:

教育数字化与高等教育的未来

Michael Spence AC(迈克尔·斯宾塞)

(伦敦大学学院校长)

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和学生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如果在一年前探讨这个话题,情况也许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封闭学习中发生的数字教育变革,并没有像我们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永久的变化。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这场数字教育变革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今天面临的数字现象,例如,在2022年底出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等,将会为世界带来永久性和颠覆性的改变。因此,今天我想探讨的是疫情大流行期间的数字化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意义。

首先是疫情大流行。在伦敦大学学院,当新冠疫情导致学校封闭时,我们转向在线教学,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教师和学生都在尝试使用技术,以达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技术有助于教育民主化。预先录制的在线内容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方式参与学习,并利用“实时”时间与老师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在线小组学习也给不自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学生更愿意通过在线功能参与讨论,而不是在现场大群体中发言。

然而,数字学习对于那些缺乏硬件、无线网络和舒适家庭工作空间的人来说非常不利。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有必要支持这些学生。未来所有技术与学习的结合,都必须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千差万别的前提下推进。随着疫情防控限制的解除,我们最初的重点是回到校园线下学习。封锁期的隔离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集体教育经历和校园生活的重要性,但随着疫情离我们越来越远,很明显,我们仍不想放弃数字技术融入学习和教学所带来的好处。我们正在寻找一种更融合的方法,将面对面和在线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学科专业知识与自我管理、数字通信、协作和批判性思维等更广泛的技能结合起来。例如,我们的心理学和语言科学(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现在就使用50%线下与50%线上的混合方法,这使得高级专业人员(如校长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临床医生)能够深度参与,帮助他们将工作场所的数据结果返回给这些专业团队。对于那些无法参加线下面对面教学的人来说,混合方法非常适合终身学习。混合方法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为学习者提供更现实的体验。这对临床学科特别有用,学生可以积累模拟检查、与患者互动的经验。

正如我们应对疫情大流行的巨大挑战一样,我们也必须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紧迫和全球性的挑战。这对剽窃和评估意味着什么呢?教师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我们如何培养数字素养和意识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是否应该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我们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一些人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没有立足之地,因为监管和管理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试图禁止人工智能,这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将继续存在。ChatGPT背后的技术很快就会无处不在,包括在基本的日常系统中,比如微软的Word。试图反对它,最终将是徒劳的,这不符合大学的宗旨和特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学生和教职工的清晰认知是关键。伦敦大学学院利用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专家组,负责制定政策和开展活动,以应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鼓励教职工尝试用一种人工智能工具来编写考试试题和教学评估,对学生在学术诚信、如何合法地在学习及今后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及什么行为构成作弊等方面的指导明确而全面。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帮助技能开发和研究的工具,可以积极地应用于教育。我们鼓励学生们使用像ChatGPT这样有趣的工具,看看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同时了解这些工具的局限性。我们提供实习机会,与学生一起试验、制定政策和共同创造教育方法,这是对我们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人工智能素养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活和专业技能,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如此。未来所有领域的行动都将围绕人机界面展开。认识到这一点,英国罗素大学集团(伦敦大学学院是其成员)制定了五项原则,以培养我们的教职工和学生成为日益人工智能化世界的领导者:一是大学将支持学生和教职工了解人工智能;二是教职工应具备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适当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三是大学将调整教学和评估内容,将其纳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道德使用;四是大学将确保其学术严谨性和诚信不受影响;五是随着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大学间将合作分享最佳实践经验。

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的全球领导者,伦敦大学学院在这一领域的教学获益良多。例如,伦敦大学学院与“谷歌深度思维”(Google DeepMind)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后者是开发预测人工智能系统(如AlphaFold,主要用于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上的一些疑难问题)的先驱公司。我们与该公司的合作已经带来了一些技术成效,这些技术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机器学习技术,它可以分析扫描图像,以识别眼病的早期迹象,与领先的人类专家一样准确,但速度要快得多。“谷歌深度思维”还与伦敦大学学院合作,提供硕士学位奖学金,以确保强大的专业人才储备,这样就可以继续以明智和道德的方式开发这项技术。“谷歌深度思维”是由伦敦大学学院的毕业生在我校工作时创建的。另一家从伦敦大学学院出来的公司是Synthesia,由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创立,最近成了“独角兽”,它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该公司的技术允许用户只需输入文本就可以创建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这就创造出了与真实视频难以区分的画面和语音,并意味着公益组织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制作专业流畅的视频。最近,它被用于一项全球推广,用人工智能制作了贝克汉姆用九种语言说话的视频,以提高人们对疟疾的认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政策优势,使我们能够站在逐步适应而非禁止的立场,及时获得新资源支持、教学和评估指导,以及道德和监管的反馈。

对于伦敦大学学院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合作力量。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全球性的机遇,我们必须与在世界各地的学术同事一起开发这些工具,才能对道德使用、法规、机构和自主权等一些基本问题做出最有效回应。在北京这样一个汇聚了众多教育领域思想的地方,提出这一观点显得尤为恰当。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围绕数字化转型开展国际对话,这非常有必要,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教育的未来,它还提醒人们关注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促进共同利益的一种潜在力量,可以用来支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能力、实现教学现代化。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机会,我们需要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共同努力。通过研讨,引导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教学和学习体验,关注“如何做”和“做什么”,更有效地培养用于现实世界的技能,并在各机构之间提供更公平的参与模式。

创新基础研究 服务教育强国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严纯华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非常感谢有这样一次机会能够跟大家一起讨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高校的挑战和创新。我认为每一所学校,包括中国的和国外的大学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对于大学来说,我们希望能够给学生一个“全营养式”的教育,同时能够让学生成为一个“全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公民,一个能够对全球作出贡献的人。但从教育和教学方面来看,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与生俱来,我们所教永远落后于所需。同时因为大学的人为分科,既使得各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特长,也使得学科分化过细。然而,世界任何一个真实的问题不可能是由一个单一的知识或者单一的学科所能解决,于是交叉和融合成为当前的趋势。当下全球信息技术和科学发展突飞猛进,面对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机遇,我们在教育方面依然是手足无措。

大家知道,基础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永恒讨论的话题。何为基础研究,以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在不断地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并且使世界上纷乱无比的一些复杂事件能用一些原理、用一些公式甚至用“形与数”这样一个逻辑加以简单清晰地描述。

基础研究是人类社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变生活并拓展能力的根本方式。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渴望基本科学问题的大突破,期待产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期望产生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因此,基础研究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加快交叉融合,需要通过研究新事物、新现象,产生新思想、新技术。

一方面,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据调查统计,近十年来,中国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累计突破1 000项,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其中包括60%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90%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大学已成为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对大学来说,特别是中国大学,虽然承担着基础研究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但是基础研究下一步究竟往哪个方向走,是越分越细还是越来越整合,这是一个变量。我认为,实际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就到了一个“合”的阶段。过去,工科为主的大学以技术创新见长,而文理综合性的大学则多以基础研究见长。而现在,实际上对一所大学来说,在成为单项冠军的基础上,更高的要求是全能冠军,通过知识整合、技术整合,形成一个整合的学科体系。特别是随着教育和研究需求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把过去人为分割的学科疆域打破。此外,对于很多文理综合的大学,当我们在讨论国家需求或某一技术发展的时候,无论是在写文章还是在认识自觉当中,我们往往把它当成是一种背景,而不是把它当成是一种目标。于是这样的背景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实际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另一方面,现代大学不再是单一地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更强调是否在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方面有所贡献。中国的大学与世界包括欧洲和北美的大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相同的地方。不相同的地方是我们年轻,于是就有了活力,当然也有了经验上的不足。同时,发展不均衡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对中国来说,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大学数量少并且能力亟待提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大学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临更多挑战,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发展,全面服务支撑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

一是为人才强国战略集聚势能。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数字化赋能教育系统性变革,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耦合度;通过建设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促进人才资源均衡配置、有序流动,激活“人才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二是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动能。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最后一公里”的成果转化能力,纵向打通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横向打通校地校企、国内国际交流合作通道,提高大学科研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为区域发展提供效能。大学要坚持特色发展,从自身发展的小逻辑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转变,提升学科专业特色与产业结构的耦合效应,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领科技产业创新,促进思想文化繁荣进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总之,虽然有各式各样的论坛,让我们来讨论共同的理念,分享每一个学校的成功,但是每一所大学的成功都有它独到之处。如果一所大学不成功,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它自己与生俱来的基因。

数字革命:大学的美丽新世界

Brian P. Schmidt(布莱恩·施密特)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

我要从宏观层面谈数字革命这个话题。未来十到二十年时间里,大学仍然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管理者。我们通过传承知识管理的方法、编写教科书、教导老师如何教学、如何开展教学研究等方式,持续地创造知识。学位已成为一种标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学位作为支撑。

当前,数字变革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挑战,为大学开启了新纪元。在过去75年的时间里,尤其是二战以来,大学教育逐渐成为普及化的教育。大学现在仍然在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大学所有的研发成果都将被世界各地所获取。大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政府可能以学费或者研究项目的形式来支持研究和教学,而普林斯顿大学是唯一一所依靠自己的资源开展研究的大学。大学还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但在数字变革的时代,那些不透明的技术公司变成了大学的竞争者,技术公司能够在数字化媒体和网络中充当行业专家,也能在政策制定者、政府和公众面前充当专家,大学该怎么办?大学还面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以上这些都是教育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当然,技术公司也作了很多贡献,例如,促进大型语言模型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但这些技术公司未来如何发展?从短期或长期看,技术公司都会对大学产生影响,因此未来技术公司与大学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究。目前,技术公司与大学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监管,大学如何能够在产出优秀研究成果的同时,又能保障公司的短期利益,这是关键所在。技术公司经常挖走大学的计算机教授,但我认为这样做比较短视。

大学学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我们已经在思考未来如何通过技术公司的系统来提供培训。技术公司在给大学提供更好的培训时,也提升了公司中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一些工作人员即使没接触过学位教育,仍然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专家。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都将改变现在的大学教育,也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ChatGPT。未来几年,我们可能无法从一个个性化的视频中辨别出哪些是人类所完成的,哪些是人工智能制作的,但大学却能够为我们提供这些专业知识。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的产品可能仍然需要大学的专家来辨别,因为普通人无法了解到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展。因此,校长们都应该考虑大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要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于企业、高校都有一定的意义。

大学中有大量的学者、顶级专家和非常聪明的学生,这些学生或专家不可能在未来被科技所替代,但是未来90%以上的学生都会受到AI技术的影响。因此,大学需要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或者推动数字技术建设。未来科研与教学会有明显的分离,我们不能确保教学以传统的标准去评价,但是我们可以确保的是知识生产的持续性。

威廉·吉布森说过“未来已来”。当前,我们已经看到智能模型在快速发展。我去德国的时候,看到大学所进行的科研工作大部分是基于技术的支持,大学也会和其他的知名企业合作,企业所需的科研知识都是来自大学的贡献。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创建一个超大型的大学或者是科研机构,能够将科研、产业和大学结合在一起,这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全球科研合作也将会呈现出令人憧憬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研究机构与不同的国家开展合作,教授会与不同国家和不同实验室进行合作,未来的学位或者培训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给予学生资质证明。未来可能很难确定发展趋势,但我们一定会面临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全球市场,作为市场中的一员,我们要去迎接这样的挑战。将来不管是通过人工智能或者是人本身来完成的产品,其实已经很难判别,这就是未来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必定会面临这样的场景,所以不必过多焦虑。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大学合作与交流

施一公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湖大学成立于201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体现在理念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肩负使命的大学。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是西湖大学的举办方和捐赠基金的筹资主体。西湖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筹建起,我们就把为世界培养基础科研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使命,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引领者作为学校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习近平主席首先提出,强调的是国家间和民众间的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与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这个宏大的视野下,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成为践行与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超越了国界和文化,通过互学互鉴,培育了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全球的相互理解,推动了研究与创新,增强了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

在过去的三年里,新冠病毒肺炎带来的全球性危机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从未停止过加强大学间交流和互动的努力。随着如今新机遇的到来,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来应对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我自豪地看到在西湖大学有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科研人员、授课老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聚集在一起分享他们的见解。到今天为止,已有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领域内一流科研人员加入我们的师资团队,其中95%是来自世界顶尖的大学,研究人员可通过获取多样化的数据资源、研究方法和实验设施来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我们还与42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西湖大学正努力通过建造多元化的国际校园来搭建一座连通中国与世界的学术桥梁。

思想的交流促进了跨学科研究,为创新带来了独特力量。尽管西湖大学建立不久,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已经为增强源头性创新和推动前沿技术发展做出了西湖贡献。比如,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的光阴极材料,且无法由现有理论所解释,为光阴极研发、应用与基础理论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三个星期前,在杭州我们迎来了126位参加为期两周的西湖大学暑期项目的学生,其中有31名同学来自美国的不同学校,他们和中国学生同吃同住同运动,一起上课一起科研。我们也邀请了21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知名大学教授来到杭州,在西湖大学为学生们上课,指导科研训练。学生们通过接触不同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拓宽了思维视野。这种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为他们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打下了基础。

730日,西湖大学也迎来了第二届本科生,共93名,其中包括我们的第一批国际本科生,他们来自美国。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学生在同一个校园内一起专注、一起探索、一起打造多元化的西湖大学。我们希望经过几年的培养,学生们将有能力独立思考,拥抱全球化思维,有能力与拥有不同成长背景的人亲密合作。

大学在塑造一个更包容、可持续和繁荣的世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向前迈进的过程中,让我们履行加强合作与交流的承诺,拥抱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一起努力,为人类前沿探索增添星火之光,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绵薄之力,为全人类打造一个和谐而相互联通的世界。

探索高等教育的作用: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中促进跨文化学习

Luis Manuel dos Anjos Ferreira(路易斯·费雷拉)

(里斯本大学校长)

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高等教育在促进相互理解和跨文化学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化不是今天才开始,它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很多世纪以前,商人、学者、科学家开始长途跋涉到其他国家,于是不同文明有了交汇。全球化扩大了我们的联系范围,现代旅行、新的通讯方式和信息技术进一步压缩了时间空间。世界各国大学不再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学术圈子里,而是致力于广泛的知识生产和大规模教学。

在研究和公共教育领域,历史上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高的参与度,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在当下的全球交流和互联互通中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人员流动拉近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距离。

在国际学生方面,很多大学吸引着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创造了一种多元文化环境。针对学生流动性的研究证实,学生是最重要的跨境流动人群之一。国际化是大学的义务,大学竞相吸引优秀学生,许多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国际经历。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流动,这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与不同背景的同龄人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理解文化差异,从而驾驭文化差异。通过不同的合作项目、讨论、社交活动,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综合能力。

这就意味着,大学需要建立支持学生交流的机制,例如出国留学项目以及专门机构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全球视角纳入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关于国际关系、国际发展、跨文化交流和全球研究的课程和项目,以培养学生驾驭多元化世界的能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关注气候变化、性别平等、贫困和移民等全球问题。以跨文化的视角、在跨文化的框架内研讨这些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挑战的关联性,增强对不同解决方案和不同观点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学习新的语言。随着学生的增多,大学也认识到国际教职员工的重要性,他们能帮助大学打造一种更加包容的学习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聘请多元化背景的教职员工,为大学带来不同的文化观点和经验,丰富学习环境。

越来越多的大学参与到世界各国机构的合作研究项目中,这样的合作促进了知识、观点和方法的交流,能够提高研究人员和学者的全球思维能力。在里斯本大学,20%的学生是国际学生,很多来自讲葡萄牙语的国家,这些学生能够很轻松与本地人建立关系。但还有很多学生不会讲葡萄牙语,因此我们提供了葡萄牙语学习项目,帮助学生开展跨文化的学习。我们制定了很多举措,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所有学院都提供葡萄牙语和英葡双语的项目,而且越来越多的活动完全用英文进行,其中很多活动专门为留学生开设,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在里斯本大学,越来越多的项目和课程涉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这个概念听起来好像过于宽泛,但它要求我们针对现实情况制定方法,也就意味着现在与未来不可分割,自然与人不可分割,各大洲、各国休戚与共,我们必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里斯本大学也讲授和使用国际语言,例如,我们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合建的孔子学院,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合作,在葡萄牙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

里斯本大学的外国学者、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数量一直在增长,双学位和联合培训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例如,与澳门大学和上海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开展的务实合作。里斯本大学是一所国际化机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有点像里斯本市——当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全球互联并不仅仅意味着国际化,它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相互理解,进行跨文化的学习,同时也是知识生产和创新的先决条件。

高等教育机构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为推动跨文化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国际项目、全球课程、语言学习和文化举措,我们能够培养学生个人参与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知识和态度,推动建立一个更加互联互通、和谐的全球社会。大学在拥抱国际多样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课程服务,能够打造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被重视的环境。在这个方面,大学也可以帮助学生个人学术和职业成长,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以在多元化和互联的世界中茁壮成长。

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变革

宋永华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澳门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一、2022“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背景下人才培养理念与探索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国际竞争尤其在科技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和影响,全球范围内对技术、人才、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世界变革及发展正在呈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值得我们深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2022年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这一主旨,指出面对日益复杂、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我们需要迈出大步重塑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绘制蓝图。大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六项原则以及六个变革方向,其中重要的理念包括全人教育、学科融合、终身学习、跨文化、多样化、技术赋能等。我认为,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跨越界限”,高等教育从自身小逻辑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要打破路径依赖,通过创新去重塑高等教育范式。

一直以来,世界众多一流大学持之以恒进行各种探索和尝试,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实践和经验。而这些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几乎都突显了全人教育和学科融合,并融入大学的发展愿景以及战略规划当中。包括哈佛大学的博雅教育、牛津大学的书院制全人跨学科教育,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都非常重视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以及跨学科发展。

如今,人才和以人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社会创新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更趋向复合性和多元化。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也是对未来人才的核心要求。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使命,而培养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并作出积极贡献的高水平人才,是国家和地区发展最重要的资本。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低到高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也是学生从成“人”到成“才”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方法等虽然存在差异、各有特色,但学科融合的理念与实践可以贯穿始终,通过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通,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创新与进步。

澳门大学是一所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年轻大学,拥有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办学环境。澳门大学工作及教学语言是英文,80%的教师来自世界各地,学科方面文理兼备且形成相互支撑的体系,澳大的办学规模不大,而学科门类较多,因此,学科融合是澳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必由之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澳门大学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澳大以全人教育理念作为人才培养基础层次的支撑;从顶层推行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合作、协同创新和知识转化的研究策略,把学科融合的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中。

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变革:澳门大学的全人教育

世界许多顶尖的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澳门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践行“全人教育”的理念,建立起包括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群教育及研习教育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住宿式书院系统,与学院发挥协同育人优势,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澳门大学的书院系统建设始于2010年初,当时澳大参考了世界众多一流大学的实践经验,成立了两所书院进行试点,希望通过建立书院制,更好落实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其后,在澳大规划和建设横琴新校园的同时,逐步增加书院数量。至今,澳门大学拥有一共十所住宿式书院,占校园面积近1/5

作为全人教育的最初始阶段,所有入学澳门大学的一年级本科生被随机分配到各书院中,并尽可能保证各书院学生背景的多元化,从而鼓励学生与不同专业、文化、语言背景的同学相互学习、合作互助。所有本科学生,同时拥有双重身份,包括属于一个主修课的专业学院以及一所书院。

最初澳大书院教育的版本,我们简称1.0版,人才培养主要围绕五个指标,包括具国际视野的公民、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领导与服务、文化参与、健康生活。其后,经过对书院教育实践的不断总结、评估和反思,澳大于2020/2021学年,在1.0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澳门特区施政方向,对澳大书院教育实施了改革,推出2.0版。在这次的书院教育改革中,我们首先强调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责任心的公民,要重视家国情怀等基本素质的培养;第二,强调书院在学术方面的教育功能,也就是加强书院和学院的协同合作,并创造多学科、多文化的学习生活环境;第三,确立七大胜任力的培养,包括公民责任心、全球竞争力、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协作、服务与领导、文化参与和健康生活。

经过持续的改革实践,澳大书院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教育机制,实现五大“贯通”,分别是“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贯通;书院与学院之间制度的贯通;书院导师与学院导师人员兼任的贯通;通识及专业课程方面的贯通;学生校园生活与学习的贯通。

书院系统的建立是澳门大学发展历史上浓厚的一笔,为澳大的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有效的模式,更是逐渐发展成为澳大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通过住宿式书院这一整合式教育平台,与学院发挥协同育人优势,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并推动全人教育与学科融合在本科阶段实现充分结合。

三、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体系变革:澳门大学的学科融合

正如我前面所言,学科融合是澳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必由之路。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科交叉融合,澳门大学提出P.I.C.K.”研究策略,字母分别代表“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合作”“协同创新”“知识转移”,以此来贯彻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的理念。

首先,硕士是以本科为基础,让学生进入成为“才”的阶段,应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通过跨学科合作,促进知识交叉融合及互补,针对复杂的前沿难题作出整合性的探索和研究。澳门大学在硕士教育中践行“学科融合”的理念,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创建及优化学科前沿课程和交叉课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跨学科、跨领域人才。

其次,博士则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学生将会以某一具体研究问题为导向,运用研究方法和能力,利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追求创新,致力为社会创造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澳门大学在博士教育中践行“协同创新”的理念,以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发挥各自能力的优势、整合互补,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澳门大学近年通过参与共建联合科研平台,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为博士生提供更多参与研究实践的机会。

澳门大学在2019年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作为促进学科融合和协同创新的主要平台,其中建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认知与脑科学三个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鼓励科技和人文社科领域间的协同发展,致力培养跨学科人才。近年开设两个交叉学科硕士课程,是澳大学科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

一是数据科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该课程由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开设,科目方面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精专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基础课程主要由科技学院负责教授;精专课程则包括由多个学院提供的八门课程,例如工商管理学院负责教授“营销分析”“金融科技”,法学院负责教授“数据策略与合规”,社会科学学院负责教授“智慧政务”等。

二是认知神经科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由认知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开设。该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必修学科、两组选修学科及项目报告。必修学科主要为学生奠定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第一组选修科目中选修两门学科;第二组选修学科则凸显跨学科特色,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跨文化成瘾心理学等。其中行为成瘾及其心理学是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长期研究课题。

总体而言,高等教育理念需要按时代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更新和改革,并把这些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制度和教育模式,实践到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大学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培养未来世界发展所需的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携手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9期】

转自:“中国高教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