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推荐史学专业学子阅读 | 吴天宇:历史研究的读、学、写

2023/9/8 11:32:00  阅读:38 发布者:

莫使乱花遮眼眸

历史研究的读、学、写

读书学习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社会、过去与未来的必要过程。所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读书学习虽是益事却绝对不是易事,学有所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经年累月之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与方向就尤为重要。不过,对于经验相对不足的同学们来说,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与内容,难免会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茫然感。这时,不妨让我们走近院内的老师,从这些“学习的前辈”那里聆听教诲、汲取经验。

  吴天宇老师,2009-201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15-202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7年赴日本神奈川大学交流访问。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思想史。已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史学月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篇,独立完成古籍整理作品一部。代表文章有《皇帝名号与汉魏时期皇帝含义的重构——观念史视野下的“皇帝”、“太上皇”与“太上皇帝”》《论先秦“沟通君父”思想的展开及其学理依据》等。

 吴老师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以来,参与或开设过多门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古代思想史》《古文精读点校》等,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和教学心得。此外,吴老师本人也处在历史研究工作的前线,长期保持着深度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史林学步》编辑部特此邀请吴天宇老师进行访谈,以期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借鉴。

学步史林万古游,与师同看数千秋。今得指教拨迷雾,莫使乱花遮眼眸。

自我介绍

吴老师您好,感谢您能够抽暇接受本次《史林学步》的访谈,接下来我们有几个问题想要向您请教,相信您的回答一定会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启发。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能请老师就自身求学经历、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感谢《史林学步》的邀请。实不相瞒,我在人大国学院读书的时候,也曾经做过学院院刊编辑部的负责人,那份刊物的名字叫《国学卮言》,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继续办。我记得当时也采访过几位老师,向他们求教一些当时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迟疑,所以今天轮到自己被采访,既感熟悉又觉陌生,也勾起了不少回忆。希望我的一些很个人的经验、想法、教训,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吧。

我是2009级的大学生,本科和硕士阶段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院学习,硕士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来到学院工作。读书阶段,我用力较多的方向是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工作以来,因为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我也开始学习、积累民族史、民族学的相关知识与理论,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希望能早日形成自己的比较成熟的想法和观点,和同学们交流。

历史教学

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民大任教期间,您参与或开设过哪些特色课程呢?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您在任教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以及教学期望呢?

我给本科生开设的课,有面向大一同学的“中国古代史(上)”,面向大二同学的“先秦史”,还有面向大三同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与“古文精读点校”等。前两年我还给2021级的强基班同学开设过“古代中外关系史”,虽然花了大力气备课,对课程内容比如“大月氏”、“三夷教”、“粟特人”什么的也很感兴趣,不过这门课与我的专业方向确实差得比较远,怕误人子弟(笑)。现在已经请更专业、更优秀、更能胜任的老师来任教这门课了。此外,我还曾被借调到民社院、少语学院维语系给同学们上过课。这么一梳理,工作后的确参与了不少的课程。

上学和上课,读书和教书,感受确实很不一样。第一,以前读书的时候遇到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内容,大致了解即可,有时甚至可以草草掠过;但教课可不行,重要的课题、关键的内容就算自己再不感兴趣,也得搞明白,得能讲清楚。第二,自己读书、写论文的时候,往往更关注具体的问题和知识;但是教书的时候就得琢磨体系框架层面的问题了——怎么设置一门课的十五六讲内容?哪些问题重点讲,哪些问题简单带过?每一讲、每一小节在整个课程体系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颇费思量。第三,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弄懂,只是一个接受、吸收、理解的过程;但是讲课还要尽量让大家听懂,光老师一个人明白肯定不行,所以怎么输出,怎么表达,用

、表格还是什么方式呈现,也是一门学问。

这些读书和教书的区别,经常造成一些“麻烦”,让我不得不点灯熬蜡备课。以前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的问题,在试着讲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还是并未真正地厘清;某个问题以前总是犯懒不想碰,但是下周要上课了,那就必须得看书、看材料把它弄明白、梳理清楚;以前觉得某个问题特别重要,但在备课时发现,它在整个体系当中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应该重新认识它的意义,不宜夸大……不过,一个一个解决这些“麻烦”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一点点进步的过程。几轮课讲下来,感觉自己对所讲授的几门课程还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也都是在备课的时候发现的。看来人的潜力还是得“压榨”才行。

如果说有什么对同学们的“教学期望”的话,就是希望借此机会push一下大家。除了上课听讲外,课下也要多读好书、多读经典文章、多思考。我自己也当班主任,知道同学们课业负担很重,尤其是大二大三,一学期有近十门课,同时还面临着综测、绩点等各种压力。不过大家也要意识到,大学的学习本就是由“上课”和“读书思考”两部分共同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我在一些课上曾给大家算过,一个学期十六次课,每次90分钟,加起来只有24小时。老师课上的再好也受时间限制,所以自己在课下的阅读思考,就显得更为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在上课、读书、综测和生活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度过快乐且充实的大学时光。另外,必须要强调,民大史院的同学都很优秀,无论是课上课下的提问、讨论、互动,还是期中、期末的课程作业,往往给我很好的回应,也经常会给我启发。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个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给同学们上课的时光我确实非常“乐”。希望接下来能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吴老师为中国古代史课程制作的PPT

我们了解到,在常规的课程教学之外,吴老师还用心地组织过读书班这类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同学们学习,足见老师对读书的重视。可以在此浅谈一下您对于读书意义的认识以及读书与历史学习、论文写作的关系吗?

是的。学生时代,读书班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很大。这里说的读书,倒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书。一般的著作、论文,没有必要好几个人凑在一起读,浪费时间;有必要把大家集合在一起细读、讨论的,应该是某一领域重要的文献典籍,或者特别经典、具有学术史意义的研究论著。这个读书班的形式也不是我的原创,追根溯源的话,早在19世纪提出“如实直书”的德国史家兰克就组织过读书班研读档案,现在无论国内还是日本、欧美,seminar式的读书班、研讨会,也是学术机构里非常常见的交流方式。17年上半年在日本访学时,有幸参加了东洋文库窪添庆文先生组织的《水经注》读书会,当时这个每月一次的读书会居然已经进行了二百九十多次,持续了二十多年了,日本学者研读史料的细致与耐心,可见一斑。

至于读书班与学习、写作的关系,我就以自己为例子,谈谈我参加读书班的收获吧。

2009年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第一学期学院居然没给我们安排专业课,上的都是英语、高等数学,还有公共课,整日无所事事。当时听师兄师姐说学院陈壁生老师组织了一个《论语》读书班,非常“干”、非常学术,我当时心想《论语》能有多难,就去参加了。第一次参加陈老师的《论语》读书班,让我大受震撼,因为这个读书班读的不光是《论语》的原文,更要细读历代的注疏。其中曹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五部注本,是每个人必须读的,其他诸如程树德的《论语集释》、黄式三的《论语后案》、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等等,则根据个人兴趣选读。读书班上先由同学串讲不同注本的意思,然后再比较各本异同,分析文本思想的细微之处。一次读书班三四个小时,有时只能读一两条内容。刚上大一那会儿,我只看过若干《论语》的现代注译,还有于丹的《论语心得》,上述这些学者的名字还有他们的著作,我听都没听过,自然非常崩溃。于是赶紧把各注本都买来,硬着头皮一点一点读。刚开始的阅读体验很不好,到处都是“埋伏”,放眼望去,都是不认识的人以及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词,也只能一点一点查。但几周过去后,感觉就轻松很多,大体能读懂那些文言文的意思了,也能听明白读书班上老师和师兄师姐在讨论什么了。再后来,陈老师让我来负责讲《论语义疏》,每次都得发言,那就得准备得更认真才行。从那会儿开始,我渐渐理解了细读注疏的意义,也越来越能把握陈老师选择这些《论语》注疏的高明意图——从何晏(曹魏)到皇侃(南朝义疏),从邢昺(北宋)到朱熹(南宋理学),最后到刘宝楠(清代考据),不同注本的不同解释,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经典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论语》的不同认识。从这个角度看,每一章《论语》的解释史,其实都是一部微观的中国经学史/思想史,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关注的不同思想课题。这样读《论语》,与泛泛读一读现代注译本,收获肯定是不同的。

虽然后来我转向了魏晋南北朝史的学习与研究,但参加读书班积累下来的文献细读能力,还是帮了我大忙;我研究皇帝名号以及南朝的君父关系的文章,也大量利用了此前史学界不太关注的经部文献。所以工作后,觉得有必要组织读书班,既带学生,也督促自己。现在是带着几位同学一起读《晋书斠注》,一是锻炼大家研读典籍文献的能力;二是师生一同在研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一起做做编年和史源考证,大家一起共享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到现在为止,读书班可能搞了二十来次,《晋书斠注》读了还没几卷,但是已经发现不少政治史、制度史、观念史方面的问题了,也有同学就着问题写出了很不错的文章。虽然比较累,相当于多了一门课,但看着大家的进步,还是很开心的,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

应该承认的是,院内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与风格。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参与读书班这类的团体性的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倾向于自主读学的同学,老师有什么方法上的建议嘛?是否有需要注意的误区?如何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呢?

这个非常正常,也完全理解。每个人的兴趣、性格、读书习惯都很不一样,都应该尊重,有多样性挺好的。读书班只是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锻炼文献研读的能力,集合一个小的以兴趣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互相支持、相互分享。如果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形式是怎样的,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保持读书与思考的习惯,能交到志同道合的学友,就很好。

至于如何“提高效率”,我觉得首先得看怎么定义“效率”。有的同学书读得很快,但读了二三十卷文献也没什么感觉,读了好几本论著觉得都不够精彩;有的同学读的可能比较慢,但读了一两页就发现有问题。两种类型相比,我觉得反而是后者更有“效率”。我个人的理解,读书得兼顾博与精。得有一定的阅读量,同时也得有若干领域、若干文献非常熟,成为自己的“根据地”,这样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进入探究的状态。

至于如何做,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法门,一来是向该方向的老师多请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哪些论著、文献比较重要,应该从哪儿开始进入、从易到难;二来就是自己耐下心来,一点一点推进,尽量细致,把字句、地理、职官、年代、文献性质,一点点都搞清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胡适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等到哪一天发现有个问题是别人都没注意到的,不太好解释的,而且这个问题还牵连着不少其他的问题,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很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论文选题。

兴趣与方向

有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可否认的是,并非学习过程中的每一门必修课都会让每一位同学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刚刚接触历史的初学者。想请教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没错。但这个命题背后还有问题,那就是“兴趣”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会有“兴趣”,进而如何培养“兴趣”。

襁褓里的小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兴趣”为何物。在不同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下,大家会产生不同的兴趣。但兴趣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阅历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见的人事增多,人的爱好、兴趣都会不停的变。四五岁的孩子没有爱喝美式的,但现在的大学生都抱着咖啡续命,慢慢也就品出香醇了。

这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倒不是让大家“认命”,劝你们非得在苦里品出甜味儿,自欺欺人。而是希望大家思考一下到底是自己在骨子里本能就对某一门课程甚至是某一学科没兴趣,还是只是因为陌生、不了解或觉得没有把控能力,从而产生了某种畏难情绪。有些时候,没“兴趣”其实只是没有进入、尝试的动力,当你对这个领域渐渐熟悉,渐渐有能够“hold住它”的感觉,往往就渐渐培养出兴趣了。我以前觉得自己对民族史肯定是没兴趣的,读书时有一次差点把买的和民族史相关的书都卖了。但机缘巧合进入民大工作,随着阅读学习的深入,也渐渐找到了民族史研究的趣味,有时甚至面对着中亚或蒙古高原的卫星地图在心里感慨:当初怎么没学个蒙古史或者中亚史。所以大家也都别太限制自己,尤其是不要过早地限制自己,把“兴趣”方向搞得很窄,其实很多领域都挺有意思的,还等着大家慢慢发现呢。

当然,和自己性格拧着来的东西肯定也有,也很正常。比如我尝试了很多次想细读宋明理学的文献,但就是提不起劲儿。那可能就是我“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和宋明理学没有缘分。遇到这类情况,大家就耐下性子,把基本的知识学到位,把课程内重要的问题弄清楚,别影响对整体的理解,也别影响自己的学分绩点,尽力而为就行了,也别太勉强、难为自己。

此外,我觉得现在的大学整体环境,可能也有些问题。当取得好成绩变成上课的主要目的,当获取综测分成为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无疑也会损伤同学们求知的快乐,影响大家培养兴趣。这是个结构性的问题,同学们是被动承受了压力,并不是你们自身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不是个人能解决的,只能学着如何面对结构、面对困难,就像刚才说的,尽量在上课、读书、综测、生活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现阶段,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在这些同学中会产生很严重的迷茫与焦虑情绪。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想请老师谈一下您是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为之努力的?我们作为本科阶段的初学者应当如何寻找“方向”?

刚才谈到,我觉得现在同学们因为找不到方向而焦虑,可能是当前社会一些结构性问题传导下来的结果。搞得大家都很紧张、很紧迫。如果比较急迫地找方向、选题目、写论文,甚至想发表文章,或者用别的方式证明自己,这样的心态下可能会产出一些“成果”,但恐怕很难培养出兴趣。

按我的理解,读书学习,其实就是不断了解此前不知道的事情;思考研究,就是把自己和别人没搞明白的东西搞明白。如果不考虑那么多复加的东西,其实求知、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让人满足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嘛。long long agofar far away 的东西,有天然的魅力。历史学的范围非常广泛,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法律史、妇女史……如果单从兴趣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对我或者绝大多数人来说,感兴趣的方向、问题应该不只一个吧,只可惜自己精力时间有限,顾不过来。如果真的对所有方向都不感兴趣,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感兴趣的点,那可能还是自己担心的事情太多、复加的东西太多。是因为多虑导致选不出方向,而不是因为没有方向而焦虑。要我说,同学们就放轻松,保持一个乐观学习的心态,好好听课,没事多看看书,认真观察身边和新闻里一些自己觉得有兴趣和重要的事儿。有一个投入的状态,主动拥抱可能性,兴趣和课题一定会过来找你,然后就是积极乐观地去探索了。

论文写作

最后,我们还想请老师谈一下对本科论文写作的看法。论文写作对于历史学习意义重大,不过本科阶段的我们并不都具有很强的学术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论文写作呢?我们应如何“创新”或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呢?想请老师从关于方法、心态、预设目标等方面为我们提些建议。

是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特别重要。我记得阎步克老师曾经讲过,他把学生的论文看的比课程成绩更重要,因为毕业论文是一位同学四年来学习、训练、思考的整体呈现。对此,我深表赞同。最近几年,教育部论文抽查也越来越严,同学们还是要认真对待。

同学们刚开始写论文,肯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写论文说白了也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问题意识)?这篇文章研究的是什么(研究对象)?这篇文章的结论较之前人有何不同?这篇文章写完后,我们对某一时代、某一领域的理解又有哪些推进?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同时能用学术话语清晰地论证、表述出来,一篇成功的毕业论文,也就基本成功了。

学习撰写论文,可以从研读本领域一些经典的单篇论文开始。读这些论文,不光是看结论,也要分析大佬的问题意识(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以及论证方法(如何引述史料,如何展开分析,如何分章设节、谋篇布局等等)。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渐渐成熟,融入自己的东西后,也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选题上,我个人认为思考和关怀可以大,但是切入点一定要具体。选了一个特别大的问题,看似重要,但论述浅尝辄止云里雾里,不如找个具体的问题考证扎实、论证清楚,由小见大。另外,文章的选题最好是从具体的史料中发现问题,“采铜于山”;如果盲目跟风、追求热点,看似容易,但其实属于“硬写”,也很难深入。

再者,我个人的经验,好论文都是“改”出来的。有点价值的论文,一定也都有比较复杂的逻辑论证过程,没有谁能一气呵成,一次性写好一篇万余字的长文。反复打磨文章的过程,也是不断厘清自己思路的过程。所以早点准备,早点动笔,多留一些反复修改的时间吧。真不用太担心,慢慢来,只要早做准备,相信咱们同学都能写出很精彩的论文。

 今天很荣幸能够邀请到吴老师您接受我们《史林学步》的访谈!相信同学们通过吴老师的讲解也会收获颇丰、学有所成!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muc历史文化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