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有意思的人类学著作 | 神山内外:卡瓦格博社区与家庭生计研究

2023/9/6 15:19:13  阅读:43 发布者:

神山内外

书名:神山内外:卡瓦格博社区与家庭生计研究

作者:许韶明

ISBN978-7-5668-3226-9

定价:116.00

丛书: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民族多样性研究

卡瓦格博是藏族聚居区最为著名的神山之一,也是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举世闻名的藏传佛教转经圈。转山圈之内,有宗教、家庭与经济这三种发挥核心作用的社会体系,对应信仰圈、一妻多夫制和家庭生计三种文化特质。本书为典型的民族志研究,采用整体观视角考察卡瓦格博转山信仰圈内暨青藏高原东部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并流区的五个藏族社区(三岩、索日、军拥、龙西、雨崩),总结、讨论其中所展现的藏传佛教派系林立、婚姻形式种类丰富、生计方式多种多样等多元性特征。综合此文化特质,深入了解藏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亲属关系、行为选择及其社会变迁。

作者简介

许韶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广州体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长期从事语言学、人类学研究,有五次进入藏区从事田野工作的经历。先后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课题各1项。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CSSCI源、人大复印资料和科研论文30余篇。

 

正如本书书名所显示的,这是一部关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社区研究的人类学著作。人类学正日益成为一门研究各种社会矛盾的显学,不仅集诸家理论于一身,对各种社会现象鞭辟入里,而且关注文化多样性,尤其注重理论建构的工作。令人略感意外但又颇为欣慰的一个事实是:当前世界上各种琳琅满目、令人为之目眩的文化多样性所组成的丰硕成果,几乎无一例外均是从事社区研究所取得的。

“社区”一词其实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才出现的学术用语,最早见于英国学者亨利·梅因于1871年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中。1876年,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滕尼斯撰写《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不仅把社区冠名为“共同体”,并且对其展开了更为系统的描述,将其分为血缘、地缘和精神等三种层面,由此拉开了一场社会学社区研究热潮的序幕。

与社会学家青睐于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等进程不同,人类学似乎更关注于传统社会和族群边界的社区研究。从人类学功能学派鼻祖——马凌诺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肇始,采用人类学特有的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法以维持社区研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人类学作品从此在全球遍地开花,中国自然难以置身事外。

在中国从事社区研究的早期人类学作品中,不乏来自国外的专家,也有来自本土的学者。例如,在美国人类学家中,有葛学博对广东潮州凤凰村汉族社区开展的社会学调查,有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对云南高峣社区从事的社会人类学考察,还有许烺光对云南大理喜洲白族社区所进行的传统人类学研究;在本土学者中,先有费孝通、张之毅的《云南三村》,有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同一时期甚至还有杨懋春、林耀华等人对汉族农村社区研究的人类学作品,一度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开局。这些人类学著作,无论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建构上,业已成为中国乡土社区文化研究的典范,恰巧为托马斯·库恩所极力提倡的“范式”理论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生存土壤。

简单来说,人类学是门研究人群特定文化与行为的学问,从基因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到社会学和政治学乃至全球化和后现代,统统纳入其研究的理论视野。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根本性区别,在于它采用文化相对主义(即从研究特定文化自身的术语来理解该文化本身)的方法,并关注研究社区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时也被称为整体观)。人类学调查社区内人群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这样社区内所有社会成员的活动,诸如亲属关系、性别、政治、经济、宗教仪式甚至战争与暴力,均可成为其研究的重心。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幸运的是,笔者一边从事田野调查,一边汲取人类学各种学派的前沿知识理论,逐渐完成了从语言学向人类学的转向,犹如一位蹒跚学步的婴孩到最后的蝶变,先后经历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来自前期语言学的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命运似乎早已做好安排,我自小便对语言文字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英语。当时喜欢英语的理由颇为牵强:一是希望挑战自己记忆单词的能力,二是痴迷于探究英语的语法结构。回想起来,我的人生轨迹与英语这门语言建立起密切的关联,却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尽管现在说起略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我与英语的零距离接触,确实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因为爱好英语,我不出意外地顺利考取了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因而我的英语读写能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对语言学的知识仍停留于一种囫囵吞枣的状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第一次转变发生在我来到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这时有机会接触到“功能语言学”这门课程,了解到除了用传统的语法结构来学习英语以外,还可从功能学的角度分析语言的实际运用,突然之间便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概类似那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

读研期间我参加勤工俭学,有机会聆听到中山大学何国强教授的亲切教诲,获知竟然还有一门比语言学更为“高级”的学问叫作“人类学”,因为人类学学科体系里不仅包括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还囊括了考古学和语言学。不出意料,我日后又考取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这回攻读的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博士学位,并且成了何国强教授的首席弟子。因为在职读博,我在中山大学又度过了四年的惬意时光。正是在这一时期,我的第二次转变也悄悄来临,这回是一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简略而言,自从接触到人类学这门“高级”的学问,我便开始建立起两个基本的认识:一是掌握了整体观的方法论,二是培养出一种批判性精神。

先来说说整体观。正如成语“盲人摸象”所比喻的,大象庞大的身躯是由不同的身体部分组成的,人们对各部分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需从更宏大的视角来把握材料才能获得一个更准确的认知。整体观把文化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认为其中各种文化要素不能孤立地存在,相互间必然交互作用,各种文化现象都存在各种关联性,因此,文化中有关物质的、精神的与社会的要素都要做通盘的考虑。整体观有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方法,除了需统筹各种理论、整合多门学科协同作战以外,还需以充分的个人体验和扎实的田野工作作为理论依据,这就需要去完成两个根本的工作:一是从解释的层面去认知和理解每种生活体验,进入人类学所谓的主客位视角;二是以田野工作为基础,通过用翔实细腻的文笔撰写民族志来描绘某种生活方式。

再来说说批判性精神。批判性精神是人类学的一把利器。人类学一贯被认为是研究奇风异俗的学问,鲜有人知道它其实是一门极具批判性精神的前沿学科。批判性精神不仅要求我们摘掉有色眼镜来看待社会文化事件,而且应当秉持一种科学、开放与前瞻的态度,既要去伪存真,又要抽丝剥茧,最终条分缕析地还原事物的本真面貌。而整体观和田野工作赋予了人类学开展批判性精神的底气。以自己的读博经历为例,我还未入读。就被导师要求先去从事一趟“田野之旅”。20058月,我与导师两人结伴同行,前往滇藏交界地带玉曲河谷的碧土乡从事为期一个多月的入户调查,就当地藏民婚姻与家庭的情况获得了很多一手资料。田野工作回来以后,先前与导师合作的一篇论文也如期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比较了青藏高原地区与南亚一妻多夫制的异同,首次提出青藏高原地区的一妻多夫制可能起源于南亚,然而这种婚制并非大多数人臆想的那样——是一种愚昧落后的婚姻形式;正相反,它是一种“高级”的文化传播,是藏民适应特殊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机制。可以说,第一次尝试田野工作的喜悦,连同第一篇人类学作品的发表,让自己深刻体会到批判性精神在学术论辩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咬定青山不放松”,自己博士论文的选题开始着重于藏族的婚姻与家庭的研究。后来本人又有四次入藏从事田野工作的经历,总计时间一年有余,地点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地区,前后获取了五个藏族社区的田野资料。2009年,由于急于毕业,所完成的博士论文仅覆盖其中三个藏族社区,对其余两个社区的调查只留下笔记,尚未形成民族志材料文字,理论模型也略显单薄,博士论文也一直未能独自出版,可以说留下了许多遗憾。

白驹过隙。在博士毕业将满十年之际,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由暨南大学出版社牵头申报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民族多样性研究”项目,该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终于有机会重新执笔来完成之前未竟的心愿:一是完成对五个藏区调查社区的整体的民族志描述,二是让自己的博士论文最终得以出版。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十年的知识沉淀,我逐渐领悟到:采用整体观视角,五个藏区调查社区其实都可统一在一种信仰文化即卡瓦格博转山圈之内,并且有三种社会体系在发挥核心的功用。这三种社会体系分别是宗教、家庭与经济,分别对应了卡瓦格博转山信仰圈、一妻多夫制和家庭生计三种文化特质。尤其重要的是,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三种社会体系彼此之间还在相互作用,由此形成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而它们所对应的三种文化特质同样在交互作用,构成当地特质文化的底色。三种底色之间相互组合,所构造的色彩足以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最终提炼出共享、多元与和谐三种最为根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幸运的是,有了人类学整体观和批判性精神两种独特的视角,以及十年理论与知识的沉淀,本人的视野才有机会抵达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许韶明

20222月于广州芳村花园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卡瓦格博的信仰、家庭与生计

第一节 一则神话的人类学分析

第二节 卡瓦格博转山信仰圈

第三节 一妻多夫制文化带

第四节 生计方式生态区

第二章 金沙江峡谷的父系社会——三岩

第一节 《格萨尔王传》认同圈

第二节 三岩帕措族群圈

第三节 宗教文化特色圈

第四节 夹坝政治生计圈

第三章 金沙江流域的高原牧村——索日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婚姻家庭

第三节 情人制的功能

第四节 生计方式

第四章 怒江河畔的古道驿站——军拥

第一节 亲属关系

第二节 东坝民居

第三节 茶马古道

第五章 玉曲河河谷的半农半牧小村——龙西

第一节 出彩的龙西村

第二节 婚姻家庭

第三节 在半农半牧之间

第六章 澜沧江河谷的神山心脏——雨崩

第一节 剧变中的雨崩村

第二节 婚姻家庭

第三节 共享的“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