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角色

2023/9/6 10:50:14  阅读:44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P7P8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外交评论》20232期,陈茜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世界格局、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全球安全治理而言,主要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全球与地区安全格局动荡;二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且相互交织;三是全球发展赤字加剧安全治理失衡;四是全球安全架构松散导致安全风险增大。

国际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遭受挑战。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必要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体现了中国维护全球安全与发展的大国担当。

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有其历史和理论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全球安全倡议与中国以往提出的安全理念一脉相承。从理论逻辑来看,其比美西方主导的传统安全观更为合理,适用于解决当前的全球安全问题。

冷战结束初期,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带来了地缘政治的重塑,也引发了国际安全环境的剧变。全球安全治理面对新情况需要新思路,对此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安全观。从安全内容来看,新安全观主张综合安全,安全涵义已从单纯的军事和政治安全演变为包括经济、环境、科技、卫生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安全。从安全手段来看,主张合作安全,强调通过对话、协商来促进安全;从安全威胁来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被认为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新安全观认为,综合安全是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共同安全是维护安全的最终目标,合作安全是维护安全的有效途径。

在新安全观指导下,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安全合作,寻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邻国的争议问题,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亚信会议、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等活动,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和六方会谈机制,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国家安全更加重视,不断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201441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我国安全观的重要发展,实现了内外安全、国土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与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多重统筹。这既是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架构,涉及的各领域安全可以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而调整,不同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会动态变化。

为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加强了国家安全总体布局。一是健全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二是创新国家安全思想理论;三是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四是完善国家安全方略谋划;五是推进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不过相对而言,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多是对内的国家安全治理思考,而并非完全针对国际安全合作。

20145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强调,“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此后,习近平又把亚洲安全观扩展为对世界普遍适用的安全观,倡导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亚洲安全观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共同安全是原则。共同安全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安全应该普遍、平等、包容。二是综合安全是内容。综合安全要求注意到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多元性和联动性,统筹维护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三是合作安全是手段。通过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安全问题。四是可持续安全是目标。可持续安全注重安全的差异性、阶段性、长远性,体现了发展安全的理念,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实现国际社会的长治久安。

2022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加强安全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和平与稳定。20232月,中国政府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系统阐述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及其实践主张。全球安全倡议是破解安全赤字的中国方案,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将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人类面临的安全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理念和思想引领。

从新安全观到全球安全倡议,都体现了中国对安全问题的客观认知和理性思考。相对于新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亚洲安全观而言,全球安全倡议是继承与发扬,不仅延续了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理念的坚持,更是结合形势变化对安全实践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全球安全倡议也极富理论创新价值,实现了对美西方主导的传统安全观的超越与创新。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对“共同安全”的追求,强调安全威胁的共同性、安全目标的共同性、安全合作的共同性,超越了片面的国家安全、局部安全,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目标。

全球安全倡议以综合安全超越传统安全,包括安全议题的综合性、安全手段的综合性、安全主体的综合性。比较而言,传统安全观多关注传统安全议题,突出军事手段,对非国家行为体也相对忽视。而全球安全倡议既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安全问题,又统筹谋划应对各类潜在安全威胁,既通盘考虑地区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又强调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各个领域的综合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以差异安全取代同质安全。传统安全观认为,各国安全具有同质性,忽视了各国在安全需求、安全能力、安全合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全球安全倡议则更多考虑到“差异安全”,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安全问题,统筹安全与发展,既提倡各国对于全球安全治理的共同参与,也重视各国安全关切、安全战略的差异性,协调推进各方扬长避短,共同打造安全合作新格局。

全球安全倡议以合作安全超越联盟安全。面对国际安全中的集团化、阵营化、安全化等态势,实现全球安全更加有效的治理必须依赖各方之间的合作。合作安全推崇“以和为贵”,更倾向“去安全化”以改善全球安全治理;超越结盟对抗,主张对话协商,倡导结伴不结盟;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重视多边主义。

此外,全球安全倡议还致力于以整体安全超越局部安全,注重从全球层面看待各地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问题,对各类安全问题互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予以整体性认识。

全球安全倡议更体现在中国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实践之中。一是维护联合国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包括维护联合国权威地位,始终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国际安全问题解决,支持联合国机构在解决国际争端、冲突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劝和促谈,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劝和促谈是中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时一贯坚持的外交立场和理念,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期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这也使得中国在面临冲突和争端问题时,首先想到用和平方式解决,而非直接诉诸武力。

三是多措并举,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面对两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不断叠加的挑战,中国一方面寻求安全问题的多样化解决之道,另一方面提出对安全问题要标本兼治。

四是对话协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对话协商是中国解决地区冲突、化解安全风险的重要方式,意味着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各国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和平相处,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脱钩断链和单边制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意味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包容互鉴。

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可持续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与安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筹安全与发展,中国始终在进行实现可持续安全的探索。不仅积极为世界贫困问题提供解决之道,还致力于提供对外援助,为陷入战乱及地区冲突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救援。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