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清华大学博士招生

2023/8/31 17:04:44  阅读:103 发布者: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物联网与社会物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招聘博士后

实验室介绍

数据与信息研究院物联网与社会物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以下简称“本实验室”)共有全职高级职称教师7人,其中包括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鹏瑞教授1人,优青2人,共建教授1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兼聘教授3人,研究助理1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生40人,在读硕士生98人。

合作导师介绍

1、张晓平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鹏瑞教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教授。他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并从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获金融和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且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现任《IEEE信号处理专刊》主编,IEEE信号处理学会图像视频及多维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杰出讲座学者。张晓平院士致力于信号处理和大数据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开发,相关领域主要包括数据科学、多媒体信号处理、统计模型、机器学习、物联网和电子信息系统、可见光通信和光计算、智慧城市、金融经济大数据和金融科技。

招聘博后人数:3

博后研究方向:

数据科学、多媒体信号处理、统计模型、机器学习、物联网和电子信息系统、可见光通信和光计算、智慧城市、金融经济大数据和金融科技。

2Ercan E.Kuruoğlu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信息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他加入了位于剑桥的施乐欧洲研究中心。2000年,他是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国际研究所的ERCIM研究员。20021月,他加入了位于意大利比萨的信息科学技术研究所(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并于2020年成为首席科学家。自2022年起任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正教授。他曾担任IEEE信号处理汇刊和IEEE图像处理汇刊的副主编。他曾在2011-2021年间担任《数字信号处理:评论杂志》的主编。他目前是《富兰克林研究所学报》的联合主编。他曾担任2006EUSIPCO的技术联席主席和2014ICASSP的辅导联席主席。他是IEEE信号处理协会数据挑战委员会、IEEE信号处理机器学习技术委员会和图像、视频和多维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的成员。他是DAC 2007ISSPA 2010IEEE SIU 2017Entropy 2018MIIS 2020的全体演讲人,也是IEEE ICSPCC 2012的辅导演讲人。2013-2015年,他是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亚历山大·冯·洪堡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他的研究兴趣是统计信号和图像处理、贝叶斯机器学习和信息理论领域,在遥感、环境科学、电信和计算生物学中的应用。他会说英语、意大利语、德语和土耳其语。

招聘博后人数:2.

博后研究方向:

主题1:用于统计学习的拓扑数据分析

主题2:随机深度学习

主题3:大脑中的跨领域学习

个人主页:http://www.tbsi.edu.cn/ercankuruoglu/main.htm

3、杨丽于2011年在史密斯学院获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于201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她加入清华伯克利深圳研究院、清华深圳国际学校,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迁移学习、多任务和领域的表示学习、空间数据分析和几何算法。她是IEEEACM的成员、Franklin Open的副主编和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编委会成员。

研究团队:

-博士生9名,硕士生10名。

-正在进行的CNSF项目:用于医学图像理解的异构多任务迁移学习

Postdoc职位信息:

-主题:学习异构医学图像数据的传输

-理想的候选人应该具有机器学习博士背景(例如,尤其是如果你对模型鲁棒性、可解释性和域外泛化感兴趣),或者具有医学图像处理背景,并具有处理大规模医学数据的实际经验。

招聘博后人数:1.

个人主页:http://yangli-feasibility.com

4、黄绍伦,副教授,深圳市高层次C类人才、珠江人才,2022 IEEE EASIT共同主席,多个国际会议及期刊评审。研究方向为信息论、统计学习、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尤其侧重于应用信息和统计理论来分析、解释和设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

个人主页:https://sites.google.com/view/slhuang/home

招聘博后人数:2

博后研究方向:信息论、统计学习、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5、丁文伯,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特聘专家,深圳市高层次B类人才。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宋健教授),2016年至201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王中林院士)。担任《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副编辑、IEEE JSTSP机器人感知专刊首席客座编辑和可解释AI客座编辑,及多个IEEEACM研讨会主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EESIEEE TROIEEE RALIEEE TMC等领域权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ESI高引6篇,期刊封面3篇。曾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课题组主页:http://ssr-group.net,研究方向为机器人触觉感知、机器人学、阵列信号处理、智能人机交互、柔性机器人。

个人主页:http://ssr-group.net/

招聘博后人数:1

博后研究方向:机器人触觉感知、机器人学、阵列信号处理、智能人机交互、柔性机器人。

6、陈鑫磊,助理教授,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计划(B类)。团队承担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在内的多项重要课题。围绕复杂环境探测、重大灾害应急响应、城市大尺度智能监测、对抗态势感知推演等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复杂网络协同探测与控制”战略科研新方向,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新型信息技术,实现利用多智能体(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等集群)针对复杂大空间环境的泛在感知、探索与响应。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合计影响因子200+5次在移动计算与传感器网络顶会上获奖。

招聘博后人数:1

博后研究方向:智能物联网,移动计算,多智能体/无人集群,群智感知,人工智能等。

更多信息请详见实验室网页:https://www.tbsi.edu.cn/sjkxyxxjsyjzx/list.htm

7、唐彦嵩,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研系列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15年和2020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于20166月至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学术访问,于2020年至202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担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相关工作,研究方向聚焦于视频内容分析与理解,在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TPAMICVPRCCF A类期刊和会议论文1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1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华为Mindspore学术奖励基金以及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等项目,提出的算法在北京极佳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成果转化。于2022年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年入选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担任2022年人脸与手势识别领域重要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领域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执行委员,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执行领域主席等学术职务。

招聘博后人数:1

博后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视频理解、多模态学习等。

更多信息请详个人主页:https://andytang15.github.io

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欢迎优秀人才加入!

本研究中心也招收优秀硕士及博士生,有意向者可将个人申请材料发至邮箱:zhangmengwen@sz.tsinghua.edu.cn

福利待遇

在站期间,博士后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国家、省、市类科研项目等。

1、参照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深圳市相关条例享受工资和住房待遇;

2、博士后在站期间基本年薪为 12 万元,并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开题和中期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深圳市生活补贴 18 万元/(免税,资助期限不超过 2),在深圳市无房的博士后可享受 2800 /月的租房补贴;

3、获得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额外获得6万元/年的资助;(以最新政策为准)。

4、在站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省、市其他科研项目;

5、学校为每位博士后提供在站期间两年共计2万元的科研学术活动资助;

6、博士后出站选择留深从事科研工作,且与本市企事业单位签订 3 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可申请深圳市出站博士后留深科研资助,10 万元/年,共资助 3 )

职位职责

1、开展与上述方向相关的研究工作;

2、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3、协助申报科研课题及承担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工作;

4、协助指导相关方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任职要求

1、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院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博士毕业两年内,年龄35周岁以下;

2、与本研究中心下设实验室相关的研究方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

3、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读、写、听、讲),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4、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能力;

6、热爱科研、恪守学术道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善于团队协作、勤奋努力、踏实好学、诚实认真。

应聘材料

1、应聘者需提供申请信,内容需包含详细的个人简历、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工作内容、主要论文论著清单、意向导师、个人的研究兴趣以及研究计划;

2、博士期间的主要工作和学习内容;

3、从本科起各个阶段的成绩单;

4、需提供3封推荐信及联系方式(含导师推荐信一封)。

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用附件形式发送至 zhangmengwen@sz.tsinghua.edu.cn,邮件注明“博士后-姓名--意向合作导师”。个人简历将及时筛选并安排面试。参加面试者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其它可证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

转自:“科研dog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