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王平教授团队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领域取得进展

2023/8/31 11:41:31  阅读:58 发布者:

近日,农林科学领域顶级刊物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了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王平教授研究团队学术论文“Long-term effect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func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to affores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和“Effects of long-term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ainly achieved by the coupling contributions of biological synusiae to the Loess Plateau”,水保学院青年教师冯天骄和博士研究生张羽飞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王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改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该地区开展了长期、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作。众所周知,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与林下植被生物属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不同时空尺度植被恢复措施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别是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生态水文过程的调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的研究区位置及试验样地

针对上述问题,水保学院科研团队在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了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植被属性和土壤特性研究工作,探索了长期植被恢复条件下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调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丰富度与生物量、土壤水储量与养分含量等方面均优于人工林,植被属性对生态系统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最直接、最全面,且对土壤理化性质也有着较高贡献度。因此,在植被恢复工作中,应尽可能地考虑近自然造林,充分发挥其生态稳定性,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达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不同植被类型下的降雨再分配过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植被属性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冗余分析与贡献度分析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1047002022YFF130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10215217905631971725)和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发基金项目(NESDC20210201)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3.109313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3.110353

转自:“生态遥感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