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促进还是抑制?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碳排放效率研究 |Cities

2023/8/31 11:24:50  阅读:5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地理之光 ,作者山河故人

标题:Promoting or inhibiting?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carbon emissions efficiency in China

期刊:Cities

作者:Wanxu Chen, Guanzheng Wang, Ning Xu, et al.

DOI: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23.104429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和机制的研究。目前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和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理论支撑、忽视空间异质性、忽略政策干预等。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填补这些研究空白,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字数:3366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1. 简述

本文是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和机制的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如下:

文献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总体效应和通过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经济集聚三种途径的中介效应。

文献使用了283个中国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双向固定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文献的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显著提高了城市碳排放效率,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后期效果更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总体而言,经济集聚效应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引导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此外,文明城市、低碳城市、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绿色金融城市等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也显著提高了城市碳排放效率。

文献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协调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提供了科学参考。

2.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

城市碳排放效率是衡量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维度。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和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理论支撑、忽视空间异质性、忽略政策干预等。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填补这些研究空白,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3. 研究区域

选择中国作为研究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城市结构等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包括文明城市、低碳城市、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绿色金融城市等。这些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尚不清楚,需要进行实证检验和评估。

4.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建立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总体效应和通过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经济集聚三种途径的中介效应。

数据收集和处理:使用了283个中国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包括城市碳排放量、城市人口、城市GDP、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

模型设定和估计: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双向固定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空间计量模型考虑了城市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双向固定差分模型消除了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影响。

结果分析和讨论: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总体效应和中介效应,比较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差异,评估了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2)理论框架构建如下:

首先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总体效应,即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提高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功能等方式,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从而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

其次从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经济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中介效应,即新型城镇化可以通过政府的规划、投资、监管等手段,引导城市低碳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通过资源的配置、流动、整合等方式,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通过经济的集聚、创新、协同等机制,激发城市低碳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最后根据理论框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影响的假设,并设计了实证检验的模型和方法。

3)空间计量模型和双向固定差分模型设置如下:

空间计量模型:采用了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别考虑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假设被解释变量存在空间依赖,即城市碳排放效率受到邻近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空间误差模型假设误差项存在空间相关性,即城市碳排放效率受到邻近城市的隐含因素的影响。使用了空间权重矩阵来描述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地理距离为基础,采用倒数距离法和K阶邻居法构建了两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

双向固定差分模型:采用了双向固定差分模型,消除了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影响。个体固定效应指的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城市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时间固定效应指的是不随个体变化的时间特征,如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全球气候等。使用了一阶滞后项作为内生变量的工具变量,进行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解决了内生性问题。

5.  研究数据

研究数据来源:文献使用了283个中国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包括城市碳排放量、城市人口、城市GDP、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官方出版物。

研究数据处理:文献对数据进行了一些预处理和变换,如对碳排放量进行了单位换算、对人口和GDP进行了对数化、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比例化等。文献还对数据进行了一些检验和分析,如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空间相关性检验等。

6.  结论

新型城镇化显著提高了城市碳排放效率,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后期效果更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集聚效应、政府引导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三种途径实现。其中,经济集聚效应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引导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

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文明城市、低碳城市、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绿色金融城市等试点政策都能有效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其中,低碳城市和创新型城市的影响最大。

本文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协调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提供了科学参考。

7.  讨论

1)讨论部分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本文的实证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也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本文的实证结果也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反映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也展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的实证结果还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低碳发展提供了一些政策启示,如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创新能力和智慧水平,推进城市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

2)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官方出版物,可能存在一定的统计偏差和滞后性,未能充分反映城市碳排放效率的真实水平和变化趋势。

本文的研究区域限于中国地级市,未能考虑县级市和乡镇等更细化的空间单元,也未能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未能充分利用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也未能运用更先进的计量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因果推断模型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关注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未能深入探讨城市碳排放效率对新型城镇化的反馈,也未能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动态演化过程。

转自:“生态遥感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