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裴长洪 刘洪愧: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新思路

2023/8/30 15:22:07  阅读:36 发布者:

|||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刘洪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7年第4期(总第78辑)。

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新思路

我国“十三五”规划重申要加快推进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商务部则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质性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到2030年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那么所谓贸易强国?首先,本文认为它是一个国际对比概念。其次,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时代内涵,体现这些内涵的国家也不同,既没有“日不落帝国”,也没有在所有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全能冠军”。因此首先要回答:当今世界谁是贸易强国?

在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下,贸易强国不可能只有一个。如果有若干个,那么就如同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规律,各贸易强国不可能一样,其中必有共性,也有特性。随着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贸易强国的内涵应有新内容,对其分类也应有新方法、新标准,对中国所追求的目标也应有新的路径辨析。

一、贸易强国内涵新阐释

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会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背景而变化,重农主义、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对贸易强国的判断标准迥异。国内学界和政界对该概念也有若干不同解释。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强国是一个综合概念,有更广泛的内涵。当今可国际贸易的不仅包括传统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货币、规则、技术及产品标准。后者属于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范畴,也须纳入贸易强国评判标准中。

第一,贸易强国不是少数贸易大国的专有品,贸易小国也能成为贸易强国。贸易小国囿于国内市场规模、资源要素数量等限制,不可能有很大贸易规模,但可能在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也应属于贸易强国。因此,贸易强国应具有层级结构。对贸易大国,关注点可在国家和行业层面。对贸易小国,关注点应细化到企业和产品层面。

第二,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贸易强国的内涵又有所不同。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能否占据GVC主导位置,能否在GVC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比较优势是贸易强国所需具备的新品质。

第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数量是衡量一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重要尺度,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

第四,本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上的流通能力,取决于贸易结算、投资工具和储蓄货币功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功能,竞争力必然不强,也就不可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定价权。

第五,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国际贸易必须在一定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进行。全球经济治理在经济学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全球公共品,包括:国际规则;主权经济体为国际规则的执行所提供的运行平台;企业和私人机构对优化国际经济治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或行业协会)提供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贸易强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一般有较大话语权。

二、贸易强国的识别和分类

(一)贸易强国共性指标和贸易强国识别

贸易强国共性指适用于评价所有贸易强国的标准,可用来筛选贸易强国。我们从结果标准和形成过程角度,并剔除各类干扰因素,选取如下指标。

第一,用规模变量除以人口总量,获得人均变量以剔除总量指标的影响。这包括人均贸易额、人均出口额、人均OFDI存量、人均专利技术出口额4个指标。

第二,还有一些变量不受总量指标影响,但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特征。我们选取出口产品相对单位价值,GVC参与度共2个变量。

第三,通过考察细分行业,也可以规避贸易规模的影响。第四,某些质量指标也可很好规避规模变量的影响。我们选取2015年货物与服务进出口排名前30位的国家(地区),包括主要的OECD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和两个石油出口国,占世界总出口比重的80%以上,具有很大代表性。我们计算出贸易强国共性指标值,筛选出17个贸易强国(地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荷兰、韩国、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瑞士、比利时、爱尔兰、奥地利、澳大利亚、瑞典。结果表明,贸易强国共性特征主要包括:

第一,高人均贸易额和高人均出口额。贸易强国的人均贸易额高于11000美元,人均出口额高于5700美元;而非贸易强国的人均出口额基本都低于4000美元。

第二,高人均OFDI存量。贸易强国的人均OFDI存量都大于5000美元,而大部分非贸易强国的人均OFDI存量均小于世界平均(3408美元),甚至低于2005美元。

第三,高人均专利技术出口额。以该指标衡量,贸易强国和非强国的分化非常明显,前者的人均专利技术出口额往往是后者的几十倍、几百倍和上千倍。

第四,高出口产品单位价值。贸易强国的出口产品相对单位价值(世界平均为1)普遍比非贸易强国更高,除个别国家外,都大于1.5

第五,主要出口行业出口占比排名世界前10的数量较多。几乎所有贸易强国的主要出口行业位居世界前10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3(比例于60%)。虽然某些贸易强国的贸易规模很小,但它们都在某些细分行业占据世界出口份额的很大部分。第七,拥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相对于其贸易量,贸易强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相当可观。

(二)贸易强国特性指标及类别分析

我们主要从结果表现和形成过程角度阐述贸易强国特性。第一,各贸易强国的贸易规模和对外投资规模不一样。第二,各贸易强国的贸易结构和优势产业不一样。第三,各贸易强国的货币竞争力存在差异。第四,各贸易强国提供全球公共品的能力差异巨大。第五,各贸易强国的形成时间和具体过程不同。据此,本文构建了贸易强国特性指标(限于篇幅,从略)。

然后,我们计算贸易强国各特性指标值,构建了贸易强国分类体系,方法如下。第一,按贸易规模排名,前10位为贸易大国,其他为贸易小国。根据是贸易大国还是小国,区分出大型和小型贸易强国。第二,按贸易结构对各国分类,区分出平衡发展型、偏服务、偏货物共三类贸易强国。在偏货物贸易强国中,澳大利亚农林渔牧业竞争力世界领先,在其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本文对其单独考察,称之为偏农产品贸易强国。第三,对于大型贸易强国,我们把贸易结构平衡发展、货币竞争力强、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具有主导性力量的国家称为综合型贸易强国,仅有美国。对于除美国以外的大型贸易强国,划分为大型平衡发展型、大型偏服务,大型偏货物共三类贸易强国。第四,类似对于小型贸易强国,可划分为小型平衡发展型、小型偏货物、小型偏服务共三类贸易强国。最后,根据形成时间,可以把贸易强国划分成老牌贸易强国和新兴贸易强国。综上,本文根据2015年数据识别出表1所示的几类贸易强国(地区)。

三、中国的目标与政策思路

(一)客观看待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我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我国人均类指标值非常低,但要区别对待。考虑到人均出口额随人口增加而递减的规律,我国人均货物出口额已较高,主要是人均服务出口额偏低。我国主要短板是人均OFDI存量及专利出口额与贸易强国的差距太大。2015年,我国人均OFDI存量仅734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是我国的25倍和13.2倍。2014年,我国人均专利技术出口仅0.49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是我国的817倍和595倍,与其他贸易强国的差距也在100倍以上。

第二,我国出口产品相对单位价值偏低,2015年只有0.9,而大部分贸易强国都在1.5以上。

第三,我国出口产品国内增加值率较低,2015年仅67.84%,而美国和日本高达84.97%85.32%,表明我国还没有占据GVC高端环节。

第四,我国OFDI存量与出口规模极不相称,2015年前者占世界比重只有4.03%,甚至低于瑞士、荷兰和加拿大等国,而后者占世界比重高达11.59%,这表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较低。

第五,我国服务出口占总出口比重明显偏低,仅为11.8%,远低于美国44.45%,世界平均23.08%。此外,2015年我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比重只有5.93%,而货物出口占世界比重却高达13.3%,两者发展极不平衡。第六,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较低,提供全球公共品的量不足。

(二)中国贸易强国标准的界定

在对我国贸易强国标准进行界定时,需要注意到我国人口规模大,其有利于规模指标的扩张,但会限制人均指标的增长,所以:

第一,不必固守人均出口额一定要达到现有贸易强国的标准。中国在这方面达到已有贸易强国水平的难度很大。这难道意味着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当然不是。计算发现:对于人口规模小于2000万的贸易强国而言,人均出口额高于50000美元;而对于2000万到8000万人口规模的贸易强国,人均出口额骤降到大约12000美元;对于一亿人口以上的贸易强国,人均出口额仅6000美元,这说明贸易强国的出口额随人口规模的增加而成倍减少。对于人口多于13亿的中国,人均出口额只要能达到日本或美国的一半(29003400美元),就可说已达到贸易强国标准。

第二,人均OFDI存量和专利技术出口额也可依以上方法界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即可。

第三,从出口质量看,单位产品出口价值及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也应达到同类出口规模贸易强国的标准,如美国和德国。由于中美经济结构的差异,可不必苛求达到美国的标准,但至少应达到德国水平,即分别达到1.5774.5%

第四,在规模指标上,必须用贸易大国标准来评判。我国OFDI存量已较高,2015年占世界比重为4.03%,但还有提高余地,大概需提高到10%。我国专利技术出口严重偏低,只占世界的0.22%,至少需提高到德国水平,也即4.5%左右才合理。我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比重相对货物出口偏低,需提高到10%以上。

第五,人民币地位短期内赶上美元的可能性不大,但应赶超日元和英镑,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第六,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中国短期内赶上美国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应该与德国和日本起到至少相同的作用。

(三)我国贸易强国的类型定位

整体看,我国与小型贸易强国无共同点,但各省市与一些小型贸易强国有许多相似点。所以,我国的贸易强国类型定位可分解为两个问题。

第一,国家整体层面的类型定位。现阶段应主要朝货物贸易强国发展,主要借鉴日本、德国经验;然后再朝服务贸易强国发展,以英国和荷兰为目标;最后才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全球竞争力和全球经济治理水平,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向综合型贸易强国靠拢。

第二,各省市需要根据其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力争达到某一类小型甚至大型贸易强国的水平。整体由部分所组成,所以建设贸易强国的实际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贸易强省、贸易强市,中国只要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省市能根据自身比较优势,达到表1某一类贸易强国的水平,就必然成为贸易强国。所以需形成贸易强国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强调不同区域的特殊功能和发展目标。

(四)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的双重政策思路

国家层面应着重考虑:

第一,总体目标设计与区域指导相结合。总体设计包括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总量目标和发展水平。区域指导即中央政府有侧重地指导地方政府设计贸易强省或贸易强市目标与措施。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进出口贸易规模前12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天津、辽宁、重庆、四川、河南,占全国总贸易额88.6%。且有些省份的贸易集中度很高,例如四川省集中在成都市、辽宁省集中在大连市、河南省集中在郑州市。所以侧重点就是57市的贸易强省和贸易强市的政策设计。

第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随着劳动力成本更具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崛起,我国低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下降不可避免。但我国已在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初具优势,未来可培育为具有新的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

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能只局限于贸易结算功能的扩大和本币互换伙伴的增加,还要意识到建立中国企业自主的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发行海外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第四,国际公共品生产和供给能力的培育。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设立、我国主动提出的国际经济新议题来锻炼和增强提供国际公共品的能力。此外,要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社会组织,让它们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区域层面,各级地方政府应着重考虑:

第一,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5年的报告指出,中国相对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优势已不足5%。这主要由于工资、能源价格、企业税费等的快速上升导致,未来有必要进行合理管控。

第二,提高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一方面,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利用我国新的人力资本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提高国际运输竞争力,缓解服务贸易逆差压力。

第三,加大研发力度,保护知识产权。要加大对基础科研的资助力度,同时不断完善和健全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第四,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一方面,打破地区保护主义以提高同类产品生产厂商间的竞争强度,鼓励兼并重组,培育优质品牌。另一方面,培育国际营销能力和产业链建设能力,可借助跨国并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方式实现。

第五,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跨境电商,改变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垄断,使广大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生产和贸易中。且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较高,可借此主导制定该领域的国际规则。

第六,以企业走出去为抓手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应当是:建立自主的跨国生产经营网络、形成自主价值链体系,并培育数十个“链主”资格的跨国公司。

转自:“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