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皮建才:“士兵”与“突击”———中国本土经济学博士的学术生存技巧

2023/8/30 15:18:10  阅读:42 发布者:

|||

皮建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2年第2期(总第56辑)。

“士兵”与“突击”

——中国本土经济学博士的学术生存技巧

正标题借鉴了康红雷执导、王宝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的名字。当然,我们这里的“士兵”指的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在时间段上特指从博士生到博士毕业并找到学术职位的整个过程;同时,我们这里的“突击”指的是集中力量在短期内完成任务,而任务就是指在就业市场找到心仪的学术职位。还记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化学老师特别幽默,告诫我们这些学生不要阅读太多的习题指南或者习题辅导,并讲了一句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的话,“指南指南越指越‘难’,辅导辅导越辅越‘倒’。”

所以,我几乎从不盲目相信什么指南书或者辅导书,因为除了所谓技巧以外我们还必须看重摸索的过程。“想要学游泳就必须亲自下水”,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很多时候,经验真的很重要,所以中国有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尤其是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这些经验就显得尤为可贵。

拿电影《极速天使》举个例子,为了把洪小依从一个顶级出租车手培养成为一个顶级赛车手,教练高峰把记录自己赛车经验和技巧的笔记本送给了洪小依,而洪小依正是凭着这本她自认为的“武林秘笈”快速上手的。

在我立志以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以后,我也经常搜索一些著名学者做学问的经验,并且用心揣摩其中的玄机,希望自己能少走弯路,少撞南墙。在我进入高校教书以后,我教过的很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也经常向我讨教经济学学术生存(特别是论文发表)的经验和技巧,当然,其中最为急切的当数那些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博士生了。

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面临越来越大的学术生存压力。很多学生在选择读经济学博士时,还是很有学术抱负的,希望自己能在学术做出一番成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以后,很多学生就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学术理想,或者是因为自己在“三高”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掌握上遇到了些许麻烦,或者是因为自己在学术论文的发表上遇到了严重阻碍,或者是因为在将来可获得的学术职位和非学术职位的权衡上发生了微妙改变。

这些原因大概可以用“内忧外患”来概括。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在遇到学术生存压力时需要怎么办?这些“士兵”需要如何“突击”?这就是我在这篇文章里想要回答的问题。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很多经济学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校的经济学院出台了对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非常不利的政策。比如,很多高校的经济学院都不再留自己学校培养的博士,这对于防止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固然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对于那些极端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国内学术市场(特别是针对本土博士的学术市场)极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优秀博士可能不得不去排名更差一些的高校,甚至于在艰难权衡下不得不选择非学术的就业岗位。

再比如,很多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校的经济学院在引进新教师时,往往要求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必须在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或者国际SSCI期刊发表过几篇论文,但对于海归博士并没有任何发表要求。

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必须靠在好期刊上发表论文来发送作为“土鳖”的自己具有学术潜力的信号,而海归博士的“海龟”背景就足以传递他们具有学术潜力的信号。这个现象跟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平均质量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而平均质量不高又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比如导师没有负起必要的责任,比如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问题,比如“严进宽出”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存在缺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行动可以摸索,但方向必须明确。下面就是我总结的针对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的几条学术生存技巧,希望对“士兵”的“突击”能起到一点点作用,也希望“突击”的“士兵”中有一些在日后能成为“将军”,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第一,在学术发表上要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如果“农村”代表比较差一点的期刊,那么“城市”就代表比较好的期刊。海归博士可以采用“主打城市”的策略,因为“农村”对他们的作用不大,在比较差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对其不利的信号。

但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可不能好高骛远,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比较差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只是前进过程中的一个“脚印”而已。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量变到质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在学术上需要走一条逐步升级的道路,在循序渐进中找准自己的突破口。从“农村”通往“城市”的道路有很多条,每个有志于学术的本土博士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第二,在方向选择上要采取“有的放矢”的策略。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大都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对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可能要比大部分海归更高。所以,在发表论文时,本土博士要充分发掘并利用自身的优势,一定要争取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中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可以做出比较好的规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

本土博士在写作论文的时候,需要在“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精练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从多个方向中选择那些更能在国内顶级期刊或者国际SSCI期刊发表的研究主题,在关键时刻一定要放下那些自己觉得很难在上述期刊发表的研究内容。我这样说不是怂恿本土博士“为发表而发表”,而是让本土博士在学术生存压力下分清研究兴趣上的轻重缓急,围点打“圆”,“集中优势兵力先下一城”。当然,“先下一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升级的过程。

第三,在求职准备上要采取“未雨绸缪”的策略。一般情况下,本土博士需要提前做好寻求学术职位的准备,尽量满足高校或研究机构对论文发表的硬性规定,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当本土博士急等着自己的论文在国内顶级期刊或者国际SSCI期刊发表的时候,国内顶级期刊或者国际SSCI期刊却往往拖拖沓沓不急不忙,人家可不会“急你所急”。

如果正巧在本土博士进行学术求职的当口,那么本土博士既等不起也伤不起。所以,本土博士在学术发表上必须打一个“提前量”。但是,国内博士培养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三年,三年本来就已经很短了,再要打一个“提前量”的话时间不就更紧了吗?这样一来,困境就出现了,既要发信号又要时间短,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这样的“急功近利”显然不利于本土博士的长远发展,打破这个困境的一个办法就是要适当延长国内博士培养时间,比如应博士生及其导师要求博士培养时间可以从三年延长为四年或五年或六年。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要想在“十面埋伏”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跟几年前相比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突击”的代价是很高的。但是,有困难有代价并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士不可以不弘毅”。当然,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跟本土经济学博士有关的一系列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本土博士的顺利成长创造一定的制度性保障,“制度比口号更重要”。在海归博士被普遍看重的时代,给中国本土培养的经济学博士一点点阳光,他们也能灿烂!

转自:“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