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国“政治”概念的专业阐释与社会建构

2023/8/28 15:50:50  阅读:45 发布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P97P98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32期,罗浩摘

“政治”在中国的使用处于“两概念一用法”的状态,即“狭义上的政治”“广义上的政治”和“作为形容词的政治”,它们分别通过专业知识与日常知识的方式呈现出来。

“政治”概念起源于人类对政治现象所形成的系统思维,是思想家们政治理念的表达与政治文明成果的结晶。整体而言,中西方在专业意义上的“政治”概念具有以下特性:

(一)逻辑起点:紧紧围绕社会利益关系。科学界定“政治”概念的含义,应当反映政治现象的本质,超越其中的个别形态或某些内容。在东西方文明进程中,道德伦理是早期思想家理解政治的逻辑起点。由于阶级、阶层冲突带来了政治动荡,传统的道德开始失去作用。马基雅维利较早抛弃了政治的道德基础。在人性恶的哲学基础上,他形成了一套功利主义的政治观:“政治即权术”。概言之,君主应当是擅于运用并保持权力的人。与之相近,中国法家思想同样主张以君主之“公利”为本位,带有强烈的实用理性倾向,贬斥道德价值。

(二)概念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在西方,政治往往被认为就是国家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和价值分配。随着西方国家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主流政治理论的兴趣开始从国家政治转向国家在社会中的延伸部分,概念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治社会化的反映——传统的“国家”“权力”“制度”等概念,开始被“体系”“功能”“结构”等术语取代,体现出概念的一统性和祛魅化。

在中国,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几乎在社会各个领域,许多社会活动都有类似的向政治领域聚集的倾向,希望在政治领域中寻求最终的解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政治”的人民与社会内涵不断丰富。概言之,无论是政权稳定,还是经济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民心与稳定、民心与发展互为前提,“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对稳定与发展的结合。三者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只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政治”内涵的基本内容。

(三)价值追求:统治稳定与社会发展。古今中外思想家对政治的不同理解,反映出人类关于“什么是政治”的理解程度。那么,“政治”是用来做什么的?或者说,“政治”概念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人类对它的各种探讨,不仅仅是对政治生活认识的长期积累,也反映出人们对政治生活完美状态的认知。这是一种前提预设,而非必然结果。而将政治的价值指向提炼为统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完美契合了中西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活动。“政治”概念的出发点开始从国家、政府、公共权力的稳定转向效率和增长,进而转向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体现出政治价值与公共价值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

“政治”概念的不同理解,反映出人们对政治现象认知的差异。

(一) 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党的组织和宣传等各项工作更加注重“政治”话语的使用,加强政治建设,明确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执行,才能够确保立场不移、方向不偏。在这里,“政治”一词在使用上主要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核心要求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这一特点是非常必要且应当坚持的。

(二)概念使用窄化与泛化并存。整体而言,我们多年使用的“政治”概念,在现实中遇到的理论困难是,一方面明显单薄,另一方面又非常宽泛。这与多年将“政治”简单化地解释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相关,也与政治学、行政学在中国“缺席”三十多年有关,不少学者对政治概念和政治学学科(专业)的理解至今仍然是相当狭窄的,许多必要的内容被忽略了。事实上,涉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活动,基本上都属于政治范畴。随着国家间政治冲突和对抗开始以民族、种族和文化等新形式出现,以及当前涌现出的性别、贫困、环保等诸多新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治”概念的使用,显然有拓宽的态势,有待于突破传统政治概念的狭窄范围。

如果说“政治”概念的窄化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层面,泛化则更多体现于日常话语之中。在我国民众中,认为“学哲学”“学政经”就是“学政治”的大有人在。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现实情况,也考虑到工作的连续性,这些用法应当得到尊重,但其中所隐含的概念上的“宽窄关系”“大圈小圈”问题,至少管理方和相关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应当心中有数,在教科书层面上应该做到表达有序,留有余地。

(三)“政治”概念的知识生产功能。概念之所以成为概念,在于其通常不会被刻意地单独作为一个词来使用,而是与相关概念、词汇相混合、交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政治”还常常作为形容词来使用,并通过与其他概念的组合而产生了诸多衍生形式,进而丰富了“政治”一词的内涵。例如,党政领导机构和领导同志习惯于将一些“重要的问题”强调为“政治问题”,以此赋予这些问题备受重视的特殊意蕴。事实上,这些问题往往并不直接具有政治活动的性质或政治理论的意涵,而是由“政治”所衍生出来的一些新的含义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政治”从一个专业术语演变为人们常用的基本概念。这是正常的,也凸显了政治的重要性,但是需要注意到这种特殊性在使用过程中所衍生出的新问题。

“政治”概念在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泛化、窄化现象的交错存在,适当规范对“政治”一词的理解和使用,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重要原则:在正本清源中合理确认专业词汇的基本内涵。一般而言,在和平发展年代,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属性这一面会更加突出,对辩证处理好国家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关系的要求更高。如果强调一方面比较多,强调另一方面比较少,不利于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政府全面履行职能职责,也不利于政治学、行政学的发展和相关学术交流。

理论界应不断提升概念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及时实现逻辑和内容的转换。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可沟通、可对话,对“政治”这一类最早基于西方经验事实提炼总结出来而后传入中国的重要概念进行反思与重述,并从专业意义上为“政治”一词的日常使用提供知识支撑。在专业建设方面,将政治学(包括行政学、公共政策、国际政治)以及民族学等领域的词汇标准化工作尽快提上日程,特别是对政治、国家、政权、国度、政府、政府职能、治理、行政管理等若干关键的基础性词汇,要切实抓紧安排词汇标准化的前期研讨工作,正本清源,面向未来,明确区分哪些是属于接续其西文原有的含义,哪些是经由中国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含义,以应急需。

(二)基本方向:对政治行为做“社会化处理”。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对政治行为进行“社会化处理”,能够较为平和地平衡好社会关系,是一种更加成熟的政治观。一方面,要突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以管理形塑稳定,借服务强化整合。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通过政策调整、制度供给、职能转变等方式,借助意见表达、基层协商等前置性、柔性手段,协调好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坚持“非必要不使用”的原则,严格规范“政治”概念和相关词语的使用,逐步实现对政治事务与管理事务的分类管控。在这里,“社会化处理”并不等于不讲政治,而是要科学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会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退有据,把相关措施的安排落实做得恰到好处,也把相关词汇的选择使用做得恰到好处。

(三)必要调整:加快规范学科建设的改革进程。政治学以国家及其延伸的部分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涵盖全部社会统治和行政管理活动的应用社会科学基础大专业,理应是社会科学最具基础性的学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学科指导的背景下,需要广大从事政治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认真研究,既积极扩展又注意规范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和覆盖面,争取增设比较政府与政治、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等二级学科,完善特定研究对象和主题内容的政治学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继续呼吁将行政管理专业拿回到政治学的学科框架之中,让行政学在政治学的理论滋养下获得新的发展。规范政治学学科建设,增强学科自觉,是克服“政治”概念泛化和狭隘化两种现象并存的重要手段。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