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杨柳 | 情系云端:社交媒体上的亲密关系实践

2023/8/28 10:07:57  阅读:9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羊村传播 ,作者杨柳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亲密关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体现。从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书信到电子媒介为代表的电话,无不说明媒介是亲密关系的重要载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交往在云端”成为现代人数字化生存的重要方式。人们利用各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与交往中的伴侣或未来可能成为伴侣的对象建立关系、维系感情。据美国著名科技网站CNET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在恋爱后立马在社交平台上更新状态以及在分手时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或短信等方式告知对方(吕君怡、郑保章,2020)。社交媒体在亲密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个体通过社交媒体完成亲密关系的确立、维系与断裂全过程,另一方面个体在建立线下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社交媒体维系亲密关系。因此,探讨社交媒体中亲密关系的实践特征及其体现的价值内核,有助于为个体的情感实践提供理论思考、引导亲密关系健康发展。

新式爱情:云端恋爱的行为动机

在当今时代,“‘网络’这个词正迅速地在社会科学话语和大众言辞中取代‘社会’”(鲍曼,2013),无可否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移动社交媒体是通信技术和商业模式联合构建的数字交往平台,具有可供性(Availability)、可及性(Accessibility)、移动性(Mobility)等优势。在这类优势和个体主观诉求的双重作用催化下,一种新的恋爱形式——云恋爱诞生。

寻求自由的个体空间是动机之一。亲密是个体在自我披露与感知回应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依赖的情感关系及高度投入参与的情感状态(Duck et al.,1998),而沟通则是建立并维系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和科学文化的潜在影响,个体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并显著增强,强调在社会化的场景下寻求独立自主的个体空间。在传统的亲密关系中,双方在面对面的真实场景中发出亲密信号、产生亲密行为、反馈亲密符号(比如送对方玫瑰花以表达喜欢),在这个过程中亲密关系的强度得以提升(董晨宇、段采薏,2018),但同时也易带来相处的疲惫感、紧迫感与倦怠感,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体的身心压抑、缺少独立的空间。当下,社交媒体赋予了亲密关系全新的机遇——亲密关系的建立、维持、呈现和断裂的全过程不再建立在现实世界中的言语交流、肢体接触等可感、可触、可知的真实性行为之上,而是可以通过线上的表情符号、亲密语言等形式表达(Crystal & Hancock2013)。在此场景下,双方可以在身体处于独立的真实空间的状态下,进行自我披露、符号互动、情感支持以维系和管理亲密关系,满足了个体寻求自由空间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双重需求。

寻求安全的社会想象是动机之二。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身体本能和情感需求,使人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获得长久的陪伴与温情,提升个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相较于线上的云恋爱,传统的浪漫关系(亲密关系)更大概率会面临情感无意识终结的尴尬场景,当自发的亲密关系转化为合法的婚姻关系,其原亲密关系所承载的浪漫与温情将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相处中日渐流逝,甚至无所觉察,同时感情的经营与维系也不再是生活的核心,家庭的构建与维持成为新的首要目标(田林楠,2021)。在此场景下,出于对场景转化带来的价值丧失的恐惧与烦恼,个体不由自主选择拒绝亲密关系的开启。社交媒体为亲密关系构建的新路径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人们矛盾性的亲密想象。一方面,亲密关系在社交媒体的中介作用下构建,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拟性和非真实性,与其说是与现实中的物质个体建立关系,不如说是与满足自我想象的虚拟个体“谈恋爱”(Chambers2013)。虚拟的社会想象避免了亲密对象形象的崩塌,也减少了出轨等状况被发现的可能性,减少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恐慌感,同时持续性的情感刺激带来心理慰藉,增强个体满足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塑造了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两性匹配市场,个体不再是在有限的选择中确定最优选项,而是在无限的可选择项中确定易得选项(Regnerus2017)。个体拥有无限的“备选”以至于每一个选择的重要性降低,“失去”带来的情绪崩溃等负面状态的可能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个体的安全感。

寻求刺激的快感体验是动机之三。严格来说,“云恋爱”是一种随意性的亲密关系,将义务、责任等长久和强制性的要求排除在外,与传统的制度化亲密关系存在显著差异(EichenbergHuss & Küsel2017)。在现实的亲密关系中,关系双方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等精神资本和金钱、礼物等物质资本以获得情绪价值或满足生理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一对一地高投入且高参与。但在社交媒体中,个体通过

、文字、视频等形式对身份信息、生活经历和主观需求进行自我披露,从而与对方沟通交流并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互动其实是非对称性和非长久性的(HjorthBurgess & Richardson2012)。个体就某一个话题的有限披露寻求社会认同、他人支持等短期的情感刺激,这种互动指向特定时空下的经历与体验,而非持久性且稳定性的陪伴。此外,社交媒体制造了一种“情感亲密”的虚拟临场感,亲密对象被界定为一个提供恋爱感觉和情感能量的工具或中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恋人或爱人(蒋俏蕾、凌绮,2023)。人们在这个过程中追求恋爱体验、享受纯粹性的心理性恋爱感受,也并不需要将这种恋爱体验固定为亲密关系或情感恋爱,即并不是要真正社会性的恋爱关系。当对方所提供的情感价值或恋爱体验不足以满足个体需求,或者对双方关系产生倦怠或疲惫,可以随时暂停关系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或承担任何责任。

透明之爱:云端恋爱的行为实践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媒介逻辑逐渐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维度地延伸着人的认知能力,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就连人们的亲密关系也不例外。当恋爱关系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确认后,人们会借助社交媒体的作用维系亲密关系,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是以官宣为名的关系确立仪式。亲密关系指向一种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或者亲近,在符号交换和情感互动中构建(Jamieson2011)。随着对屏幕后方的“他(她)”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或出于个体对于安全地带的独占欲,或出于对美好体验的主观诉求,个体将采取一定手段将情绪价值提供和日常高频率聊天“合法化”,即确立亲密关系。社交媒体上的“官宣”便是当代确立亲密关系的方式之一,体现着“生活充满仪式感”的时代默识。2017年鹿晗在微博上官宣的“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20181016日赵丽颖发布的“官宣结婚照”曾引起网友热议。在网络流行语的模仿、再造和传递中,“官宣”也逐渐成为普通人确定恋爱关系的一种必备仪式(李镓、何超彦,2019)。今天的官宣仪式与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同意义,标志着个体单身处境的脱离与双方情感所有权的确立。

鹿晗、关晓彤官宣文案(

来源于网络)

赵丽颖、冯绍峰官宣微博(

来源于网络)

二是展示与陪伴的关系维持之道。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已成为维系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公开展示和媒介陪伴的途径,亲密程度得以维持甚至提升(Abbasi2019)。一方面,社交媒体通过公开展示亲密行为(俗称“秀恩爱”)对亲密关系产生促进作用。社交媒体为人们的自我展示提供了可见空间,个体在七夕、情人节等节日及纪念日以庆祝为由头制造热恋氛围,并通过对象征爱情的事物的生产、消费和加工满足个体对爱情的情感需求(王淑华、何丽、姚晔,2023)。在此基础上,双方将这些美好时刻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符号呈现在公共空间中,在获得别人点赞认可的同时,也使个体脱离日常的琐碎和压力,沉浸于美好爱情带来的情感享受中,使得双方关系得以升温(Chambers2013)。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以其跨越时空的伴随感和即时通讯功能使得亲密关系得以维系。由于社交媒体随时随地的可及性和移动性,亲密关系双方可以在身体不在场的场景下实现高频率的互动和交流(董晨宇、段采薏,2018)。同时,由于信息交流与反馈通道的随在性,媒介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亲密对象本身,带来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陪伴感,对亲密关系产生促进作用。

三是记忆再书写的关系戒断议程。社交媒体会记录下情侣双方所留下的所有“恩爱”痕迹,而当这段关系迈向分离时,这些数字痕迹(digital traces)将成为个体心理重建和生活重构的重要阻碍(Tran & Joormann2015)。为解决该类问题,不少人通过删除、修改可见性等手段对媒介记忆进行再书写,以表示关系的彻底终结。一方面,与关系确立一样,个体也会通过官宣的仪式来宣告亲密关系的终止和个体状态的更新(王淑华、何丽、姚晔,2023)。在这个仪式中,个体根据分手状态差异化采用文字、

等形式:当个体处于主动分手地位,可能会发布“谢谢你的爱”等总结陈词;当个体处于被动分手地位,可能会发布“还是弄丢了我的女孩”等自我怜悯式信息;而当双方和平协商分手时,可能会发布“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等感慨性信息。另一方面,个体还会采用“公开撤展”的方式降低数字痕迹的可见度,将其亲密时刻从公共视野中抹去,包括替换情侣头像、删除与对方相关的朋友圈或者将与对方相关的朋友圈设置为仅为自己可见等。除此之外,个体还采用降低整个朋友圈的可见性(比如设置为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的方式来对记忆进行重新书写,以宣告这段关系的结束,甚至否认该段关系的存在(董晨宇、段采薏,2020)。

李晨、范冰冰分手文案(

来源于网络)

亲密危机:云端恋爱的潜在风险

社交媒体赋予了云端恋爱更多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保持“在场”状态、扩大亲密关系构建范围、改变人们相识与相处的过程(FoxOsborn & Warber2014),进而为亲密关系的确立、维系、呈现和断裂带来全新的机遇。然而,在硬币的反面,社交媒体也为亲密关系的维系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无时不在的电子监视是风险之一。我们处在一种“监视文化”中,监视已弥散至我们的生活中并演变为一种“惯习”(Lyon2001)。社交媒体犹如一个巨大的蛛网将众多点链接,为人际电子监视(interpersonal electronic surveillance)提供可能——人们可以顺着原点一步一步溯源、一步一步探索。在亲密关系中,不确定性和焦虑依赖感是驱动电子监视行为的关键动机。一方面,由于线上交往的匿名性和非真实性带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往往会通过一些非正式、非公开的手段(比如根据手机号在各平台进行账号搜索)去了解用户身份信息、感情经历以及社交关系网络,以减少个人档案、忠诚程度给社交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保护自己免受侵害(苏状、骆文佳,2023)。另一方面,亲密关系中的焦虑依赖感也会促进电子监视行为的发生。由于社交媒体的移动性和连接性带来无时不在的“陪伴感”,亲密双方会害怕错失对方的信息而影响关系质量,个体会无时无刻盯着手机或者通过对方的人际关系网络在线确认对方当下的状态;同时,亲密关系本身的依赖感也会推动个体采取监视行为,个体会通过登录对方社交账号查看信息等手段获得更多的确定性和满足感(Fagundes2012)。

非真实的情感体验是风险之二。自我披露和感情回应被认为是构建亲密关系的核心要素,但在社交媒体起中介作用的云端恋爱过程中,二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拟性和非真实性(蒋俏蕾、凌绮,2023)。在自我披露上,一方面,在关系建立前的自我披露更多的是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布个人经历或者情感话题,其本质是一对多的信息投放,但社交媒体通过聊天窗口的设置隐匿这种多人性,从而在公共空间内开辟一个假象的私人空间,使其表现为一对一的亲密关系设定,造成真实的恋爱关系假象,同时,这种自我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值得商榷(田林楠,2021)。另一方面,在亲密关系维系过程中,个体会在社交平台上展现亲密或者幸福时刻,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自我披露不仅是日常的记录,更是一种炫耀行为,其展示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显著差异,带来虚假的情感享受和满足(Orosz et al.2015)。在情感回应上,云端恋爱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在文字语言、表情符号等图像化和象征化的意象之中,由于对象双方不处于同一空间,这种符码的解读更多的建立在原有的固化语境和个体的自我想象上,而非当下的语义流动空间中,造成一种虚假的亲密感(EichenbergHuss & Küsel2017)。

非稳定的亲密关系是风险之三。社交媒体上的亲密关系呈现出“液态化”趋势,虽然相较于线下的亲密关系,网络上的亲密关系的灵活性更强,但在这种流动的关系中,人们一次又一次接触和了解对方,并在一次又一次建立中消解亲密、在一次又一次的渴望中退缩,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会关系(鲍曼,2007)。另一方面,线上恋情虽然能够通过及时通讯、时刻陪伴、同步分享等行为带来情绪刺激,但这种感觉只是昙花一现,而非细水长流,并不会赋予严肃的承诺意义(Cornwell & Lundgren2001)。在默认规则下,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追求纯粹的恋爱感觉,而非长久的温情陪伴,当下的即时享受高于对未来的计划与憧憬。亲密对象更多的像是个体的“理想恋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投影,通过文字、声音和

所营造出的轻松甜蜜的亲密关系,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和情感寄托。线上亲密关系是脆弱的,当爆发一定的矛盾或出现一定的意见相左,个体的首要选择是放弃开始新的关系而非解决问题以维持当前的关系,这种可替代性和无尽的备选项也使得关系陷入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董晨宇、段采薏,2018)。

“每一种技术既是恩赐也是包袱,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波兹曼,2007)社交媒体为亲密关系的建立、维系、呈现和断裂带来全新的机遇,呈现出新的实践特色,但亦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个体可以通过增加真实元素、加强线下交流、合理公开展示等方式,构建健康的网络亲密关系。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预览

Chambers, D. (2013). 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line intimacies and networked friendship. Springer.

Duck, S. E., Hay, D. F., Hobfoll, S. E., Ickes, W. E., & Montgomery, B. M. (1988).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John Wiley & Sons.

Hjorth, L., Burgess, J., & Richardson, I. (2012). Studying mobile media: Cultural technologies,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 iPhone. Routledge.

Lyon, D. (2001). Surveillance society: Monitoring everyday life. McGraw-Hill Education (UK).

Regnerus, M. (2017). Cheap sex: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n, marriage, and monoga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bbasi, I. S. (2019). Social media and committed relationships: What factors make our romantic relationship vulnerable?.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37(3), 425-434.

Cornwell, B., & Lundgren, D. C. (2001). Love on the Internet: Involvement and misrepresenta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cyberspace vs. realspa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197-211.

Crystal Jiang, L., & Hancock, J. T. (2013). Absence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grow fonder: Geographic separation, interpersonal media, and intimacy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3), 556-577.

Eichenberg, C., Huss, J., & Küsel, C. (2017). From online dating to online divorce: An overview of coupl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shaped through digital media.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9, 249-260.

Fagundes, C. P. (2012). Getting over you: Contribu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for postbreakup emotional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1), 37-50.

Fox, J., Osborn, J. L., & Warber, K. M. (2014). Relational dialectics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role of Facebook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escalation, maintenance, conflict, and dissolu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5, 527-534.

Jamieson, L. (2011). Intimacy as a concept: Explaining social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sation or another form of ethnocentricism?.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16(4), 151-163.

Orosz, G., Szekeres, Á., Kiss, Z. G., Farkas, P., & Roland-Lévy, C. (2015). Elevated romantic love and jealousy if relationship status is declared on Facebook.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214.

Tran, T. B., & Joormann, J. (2015). The role of Facebook use in media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rumination and adjustment after a relationship breakup.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9, 56-61.

鲍曼.(2016).此非日记.杨渝东,.桂林:漓江出版社.

齐格蒙·鲍曼.(2007).液态之爱.何定照,高瑟,.台北:商周出版社.

尼尔·波兹曼.(2007).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董晨宇 & 段采薏.(2018).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 新闻与写作(11),48-52.

董晨宇 & 段采薏.(2020).反向自我呈现:分手者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消除行为研究. 新闻记者(05),14-24.

蒋俏蕾 & 凌绮.(2023).数智时代的“亲密”:媒介化亲密、亲密资本与亲密公众. 山东社会科学(03),87-96.

李镓 & 何超彦.(2019).模因在青年网络流行文化中的作用模式研究——以“官宣”体为例. 东南传播(11),76-80.

吕君怡 & 郑保章.(2020).社交媒体使用对情侣亲密关系之影响研究.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4),76-83.

苏状 & 骆文佳.(2023).亲密关系中的电子监视行为何以发生——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新闻与写作(05),69-80.

田林楠.(2021).在自由与安全之间:社交媒体中介下的亲密关系. 社会发展研究(02),38-53.

王淑华,何丽 & 姚晔.(2023).透明之爱:社交媒体“晒恩爱”的仪式过程与新型亲密关系建构. 未来传播(02),95-105.

转自:“再建巴别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