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边疆人群以何为食?
2023/8/28 8:57:09 阅读:39 发布者:
最近电影《封神》热映,商周这个中国的古代文明阶段又一次走进人们视野。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和演变的关键时期,推动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转型,对后世影响深远。得益于一系列征战及分封举措,西周王朝的领土范围显著扩张,形成以中原为政治核心区而向四周拓展的格局(图1)。中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来便以定居的农耕经济为主,这种生活方式往往是古代人群因地制宜的选择,而西周西北边疆地区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存在重合,有着迥异的气候环境,因此,我们不由思索,这些边疆人群究竟以何为生、以何为食?
陶器,是古代食物储存与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材料。陶器的多孔性使其能够吸附大量食物中的脂肪分子,因此具有丰富的“潜信息”。由于非反刍动物(如猪、马)与反刍动物(如牛、羊)组织(肉或奶)存在脂肪酸合成差异,因此根据脂肪酸的单体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即可区分脂肪来源——猪肉、马肉/奶、牛羊肉或牛羊奶。此外,不同食物通常含有不同的特征性化合物;反之,凭借这些特征性物质的检出便可推测食物加工情况。例如黍素(miliacin)是小米中含有的特征性物质,检测到黍素从一定程度上就能说明存在小米的利用。
基于以上原理,考古学家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宁夏姚河塬西周遗址出土陶器开展了科技分析(图2、3),还原了当地人群的生计策略和日常食谱。他们依赖于旱作农业与畜牧相结合的经济模式,菜单上不仅有小米、牛羊肉和牛羊奶类制品,还可能存在马肉或马奶制品(图4)。其中,小米既被当地人群作为粮食食用,其副产品也被用作饲料来喂养牛羊。姚河塬遗址奶制品消费占比较低,表明当地饲养牛羊主要是为了获取肉食,这可能与乳糖不耐受及人群饮食习惯有关。
以往对中原地区西周遗址的人群饮食研究显示,家猪是重要的食物来源;而姚河塬遗址陶器中的动物源性食物主要来自家养食草动物,对猪的开发极少,体现了周文化在中原和西北边疆地区间的差异。此外,综合多项研究数据表明,距今三千年左右的中国西北地区发生了牧业强化现象,其特征是家猪利用极少,马大量出现。此次牧业强化背后的动因可能源自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兴起与扩张,以及变冷变干的气候恶化事件。总之,通过增强对食草动物的利用同时弱化家猪开发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多方因素共同驱动下的结果。未来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开展更多研究,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人群生存策略的多样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转自:“中科院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