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由于其试剂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较客观,既适宜于大规模筛查试验,又可用于少量标本的检测,既可以做定性试验也可以做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用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和细胞因子检测等领域。
ELISA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但其同时存在影响因素多的不足,现就实验操作中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验,以提高的实验质量。
样品
样品是检测的前提,样品质量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可以用ELISA来检测的样品很多,根据检测项目不同可以是血清、血浆、唾液、尿液等,但大部分还是以血清为样品。作为血清样品,应避免溶血,溶血可能会增加非特异性显色,导致结果出现误差。
血清样品的反复冻融会使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下降,所以需要多次检测的血清样品,如在5d内检测完,可4℃保存,如需长时间检测,可进行分装冻存。样品如被细菌污染腐败,可能会导致假阳性。
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抗原抗体反应,酶促反应速度及非特异性吸附,温度升高可使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加速,但也易引起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酶促反应速度同样随温度升高而增快,但是酶蛋白变性也加快,丧失酶学活性,降低酶的有效浓度而减慢反应速度,温度低时以前者为主,高时以后者为主。
温度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允许±1℃的误差。最好水浴,微孔板浮在水面,使温度迅速平衡。如放温箱内温育,微孔板不应叠置,为避免蒸发,板上应加盖,盛放微孔板的湿盒应是金属的,传热容易。空湿盒应预先放在温箱中,以平衡温度,在室温较低时更需要。
时间
在温度保证的前提下,时间的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底物显色的时间控制,显色时间不足或过长会导致实验不成立,无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加人标本、试剂及混合的时间称为操作时差。操作时差在每个试验中都存在,对结果或多或少有影响。对手工操作,尤其是样品量大的项目,从加人第一个标本到最后一个标本,需几十分钟,加人试剂及混匀存在很大的时间差异,使抗原抗体和酶促反应时间不一致,易产生假阳性、假阴性结果。
因此,样品过多时,请选择分批操作,对勿须更换移液口吸嘴的酶结合物,底物的加样可选择8联或12联专用的多道加液器。亦可避免单孔滴加底物时遗漏多加。
人员操作
ELISA成品试剂盒为检测工作提供了方便,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但人为操作时候很多细节也会导致实验误差。
1. 包被
一些ELISA反应板需要自行进行包被处理,没有进行包被,或包被液使用与检测项目不同都会使实验失败。包被时,未进行震荡,孔底未被包被液全部覆盖会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2. 反应液稀释
稀释液使用错误或稀释比例不正确会导致实验失败或结果不准确。
3. 洗板
人工洗板时,弃去洗涤液时方法不当,易使各孔液体相互流入,导致假阳性;洗涤液使用量和洗涤次数过少导致洗涤不彻底,洗板后未拍板或拍不干净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设备
仪器设备是ELISA实验的基础,常用的相关仪器设备包括移液器、酶标仪、洗板机和恒温箱等。所有设备都需要进行检验校准,保证准确性和精确度。
移液器的使用要尽可能选择所需加液量接近最大量程,并正确使用,减少实验误差。
酶标仪要提前开机预热,保证光源稳定;洗板机要检查加液孔是否通畅,保证加液量。
恒温箱要提前开机,开、关门要快速,保证反应温度。
试剂
试剂盒要根据要求进行保存,并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应平衡到室温。新购入的试剂盒要进行校验,检查实验是否成立,不同的试剂盒或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
显色
显色是ELISA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此时酶催化无色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产物。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仍是影响显色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阴性孔可保持无色,而阳性孔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呈色加强。适当提高温度有助于加速显色进行。
在定量测定中,加入底物后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应按规定力求准确。定性测定的显色可在室温进行,时间一般不需要严格控制,有时可根据阳性对照孔和阴性对照孔的显色情况适当缩短或延。
其他
封板膜封闭不严或开启时孔内液体蒸发、震出可导致各孔相互污染;操作时接触到ELISA板底导致透光度改变,影响酶标仪测量结果;
加样图省事,未认真更换移液器吸头,认为其带入标本残留量小,不易影响结果,是部分检测人员常有的心理。因此加标本时必须认真更换移移液器吸头,防止移液器吸头残留痕量产生假阳性结果。加样时应防止溅出污染其它标本。
比色测定
ELISA的比色测定由酶标仪进行测定,故需强调比色测定时,一定要注意酶标仪的波长是否是双波长(450nm和630nm)。
ELISA测定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
(非试剂盒本身的原因),总结如下:
1.弱阳性质控样本检测不出温育的时间或温度不够;显色反应时间太短;所用配制缓冲液的蒸馏水有问题。
2.测定的重复性差,这是由于测定操作引起的问题,包括:
(1)加样本及试剂量不准;孔间不一致;
(2)加样过快,孔间发生污染;
(3)加错样本;
(4)加样本及试剂时,加在孔壁;
(5)不同批号试剂盒中组分混用;
(6)温育时间、洗板、显色时间不一致;
(7)孔内污染杂物。
3.全部孔都不显色。
(1)漏加酶结合物;
(2)洗板液配制中出现问题;
(3)漏加显色剂A或B;
(4)终止剂当显色剂使用。
4.全部板孔均有显色。
(1)板不干净;
(2)显色液变质;
(3)洗板液受酶等污染.
ELISA实验现在已成为实验室最为常见的实验,几乎人人都能做,但真正做好的没有几个,究其原因就是步骤比较简单,一学就会,却往往抓不往关键,一个小环节的错误,最终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
要保证ELISA实验的检测质量,必须对ELISA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转自:“晶莱生物”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