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保研 ,作者保研
关注教育政策最新消息的同学们应该已经得知了,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对于理工科保研er来说,这似乎是个推免上岸的新方式。
它主要通过推免来遴选优秀应届本科生,类似“研究生支教团”“辅导员专项计划”,计划内高校有单列的保研计划。同时,毕业后会按照协议直接进入中小学做科学类课程教师,直接“包分配”。
国优计划的推出,好像正“悄悄”改变着保研形势和教师就业形势,也牵动着理工科保研er和教育学保研er的心——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政策,23保研er该如何抉择?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国优计划是什么,是否应该为之一战。
01
国优计划是什么?
简单来说,“国优计划”就是由30所“双一流”试点高校,选拔并培养优秀的理工科人才。
入选者需要在研究生阶段辅修教育学相关课程,顺利完成学分课程并通过答辩后可获得教育学双学位;毕业时可享受免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小学担任科学技术老师。
首批30所试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见下表:
“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高校承担培养任务,其中大部分参与计划的院校都是985、211高校,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全部入围。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双一流”也位列其中。
这些高校无论在综合实力、理工科水平、师资队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佼佼者。
“国优计划”主要有两种选拔方式:
1.推免选拔
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
试点高校每年通过该方式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毕业生。
小竞解读--并不是只有这30所试点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申请,该计划面向全国具有高校推免资格的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每校每年通过推免选拔不少于30人,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900个“国优计划”名额!
2.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
试点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小竞解读--在读研究生想要参加二次遴选,需要本身就在这30所高校里就读,并且是非教育类研究生,专业课成绩一定要过硬。
“国优计划”的培养方案
(1)“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2)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实践学分。
(3)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
(4)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政策支持
(1)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可参照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相关规定,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2)支持优质中小学与“国优计划”研究生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约定到相关中小学任教。
(3)组织中小学到相关“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在当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辟从教服务“绿色通道”,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与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
(4)“国优计划”毕业生如报考博士研究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创造良好条件,通过优先安排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支持管理岗位锻炼等,有计划地帮助“国优计划”研究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担任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国优计划”的优劣势
对于保研er来说,“国优计划”可以说是一条保研的新路径。我们要全面地考虑其优势和劣势,才能慎重地做出这个事关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重要抉择。
1.优势--从报考难度、就读难度、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计划的优势如下:
从报考的角度来讲
它的针对性比较强,仅适用于理工科专业且对教育教学感兴趣的学生(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专业学生均无法参与),应该不会出现“扎堆填报”的现象,竞争压力较小。
而且该计划于今年9月第一次实施,考核面试等方案大概率是近期新制定的,难度应该不会太高,至少会是未来几年中最容易上岸的一年。
从就读的角度来讲
该计划是在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重点还是在自己所选的专业,对于教育教学相关内容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与直接保研至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相比跨度较小,不会一下子以教育教学为主、学科教育为辅,与本科的专业联系度会更高。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讲
该计划鼓励试点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和中小学进行合作,还会有专场招聘会、“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能够有效地保障参与该计划的学生顺利就业,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2.劣势--而该计划的劣势,主要有以下两点:
实际应用
虽然培养模式中提到了会开设教师教育类课程,但这26学分的课程中能学到多少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巧,全看授课教师的负责程度和自身努力情况。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个顾虑,自己虽然专业课学习还不错,但是真的能给学生讲出来吗?教育学基础理论不扎实的话,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会存在问题?
未来发展
该计划未来的就业方向大概率是中小学科学课教师,提供的就业的岗位也不能保证一定有编制,不像直接保研去教育学专业或者其他专业的就业面广、从业福利高,这也是同学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02
政策中有哪些隐藏福利?
不用考教资
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可参照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相关规定,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研究生“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学业非常繁忙、一方面还要忙着发论文,很难有时间备考教资。在没有“国优计划”之前,非师范生想从事教师行业的话,需要抽时间复习备考,忙上加忙;而参与了这个计划之后就不用单独挤出时间考教资,攻读完18个学分的课程、顺利毕业就可以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
大四即研一
支持“国优计划”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
政策支持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开设教师教育类通识课程,本科生也可以选修。也就是说,确定入选该计划的保研er在大四这一年就可以提前修学分,这样不仅能填补保研er推免完成后最后一学年的空白,也可以给研究生阶段留出更多时间去读论文、做科研。
教育学双学位
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开设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模式类似于大学里的辅修课,修完相应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作品答辩后,即可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用同样的时间,读两个学位,还不用多交辅修的学费,很是实惠。
03
“我”该不该报名“国优计划”?
读到这儿,可能有的同学开始纠结了,到底要不要报名这个计划呢?结合上述内容和保研er的各种情况,小竞建议:
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
正在准备理工科保研的同学,如果你的职业规划趋于稳定、有保障,并且未来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愿意成为一名中小学的科学课教师,那么你可以坚定地选择“国优计划”,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上岸的好机会,还避免了考教师资格证的麻烦。
本科所学专业是“天坑”理工科专业(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的同学,尤其要多加考虑该计划。之所以被称为天坑,是因为这几个专业有以下几个雷点:
学习难度大,课业任务重;
和其他专业相比,职业薪资较低;
工作环境艰苦,升职空间小;
岗位需求少,毕业即失业。
鉴于上述原因,很多同学都想逃离“天坑”专业,但又受困于大学时只学了这个专业,不好找寻其他出路。
虽然也想过当教师,但是根本卷不过师范专业的同学;虽然也想过读研,但是毕业后依旧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国优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学们可以在继续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基础上,辅修教育学,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完美解决“天坑”专业就业难的问题,也不用担心自己过去四年的专业知识白学了。
不确定是否参加该计划
当前还不能下定决心是否参与该计划的同学,保研时可以尽量报考前文提到的30所试点“双一流”高校。因为“国优计划”如果有剩余名额的话,会在理工类研究生中进行二次遴选,读研之后观望一下再报考该计划也未尝不可。
只是这种方式存在风险,要做好推免时计划名额已满,没有二次遴选的准备。
不想被限制
对于不想限制自己三年后的就业情况、想再闯一闯的同学,可以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准备保研。要专心致志,坚定信念,不被其他信息所扰。
写在最后
“国优计划”未来会如何发展,各个高校的实施细节是什么样子还未可知。具体要等第一批国优计划的人才走上岗位,才能够对于这个政策的落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也许就“真香”了呢~
转自:“大学生科研竞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